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妹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现象,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丰富生活,亲近名篇名著;激励学生勤观察,勤读背,勤练笔;培养兴趣,阅读引路,方法入手,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生活阅读方法指导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难点。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每个学生都渴望把作文写好,然而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如何写作文。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丰富生活,亲近名篇名著;激励学生勤观察,勤读背,勤练笔,让学生在玩耍中、在阅读中、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一、 培养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带领学生走向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在五彩缤纷的真实生活中尽情地玩耍,在“玩”中汲取写作源泉。我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带领学生“玩”出诸多花样。如结合学校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游公园、做游戏,结合大队部活动,让孩子们看电视、栽植物、养动物、送温暖、做家务、拍DV等。
对事物细致地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在组织学生“玩”时,我引导学生用眼去看形体、色彩,用耳去听声音,用鼻去嗅气味,用舌去尝味道,用手去摸感觉,用脑去思考。同时作适当的现场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人,我引导学生从其人物的外貌特征、举止行为、喜怒哀乐的变化来观察,把被观察人的言语、行为作为观察的重点;观察事,我启发学生从其事物的外形、色彩、性质、用途等方面去观察、分析,找其特点等。对学生观察时容易忽视的重点“镜头”给予提示点拨。
“玩”后回到教室再引导学生再现亲历场景,启发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亲手做过的事以及新鲜的见闻、特殊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最后把所说的写下来,整理成文。
长期不懈地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自觉地对周围的人事物景进行细致观察,就会动情地深入思考,就会主动地写观察日记。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若能做到这样,那么学生写作时就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物可绘,无言可说了。
二、 阅读引路,让学生大胆去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是作文的基础。在读书上多用功,在作文时就轻松。学生从阅读中可以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猎取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学到许多优美词句和写作技巧。阅读包括学习教材和课外阅读。
1. 学习教材。教材与作文两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应发挥它对作文教学的“例子”作用,运用范文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写作。用范文指导写作,可以模仿范文的开头,可以模仿范文的结尾,可以模仿范文的某一精彩的片段,也可以模仿范文的全文,还可以模仿范文的某一精妙的特色等。如教《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这篇文章整体就用了总分总的写法,文章写原野的段落对于学生学习总分的片段很有指导意义。我引导学生先口头复述此段,模仿读段,以《节日的大街》为题口头作文,再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写《小区一角》,初步学会用总分总的模式来写作。
2. 课外阅读。我积极指导与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在校除利用课余时间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外,每周至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有学校阅览室里的各种学习读物,如《七彩阅读》《快乐学语文》等报刊。阅读的形式有学生自由读,有读书报告会,有诗歌朗诵会等。在校外要求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广泛阅读,尤其要熟读经典名篇名著和经典诗词。坚持做到边读边写,摘抄精言妙语、精彩片段、经典名篇,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胸有成竹。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以及课外书籍中的经典篇章或片段或名言俗语等,把精美的词句蕴藏于心中,把作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印入脑海,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表达实践中。
三、 方法入手,让学生用心去写
古今实践证明,进行专题强化训练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因此,我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加强文体、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作、修改七个方面的方法指导。
1. 练文体。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记叙文体,知道这一文体的特点和如何写好这类文章。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① 写人的记叙文;② 叙事的记叙文;③ 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④ 状物的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重点在于人物的描写,叙事的记叙文重点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状物的记叙文要抓住物品的特征来写等,教师可逐一进行训练。如在教写人的记叙文时,我先让学生花一周时间观察老人、中年人、小孩的外貌和动作,倾听他(她)的语言,揣测他(她)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并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掌握写人应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随后利用一节课时间交流,谈谈老人、中年人、小孩在动作、语言和外貌上的区别,让孩子理解描写不同的人要选用不同的词语等。
2. 练审题。指导学生审题时,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动笔前对题目认真审查,弄清写作要求。如写《寒假趣事》,题目的中心词是“事”,“事”前有两个修饰语: “趣”是题目的文眼, “寒假”则在时间上对“趣”的“事”进行了限制。经过审题训练,学生明白了本篇作文应写一件历经多年仍记忆犹新的事。
3. 练立意。立意即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文章的中心。① 中心有积极意义。特别是编故事的作文,应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者使读者读了之后受到教育或有所收获。② 中心集中。一篇文章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中心。③ 中心新颖。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入挖掘别人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4. 练选材。材料新颖、典型,写出的文章才能具有说服力,才能感染人。我引导学生从如下三方面选材:① 围绕中心选材,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否则一概不要。② 选自己亲身经历的、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材料,使读者读后能得到教益,受到启迪。③ 题材力求新颖,以新奇打动读者。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捡牛粪”而不是“捡钱包”。
5. 练构思。构思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学生写作文,有一个通病就是思路不清。改正此毛病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作文时先拟制提纲。我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谋篇布局: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和过渡等,要求学生认真构思,合理安排,并体现在提纲中。
6. 练写作。学游泳,不下水不行;学写作,不动笔不成。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作的:① 按照写作提纲一步一步地写,注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详略等。② 怎样想就怎样写,尽量一气呵成。遇到字词等障碍,可先空着继续写下去。③ 词句要朴实、明白、通俗。
7. 练修改。文章要写好,必须会修改。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从下面几方面修改:① 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把不切题的,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语句删去,与中心有关但材料不清楚、不具体的要改写清楚、具体,遗漏之处要补上;② 看文章结构是否清楚。即看段落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等。如有不当、不足之处应加以调整或改动,如有重复的段落应删去;③ 看文章用词是否确切、语句是否流畅,如有用词不当应把不当的词换用恰当的词,如有不通的句子应将此或调位或增补或删除改通畅;④ 看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有误等。通过以上专题强化训练,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法。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观察、阅读、思维、表达等能力的培养,长期不懈地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和指导,一定能使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