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种地,累死累活难赚钱

2016-12-14 12:25陶短房吕欧
环球时报 2016-12-14
关键词:农地农场加拿大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吕欧

近些年,中国人兴起赴海外投资农地的热潮,华文媒体上打出的“高回报加拿大农地”的广告也随处可见。笔者(陶短房)是较早投资加拿大农场的华人之一,至今仍手握一块不小的农地,且价值也有一定涨幅。这一切的前提,一是笔者动手较早,二是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在笔者看来,如果现在去加拿大买农场,投资者必须先问一下自己,究竟是打算当一个“真的农民”,还是想要靠土地升值获得收益。

海外资金大量涌入

2010年以前,加拿大农地交易一直不温不火。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加拿大地广人稀,农地资源供过于求;二是因为加拿大对外国投资者购买农耕地有很多限制。加拿大的农地主要集中在阿尔伯塔省(简称阿省)、曼尼托巴省(简称曼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简称萨省),俗称“草原三省”,均对非加拿大永久居民拥有农耕地设置上限。一些省份为了保护小农经济,甚至对独资加拿大企业购买土地也设限。其中,曼省为16公顷,阿省为8公顷,萨省为4公顷,其余省份也有宽严不等的限制。

2008年起,中国、印度、韩国等国相继成为加拿大农地的重要购买者。来自这些地区的资金以“夸特”(1“夸特”为1/4平方英里,约合65公顷)为单位,购买成片农耕地。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加拿大农地十分便宜。农场投资并没有特殊的门槛,从三四十万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5.3元)的小型农场,到70万至100万加元的中型农场,再到几百万加元的大型农场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同等面积、地理位置的美国农场价格,少则是加拿大农场一两倍,多则达到10倍以上;另一方面,加国移民局规定,有农场管理经验并且有意和有能力购买和经营加拿大农场的外国人,可以申请“商业移民”项下的“自雇类移民”,其移民门槛在年龄、语言、学历等方面均低于技术移民。

“洋农民”不好当

根据不同土壤、环境和气候,加拿大特定地区适合种植特定农作物。例如,寒带地区种植比较多的是小麦、油菜、燕麦等等。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几乎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如蔬菜、水果、大豆等等。购买农场没有特定的时间,但是农业专家建议,最适宜的时间在4月底至10月底,这时气候较暖,地面上没有积雪,能够观察到土壤土质、作物生长情况等等,比较容易作出清晰的判断,有利于农场的选择。

笔者于2011年经过考察,购买萨省一处两夸特大小的农场。当时,当地农地的价格处于低谷,笔者又获得当地农业银行年利率1%、最长还款期限99年的贷款。因此笔者拍板购入该农地,目的是博取差价(至今农地价格上涨一倍多),农地租赁收益足够抵消贷款且有盈余(每年净盈利约3000多加元)。因为笔者深知,在加拿大当农民,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当年,一共有30多位华人和笔者一起购买萨省的农地。如今,大多数已赚差价走人,实地经营农场的仅剩一人。这位硕果仅存的农场主是学农业出身的,他告诉笔者,经营农场“能赚但很辛苦”“在这里靠种地赚钱,关键是地越大越好”。据了解,在加拿大只有大农户才有独立经营的必要,如果农庄小于6夸特,购置、保养大批农机就显得得不偿失,耕种收益甚至还不如去城里打一份工来得多。因此当地许多本土农场主,都是横跨20、30甚至60夸特农地的“大户”。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离大温哥华地区不远的地方购买了一处种植酒葡萄和蓝莓的农庄,迄今已经营3年。照她的说法,全家3个人在折腾农庄,所赚利润还不如她老公(微软工程师)一年收入,“累得要死,还要付出孩子上不了好学校的代价(加拿大是就近入学的学区制)”。笔者熟悉的一位上海籍餐馆老板几年前和别人合伙买下一块农地,“自己种菜供自己餐馆,多好”。结果只坚持了一年便作罢,理由是“不赚钱还累死累活,还是买点菜来得好”。

笔者提醒投资者,当加拿大农民,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需要忍受长达四五个月且天寒地冻的冬季,农场周围几平方公里或许只有一户人家,吃顿中餐或许都要跑上百公里……相当于过着在异国他乡内陆农村“洋插队”的生活。

“小地主”伤不起

如此一来,对于一些购买加拿大农地但并非真想当“洋农民”的投资者来说,买下土地收益的前景几乎都押在农地升值上。

很多亚洲投资者为了坐等土地升值,但又不想花大价钱,因此寻找一些小地块购买。为了迁就亚洲投资者习惯,许多韩国中介公司将收购来的农地拆分成几公顷大小出手。但购买到这些拆分农地的新“地主”事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将农地回租给中介公司,所获的租金扣除还贷,通常仅略有盈余。笔者周围就有一些华人,买了很小的地块,结果既不能自己种,也卖不出去。

根据加拿大官方发布的数据,农场的价格在近几年内有着十分迅猛的增长,每年的涨幅大概在8%—9%以上,一些热门地区的涨幅更是达到15%—20%。然而,在加拿大没有哪一行是暴利产业,农业更是投资时间长、收益慢的行业。很多专家认为,加拿大土地类似近几年的飙升已是罕见,没有谁敢担保这种劲爆的局面会长久维持下去。

有些投资热潮是被策划出来的

和前面两种相比,还有一些投资加拿大农场的途径更冒险。一些人出于赌“土地用途变更”的心态,押宝自己买下的农地变成商业、住宅用地,从而大赚一笔。上世纪80年代中、1997年前后和2005年前后,加拿大哥伦比亚不列颠省大温哥华和菲沙河谷地区的一些农地区块被炒到很高的价格,且换手率惊人。

但据笔者了解,“土地用途变更”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土地变更在加拿大并非易事,手续复杂,变数繁多。真正“中奖”的,只是极个别幸运儿,更多人白白吃进滞销农地难于脱手。

和笔者同时购买农地的华人中,有一位广东富豪购地最多,且都选择不好种的地。他表示,有消息说自己买的地可能转为工业用地,“我是在赌一把”。但最近,他沮丧地告诉笔者“赌输了”。

还有许多华裔买家将农地买下,偷偷变更用途改成豪宅再出手。这种买了农地改豪宅的做法并不向当地政府报批,而这种“农场型豪宅”地大房大,且价格比正宗豪宅价格便宜近一半,因此有人明知有风险也愿意接盘。不过,这种做法毕竟是在违规,一旦被监管方发现问题,后果就很不妙。

此外,由于听信中介的宣传,很多人没有深入了解土地的具体信息、适合耕种的农作物等等,就匆忙拍板决定,导致损失惨重。笔者提醒投资者,媒体上热炒的“加拿大农地投资前景”,很大程度是精通移民中介“生意经”的农地中介公司精心策划的产物。建议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和在加拿大从事农业投资的资深专家进行面谈,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建议。▲

猜你喜欢
农地农场加拿大
快乐农场
农场
美媒:1200万公顷农地被外资买走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心农场(1)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因素
农地三权分置的风险及防范
丰收的农场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