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书的表演表现

2016-12-13 22:04周玉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酒家好汉重音

周玉峰

摘   要:快板书由数来宝演变而成,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沿用数来宝的击节乐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 大家对快板书这种曲艺形式应该都不陌生。快板书引人入胜的故事,击节铿锵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艺术效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快板书如此好听好看,从“开山”到现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它绝对是天津“本地制造”。

关键词:快板;表演表现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30-02

一、快板书的潜台词

快板书绝不是顺口溜那么简单的,要想你的表演有深度,那么就要在潜台词上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如何挖掘就要看演员的自身文学水平了,水平越高挖掘越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劫刑车》中的第一句,“华蓥山,巍峨耸立万丈多。嘉陵江水,滚滚东流象开锅。”有很多朋友“华蓥山,巍峨耸立万丈多”唱的很使劲,为的是想突出华蓥山,高耸的气势,这样表演是正确的,但是深度欠缺,快板书的韵味也没有了,我粗浅的认为,华蓥山三个字不应使劲唱,应该带着一种情感,就是华蓥山象征着什么?象征者党,和党的正确领导,所以这三个字应该满怀对党的无比热爱去唱,比如一个人在无比激动时所说的话不是很有劲的而是很轻的语调但很有力度,怎样表现呢?我认为在开口之前,深吸一口气,用叹气的方式去唱出来,也可以说是叹气叹出来,但切记不是干叹气,而是带着对党的无比热爱去叹气,这样这三个字表现完了。

接下来是“巍峨耸立万丈多”那么快板书讲究情与变,前三个字有情,后面就要情中带变了,怎么变?我认为。首先,“巍峨”二字降低音调,“耸立”时略高,到“万”时利用字的开口音,把字用气带音的方式喷出来,“丈”时用丹田气拖着唱,“多”时再降下来,这样一句话就生动了许多,同时这一句话也要带着“共产党有着山一样大无畏的精神”这样的潜台词去唱,就会更生动。

第二句,“嘉陵江水”接着“多”时的降音用“双句”紧接上唱出来,唱时的潜台词是“华蓥山”是党,“嘉陵江”就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如滚滚江水一样来势凶猛的大革命,所以“嘉”字是逻辑重音,到“滚滚的东流象开锅”是“东”和“开锅”是逻辑重音,为什么?因为有这么一首诗,“大江东去浪淘尽”还有一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不正是伟大的党那大气磅礴的情怀吗?

“赤日炎炎如烈火”不用说指的是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路上的行人烧心窝”只在这种统治下的人民压的喘不过气来,这两句压下来唱,一:表现潜台词。二:为后面铺垫。

到了“突然间”有很多朋友唱的很使劲,这是不对的,也许是想表现“突然间”显得很突然,但是再仔细想想,这种突然间,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反动派的这种统治下,正义的反抗是必然的,历史上,只要在暴政统治下都会出现正义之师,所以,我认为“突然间”不要使劲,而是后面的“怒云翻滚风雷吼”要突出表现,而且要整句都表现,是因为要突出革命的正义之战来势凶猛,如火如荼,运用快打慢唱的技巧,就可以了。

到“哗”字,拖板,拉韵句表现。

“一阵暴雨赛瓢泼”连着上句一气呵成,“暴”字逻辑重音。

短短几句话,就有如此多的变化,这也正是快板书的深邃之处。

二、快板书的视觉图像

大家都知道快板书的表演是无实物的,那么怎样一个人在舞台上把这样一个虚拟空间表现出来并且让观众和你一起进入这个空间呢?这就需要视觉图象的刻画,视觉图象是快板书的很重要一个部分,没有他,表演是空洞乏味的。

举例说明:《武松打店》中有一段刻画“董平把公文拿在手,薛霸把褥套肩上搁,军解三人上了道,走了些山田野地,高高矮矮,曲曲弯弯,坑坑洼洼,油盐小路烂泥窝”这一段虽说很简单,但是有很多的演员忽视了这一点,越是简单越要深度挖掘,”薛霸拿褥套怎么拿,褥套多大,董平拿公文怎么拿,都要想到,因为只有把这些细节都想到了,才能让人物的视觉图象立体化,只有立体化,视觉图象才能真实,这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是一样的,只有立体才能让人物鲜活,观众的思路就会和演员容为一体。

