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串—插图”的构建策略

2016-12-13 02:55程明孙小木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重难点有氧

程明+孙小木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31 - 02

插图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习惯上被看作是课文系统的补充。笔者通过问题串驱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插图进行二次解读,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合作讨论、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和图文转换等能力。

1 据“问题串—插图”创造情境,增加学习趣味性

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如果学生对插图的“拇指效应”表现出喜爱,学生将从插图学习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提高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在利用插图进行导入新课时,可以依据插图背景,适时向学生抛出相关的问题串,使学生融入到插图的情境中,产生“好奇、解疑”的心情,学习兴趣由此产生。

如在进行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4-10的“种间关系”,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这4幅图分别表现出各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② 两只老鼠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属于种间关系吗?③ 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吗?通过这些问题串,学生很容易融入到插图的情境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

再如在进行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3-9的“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主要作用”,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这4幅图分别表现出植物的何种生长发育过程?与之相关的主要激素是什么?② 植物激素是如何被发现的?③ 除了这些激素外,还有哪些激素呢?通过这些问题串,学生不但可以从这四幅插图中获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会产生解疑的期待,这些期待将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实践证明这将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利用问题串驱动,容易使学生对插图产生兴趣,并以此为驱动激起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对所学生物学内容产生兴趣。

2 据“问题串—插图”分析实验,增强学习探究性

在插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问题串使实验插图或生物科学史中经典实验插图“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讲解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光合作用条件时,教师可以结合书本第100页的插图“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恩格尔曼实验的背景是什么?② 该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好氧型细菌?用厌氧型细菌是否可以,为什么?③ 该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的?④ 该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可否用全光照?⑤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串的思考及对插图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光合作用氧气产生场所”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大胆联想,推导出叶绿体的功能。

再如在讲解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3-1的“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实验1和2对比说明了什么?② 实验3和4中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的尖端和下面一段?③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④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思考这些问题串及对插图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发生弯曲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分别在哪里。

问题串驱动下的插图解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组织实验或科学史的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既活化了生物课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又有利于学生完成生物知识的自主构建。

3 据“问题串—插图”突破重难点,降低知识抽象性

教学重点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难点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高中生物教材中,部分教学的重难点对直观感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书本有些插图所蕴含的道理往往同所要学习的重难点密切相关。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据图设问,合理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有先后、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插图,把插图作为解决重难点的突破口,化难为易,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解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重难点——有氧呼吸过程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5-9“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场所分别是什么?② 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原料分别是什么?③ 有氧呼吸原料中C、H、O的去向分别是什么?接着,笔者采用边看图边讲解的方法,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带领学生回答相关提问;同时,也要求学生边听边画边理解;最后让学生描述光合作用各阶段的场所、原料、元素的去向等。

再如在讲解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重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5-15“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和产物又分别是什么?②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分别是什么?③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④ 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被人为阻断,你认为暗反应会停止吗?反过来,当暗反应过程被人为阻断,你认为光反应会怎样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学生便可得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是相互联系的,而它们之间的联系纽带是ATP和还原氢。当光反应停止时,暗反应的ATP和还原氢的来源被阻断,暗反应会停止等结论。如此,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串,并将其与插图有机结合作为解决重难点的突破口,可以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同时,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4 据“问题串—插图”构建概念,深化概念整体性

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教材中的一幅插图一般只侧重展示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某一方面特征,而不是系统、全面地把相同类型的或有内在联系的图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以合适的问题串加以辅助,便可将处于不同章节,但相互关联的插图联系在一起,构建全新的概念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性理解。

如在讲解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丙酮酸和水是在什么场所被彻底分解的?② 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何意义?③ 有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吗?④ 有氧呼吸中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通过这些问题串,学生很容易将插图5-8、5-9和必修1第3章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胞呼吸过程。

再如在讲解必修3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书本插图5-7和5-9后,提出如下问题串:①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形式、特点和范围分别是什么?② 请用表格总结一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③ 如何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构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模型?通过这些问题串,结合教科书的2幅插图,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很容易构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图。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问题串将处于不同章节相关的插图联系在一起,能深化知识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为书本插图合理设计相关的问题串,有利于学生对插图的理解与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轻松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可以使学生通过问题串将有关联的插图联系起来,深化知识的整体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重难点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爱上光合作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