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世界的璀璨明星,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一门重要专业。伴随着以创新人才发展为导向的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高校视觉传达教育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教改要求为基点,进行相应的教育创新改革。基于此,文章就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视觉传达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教育改革策略,以资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视角;视觉传达教育;改革策略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点基地,其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教育目标,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素质人才的重任。而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我国高校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重点专业,也应围绕着创新教育特色推进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性设计人才。但是,结合我国高校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现有的视觉传达创新教育导向性不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纷纷转变思路,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视觉传达教育改革进行探索,以探寻教育的突破口,满足创新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确保我国设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视觉传达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给了现代化设计产业新的发展契机,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国内设计行业日趋成熟和逐步标准化、规范化。相信在未来,我国的设计行业将能更是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新的突破。据有关人力资源专家所言:在今后的国内经济市场,具有国际化设计理念的创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将会成为企业青睐的对象。显而易见,各大高校应明确视觉传达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为此,高校必须要在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中形成突破:
一是坚持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核心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应根据创新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生为主体、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二是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艰巨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需要经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以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三是根据学生专业性发展实际需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教师应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视觉传达教育改革策略
2.1 完善课程建设,凸显人专业培养特色
第一,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边缘性的新兴专业学科,其最初是由国外的部分艺术院校所设立的。作为一门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艺术学科专业,其集中呈现了“艺术和人文”的理念。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体现视觉与艺术指导间的联系性。进行两者的融合,并发挥出两者的合力。其次,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认识不够全面的问题,高校应适当地增添视觉传达专业发展史等方面的教学模块。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视觉传达这门学科的艺术内涵,并充分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要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特征,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与时代接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让学生事先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先进设计技能。
第二,完善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是为课程实践而服务的,针对这一属性,高校在进行教材编撰时应体现出为教学课程实践服务的专业性原则,并制定出适合各种教育层面的通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视觉传达教育专业性。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针对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选择和制定新教材,而在内容的选择上面也应体现出专业教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其次,还要明确教材内容的中心思想,合理地引入一些流行的设计因素,让教材不仅具备基础性,更能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此外,在构建理念知识框架时要准确把握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并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内容设置顺序。
2.2 开展实践活动,在体验教育中提升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实践性,教师必须要立足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相关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不俗,综合测评中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他们一旦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就会错漏百出,最后的开发效果可想而知。归根究底,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平时的实践锻炼机会太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平台和条件,加强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譬如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后期的实习中真正参与项目开发,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研发和制作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设计、制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艺术构思和设计技术,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从而反射到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不断探索出适应市场变换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最终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2.3 实施项目教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
传统艺术设计形式与视觉传达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技术的转变。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可以为社会大众呈现立体的三维效果,还可以使用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化设计技术,实现对设计的模拟。也就是说,设计师可以和作品之间实现互动,并用不同的方式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从而改变作品的影像、造型和意义等。为此,高校除了要强化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教育外,还要把实践环节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实训项目中,利用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机器设备,动手制图、设计,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当然,学生也可以借助实训项目中的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所特有的表现手法,把声音、文字、图形等相关元素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以全面的、多维度地展现出来。
3 结语
高等教育体系架构逐步调整与完善的大环境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能够跟上时代的列车,已成了有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满足艺术设计领域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相关教学人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聚力发展和培养创新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胜利.探究视觉传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4(18).
[2] 周露露.论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4(11).
[3] 周爽.文化创意产业下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J].大众文艺,2014(09).
作者简介:王曦(1983—),女,河北唐山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讲师,视觉传达老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