再往后是“山田野地,高高矮矮,曲曲弯弯,坑坑洼洼,油盐小路烂泥窝”虽然是一带而过但是要求在短时间内,演员脑海中要呈现“多高多矮,什么是油盐小路,烂泥窝有多烂”下过雨的烂泥路走起来什么感觉,沼泽地烂泥走起来什么感觉都要有,再这短时间内呈现出来是有一定难度,但是艺术的提高就在这一点上,打闪认针的工夫表现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在排练前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效果的。

再举一例《抗洪凯歌》“六三年,乌云滚滚遮太阳,飞沙走石暴风狂,噶啦一声霹雷响,哧溜一道闪电光”“条条河水发了狂,声如牛吼哞哞叫,白花花的水头高过房,几十里外都能听的见水声响,真好象成群的野马脱了僵”。

这一段不超过二十句话,却需要很多很多的积累,如“乌云滚滚遮太阳‘是一个什么天气,大家也许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这不是表现不出来的借口,大片《后天》看过吧,龙卷风来之前是一个什么样子,再电影上都见过,把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用快板书的手法表现,就是“把这句话压底声音唱,接着下一句“飞沙走石暴风狂”:飞————丹田气拖,暴————喷口,加上形体动作,“卡啦”一声唱的要脆,“哧溜”一道动作要快,这样就简单的表现出来了。

总之“艺无止境”,这话绝对没错,看电视比凭空想象要真实,亲身经历要真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也就越高,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时常的在生活中寻找才能发现,就如《抗洪凯歌》,洪水没有亲眼见过,但是电视上刚刚报道的海啸多少看过一点,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冲击力比凭空想象肯定要“立体”,如果亲临抗洪现场又是一种经历了,这就是为什么老艺术家门的表演生动,形象,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注意生活,挖掘生活“一遍拆洗一遍新”。

视觉图象虽然只是提到了视觉,但是为了这种视觉,要用嘴,气,形体,版式。句头,眼神等等全面的表现才可以的。

三、快板书的内感外现

关于内感外现,这是快板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要。

我们先分析“内感”:内感也就是内在情感,内在情感是快板书人物的精华,没有他,就没有活灵活现的人物了,首先我想说的是,内在情感如何去发掘,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我只是做简单的阐述:

拿大家熟悉的武松来说,《武松打虎》和《打店》的武松可有着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别有是很微妙的,具体说就是:打虎的武松是一个刚刚出道不久的汉子,天地不怕,那么在说话时,声音亮,调门高就是必然的了,而〈打店〉的确是经历了人生大悲大喜的人,说话的语气又是低沉的,而且刚经历了亲人去世,看见了社会的复杂多变,人情冷暖,成熟稳重而又不失英雄气概,很有点象是〈天龙八部〉的乔峰,在表演时完全可以借鉴的。

《打虎》中武松有一段话,就是三遍“酒家,拿酒来,酒家,拿酒来,酒家,拿酒来”。这三遍是不一样的,第一遍很自然的,进店点菜的说话声,但要稍加修饰,声音洪亮,丹田气十足,这是武松是回家探亲,回家的感觉是好的,又快要到家了,心里就更加的高兴,但是又走了很长的路,也有点累,〈这一段是外现〉第一句花“酒家,”稍微喘气,让观众感觉到有点累就行,不能太累了,因为人家毕竟是打虎英雄,要是走这么点路就不行了,那也打不了老虎,“拿酒来”就不一样了,武松就爱喝酒,又渴了,这几个字语速快一些,表现很想喝酒的心情,再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是高兴的表情。第二个“酒家,拿酒来”就不一样了,以为没听见,声音涨高就可以,但是两句话要有一个停顿,不要接的太快,那就失去真实性了,第三句“酒家,拿酒来”,比前两个停顿时间要长大概2秒钟,因为长时间的没人理,才会惹恼松哥,但是,此时调门不要到最高因为后面还有一句,此时重要的是,脸部表情的变化,由微笑到沉下脸来,调门再涨一点,“来”字往上提,前面是“来”字往下降,到最后一句“酒家,拿酒来”,运足丹田气,用散板,拉韵句一簇而蹴。这样的表演既有变化而且合情合理,表现松哥细小的心理变化。

