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娟 李文丹 王纯阳
摘 要:“一带一路”旅游愿景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国内高校的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基于分析“一带一路”旅游愿景给地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地方高校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的现状,探讨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高校间交流合作;建立国际人才合作培养制度;加强与国内旅游企业的合作;与国际化教学接轨。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方高校;旅游人才;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8-0148-03
[作者简介]吴淑娟(1977-),女,广东江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李文丹(1994-),女,广东湛江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王纯阳(1981-),女,湖南岳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6411)、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项目(项目编号:6318)和精品资源共享课“旅游学概论”(项目编号:6408)的共同资助。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因此,为了满足不同民族、国家游客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加快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引导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小语种语言旅游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劣势。如何在劣势中充分利用相对优势,加紧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旅游愿景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国际性旅游人才,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旅游愿景为地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有利于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推动沿线各国合作发展的新构想,同样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视角和新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目前总人口约44亿人,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1]。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社会发展逐渐稳定,旅游资源禀赋各异,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很大。根据旅游愿景,中国广西已经着手与泛北部湾地区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合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与泛北部湾地区跨国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在这样的合作态势下,地方高校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将进入新阶段。高校可借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借助教育行业的合作,培养出一大批符合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2为外语及旅游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的国情存在较大差异,官方语言多达近百种,地方方言更是多达千余种,文化宗教信仰千差万别。我国要实现“一带一路”旅游愿景,需要熟知国际规则、当地风土人情,而且能用当地语言推介国内旅游产品,可见外语人才需求潜力巨大。据统计,中国2542所高校中,有90%的高校设立了外语专业,旅游愿景的提出为这些外语人才以及旅游管理、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型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旅游愿景为我国地方高校建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人才,大幅度扩容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二)挑战
“一带一路”旅游愿景的提出不仅为我国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据统计,从2001—2012年我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含专科)从311所增至1097所,在校生人数从102245千人增至576217千人。但是,现有旅游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旅游愿景下人才建设的需要。目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并不凸显,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偏向国内旅游服务,而非国际旅游。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宗教信仰、地缘政治、民心社情等较为复杂,地区、阶层、宗教派系差异性大。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强对既掌握小语种、又掌握沿线国家和地区宗教文化和国情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极度缺乏的。
二、地方高校国际性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一)多数高校各自独立培养
目前,国内的地方高校多以各自独立培养为主,产学研平台、学生实践平台为辅的教学方法。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地方高校的旅游专业资源相对匮乏。高校间沟通合作少,尽管各高校之间有一些调研访问,但缺乏系统的合作机制,因而地方高校均以独立培养为主。近年来,地方高校相继提出了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的新型教育模式。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与广西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进行对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并且十分重视旅游科研成果的转化;宁波大学的旅游管理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杭州宋城旅游集团、宁波南苑饭店、宁波喜来登酒店、法国雅高酒店集团等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合作建立了10余个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二)部分地方高校着手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
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已逐渐得到重视,部分高校已实施了相关措施。例如,广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提出将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服务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加强涉外语言人才的培养;扩大中国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教育,增收国际留学生(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向海外增派交换生,促进旅游教育的国际合作。该校已着手为印尼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培训旅游人才。目前,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已初具规模。经教育部批准境外办学的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此外,还有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同时,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随着教育国际合作的深入,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将得以实现。
三、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
要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需加紧开设小语种课程,聘请资深外教,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对接合作等。而这些项目的开设与执行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下拨款项加以扶持。
(二)优质教师资源稀缺
目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背景、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情文化的了解。同时,双语教师和外教紧缺,所聘请的外教也难以配合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教学质量较低。
(三)实践平台不完善
旅游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旅游专业的“母体学院”,对旅游专业本身的特性并不了解,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凑学分而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计划性,目的性不明确,对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作用十分有限。
(四)外语教学语种单一
地方高校外语教育的单一化、语种布局的不均衡等弊端制约了其发展。主要教学语种为英语,而忽视了其他语种,远远未能达到“一带一路”建设语言多元化、多语种、多层次的需求。
(五)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与旅游业的国际发展方向接轨,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较为陈旧,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无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国际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校间交流合作
目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各自独立培养,彼此之间缺乏合作,造成内部信息难以沟通,资源难以共享的局面。因此,应有意识地加强与旅游学院、民族大学等旅游相关高等院校的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旅游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基地。
(二)建立国际人才合作培养制度
“一带一路”愿景既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人文交流之桥,高等学校在加强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我国高校可借此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国际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做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双方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互访进行学习交流;与各国高校互派留学生,使我国旅游专业的学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语言习惯和风俗人情。
(三)加强与国内旅游企业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因此,“校企联合”是一种能使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受益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与旅行社等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订单式”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实习,与企业内的一线优秀员工交流,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应建立实习地,或向学校提供教学案例。
(四)加快与国际化教学接轨
参考欧洲、美国、香港等成功的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较高外语听说能力、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使其能熟练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旅游业对接的发展需求。同时教育资源也应实现国际化,重视现有教师的培养,组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交流的专家团队,重视外教的引入,聘请国外的高级教师来华教学。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5-8-1(011)
[2]郑瑞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旅游纵览月刊,2013(11)
[3]吴俊“一带一路”的旅游愿景如何实现[N]中国旅游报,2015-4-1(001)
(责任编辑:董博雯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