再说《打虎》,当武松吃完三碗酒之后,和店小有一端对话,“酒家,拿酒来”“好汉爷,你吃饭吧,饼是现成的,开锅给您下面汤”“不,酒家,拿酒来”“好汉爷,这酒您可不能再喝了”“为什么不能再喝”“您没看外面有个牌子,上写着三碗不过岗吗”“什么叫三碗不过岗”“就是谁要喝了三碗酒,准保他醉到入梦乡,再大的酒量要是喝了三碗酒,出门不到也得醉到在前面的景阳岗,所以叫三碗不过岗”“酒家,拿酒来”“好汉爷,这酒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喝了”“酒家,我一不欠你的钱,二不。。。。”(不写了,太多)

我们现在谈谈这一段,“酒家,拿酒来”武松说话是很开心的,最好在说话前加一个喝完好酒既解渴又舒服的感叹词,更好一些,小二接过话,此时他的回答也很简单,也是店小二的套路话,也叫职业用语,很随口就说了,武松说“不,酒家,拿酒来”这与前面就不一样了,武松的“酒”字重音,要告诉小二,我只要酒,小二下面的话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因为他怕武松,这种怕是一种畏惧,武松太大了,既然他强调要酒,小二又不能给,平常客人他都要陪笑脸,何况这回是松爷,他的话既有害怕,又有赔笑,不敢说又非要说,这种心情是复杂的,可千万不要一带而过,那就没意思了,“好——汉——爷”结结巴巴吐这几个字,但是声音还要大,我处理时有意重复一遍,为何?捧他呀,捧高兴了才能说后面的话啊,这也表现了小二的机灵,“这酒”两个字更要慢慢的吐出来,“您——可”“不能”这“不能”两字要声音小,最好突罗过去,因为他不敢说啊,武松听完有点不耐烦了,微锁眉头,声音略高,故意的针对他,将他一军,”“为什么不能再喝”,“您没看牌子,写着三碗不过岗吗”,小二的声音越来越小,武松看他害怕,有意的把刚才的情绪收了收,“什么叫三碗不过岗”,为什么收情绪?我觉得要是武松在这么下去,小二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有意的表现武松故意的收收语气,诱使小二说出实话,也为了使他更立体化,在小事上表现武松并不是卤莽之人(这只是个人想法),小二很灵,一看武松语气平和,马上来精神了说出“就是谁要喝了三碗酒,准保他醉到入梦乡,再大的酒量要是喝了三碗酒,出门不到也得醉到在前面的景阳岗,所以叫三碗不过岗”显示别看我们是小店,但是酒可是一等一的啊,语气略带傲慢,为的是给武松生气坐下伏笔,此时的武松是生气的,他是一个好汉,功夫不服人,喝酒也是一样,古时的江湖好汉的共性,“酒家,拿酒来”这句话我是用,很底的声音处理的,两眼不看小二,看者桌上的酒碗,用鼻子出气,两只眼微虚,小二也逼急了,我说了那么多,你还要喝我也没办法了,“好汉爷”我在这几个字前加了虚词,“不是,好汉爷”为的是表现他的无奈和烦躁,“这酒您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喝了”“无论如何”是重音,这也是这一小段的高潮,到最后一个“了”字,还没出来武松马上接“酒家,我一不欠你的钱,二不。。。。不拿我揍你两八掌”“甭说两巴掌,一巴掌就见了我老娘了”包袱一抖,紧张的气氛轻松下来。

这只是一小段的处理,因为文字缘故,只说这么一点了,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其实快板书的内感外现,不外乎是“内感”,立体全面,“外现”,细致明显。

人物的内感外现,要考虑到表现人物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他在这种大环境下个人所处的小环境,在特定小环境对特定人物和特定事件的他自身性格的特定态度,这样的人物才鲜活,要不然就很干燥乏味。

有很多演员考虑不到,所以造成了表演失真而失去观众。

猜你喜欢
酒家好汉重音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好汉一个半
重音和语调
像好汉一样
《清明》外一首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Culinary Incu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