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婷,雷经国
(贵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18)
地方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胡玉婷,雷经国
(贵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18)
选取贵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借鉴秦攀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思路编制问卷,从性别、年级、录取方式三个方面对特教专业四个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贵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属于一般水平,并且在年级、录取方式因素上表现出差异。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可行性建议。
特殊教育;专业认同;现状;对策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以下简称特教)的发展,地方高校特教专业成为当地特教学校师资的重要来源,而特教专业培养的大量人才却纷纷在毕业之际转做他行或在特教行业短暂工作后转入他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原因不仅与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还与学生自身专业认同水平相关。研究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可以为地方院校开展特教专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水平,减少特教人才流失。基于此,从便利的角度,采用方便抽样原则,选取了贵州师范学院特教专业本科生,对其专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至2015级四个年级共238名特教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38份,回收230份,回收率约为96.64%,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21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约为96.09%。被试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具体情况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根据前期文献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借鉴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思路[1],编制《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封闭式问卷,问卷问题分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四个维度,共26题,问卷采用Likert - 5评分,通过叠加四维度的得分,计算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水平,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第二部分是开放式问卷,共5题,补充有关特教专业认同的主观问题,对其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特教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通过对特教专业认同各维度得分分析可知,专业技能维度得分最低,专业意志维度次之。四维度的得分介于2分到4分之间,按照沈之菲[2]的评分标准,贵州师范学院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为一般(见表2)。
表2 特教专业认同各维度得分(n=221)
2.2 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
性别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到各个子维度,差异也不显著,但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上男生得分都高于女生,女生在专业认知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详情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特教专业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n=221)
2.3 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
具体来说,除了专业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2015级本科生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2012级学生;2014级本科生在专业情感维度得分高于2012级学生;2013级本科生在专业情感维度、专业意志维度得分高于2012级学生。详情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n=221)
2.4 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在录取方式上的差异
不同录取方式在专业认同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具体到各个子维度上来说,专业情感、专业意志的差异十分显著,学校调剂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认知维度得分高于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其他志愿录取学生专业意志维度得分高于其他录取方式的学生(见表5)。
表5 不同录取方式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n=221)
3.1 特教专业本科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表1中发现,在调查的四个年级中,男女学生比例不协调,大约为6∶1,基本体现出师范院校中女多男少的特点。在221份有效问卷中,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占77.71% ,这可能与农村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的是高考分数、就读成本等导致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特教专业的仅有18.55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学生在入学前对特教专业相关内容了解甚少;②各地特教发展缓慢,政府重视力度不够;③特教老师职业不被大众认同,容易受他人非议和各方面压力大,且特教老师工作繁琐、专业技能要求高但教学成就感低。
3.2 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为一般,这与相关学者的特教专业认同的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6]。具体到本研究的各个维度上来看,专业意志维度与专业技能维度得分较低,其原因主要有:该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没有与省内特教学校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如:当被询问到“是否想过要换专业学习”时,一半以上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因为其他专业学生或是同学、朋友甚至家人都对自己所学特殊教育专业带有明显偏见,使之在与他人交往时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专业认知维度与专业情感维度得分较高,其原因是经过深入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特教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够正确对待本专业,尊重特殊儿童。如:学生在回答“我对所学专业产生了积极的感情”问题时,得分普遍在3-4分之间。结合访谈与开放式问卷得知,多数学生是因学校调剂而选择特教专业,都不了解或不够了解该专业,但随着对特教专业的逐步学习,对本专业产生了正面积极的情感,并能逐渐认同所学专业。
3.3 性别对特教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在专业认同上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女生在专业认知维度得分高于男生,多数女生毕业后更愿意从事特教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女生相比较于男生更细心、更有耐心;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与道德观念影响,男人需要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会倾向于选择薪资高、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女人则多以家庭为主,为了相夫教子多会选择较轻松、稳定的教师职业。
3.4 年级对特教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表现的差异显著。其中,2012级学生各个维度得分都低于其他三个年级,这与已有研究指出的专业认同随学习过程而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符合,而且随着本专业在校人数增加,该校领导、教师不断修订培养计划,增加专业课程。另外,2012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大,通过四年的学习对特教各个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理性客观地对待特教专业。且他们是该校本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由于学校办学经验不足,缺少专业教师指导、实践能力锻炼机会少、学习课程不够全面,就有被当作“小白鼠”“试验品”的想法,但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他们对本专业所处社会地位的认识逐渐加深。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受负面消极观念影响,他们在专业情感维度、专业意志维度和专业技能维度得分也较低。
3.5 录取方式对特教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并被录取的学生,专业认知维度得分低于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在报考时,对本专业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而避免填报该专业,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学习本专业。随着深入学习一部分学生慢慢接受并认可特教专业,一部分学生则越来越讨厌该专业,导致特殊教育专业整体呈现一般认同状态。
(1)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教育。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选择专业时,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了解不够,对专业的选择主要是听从父母或他人的建议,缺少自主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目前,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缺乏衔接教育,很多高中在高考结束之后就结束了自己的教育使命,而将填报志愿归结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没有给予过多的指导。建议高中学校可以在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这段时间里,聘请相关职业指导专家或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专题讲座,重点介绍大学的专业情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观。同时,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认真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适合的专业。
(2)加强对特教专业的宣传力度。最初多数学生对特教专业都不了解或是认识过于片面,反映出特教在宣传方面存在着问题。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力发展特教事业,加大特教的宣传力度。地方院校也要做好本专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改变外界、师生对特教的片面认识,提高特教专业学生的从业信心与积极性,诸如在“助残日”等组织活动,宣传特教相关知识,呼吁人们关爱特殊儿童,扩大特教的影响力。
(3)完善特教专业课程内容。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对于特教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够完整全面,其中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针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这三类障碍类型,缺少医学康复方面的课程及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需求,扩展相关课程,开设特教不同类型课程。结合现实情况的需要,建议该校能够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其他类型特殊教育课程,将课程细分到具体的残疾类型和学科;增设特教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该校特教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还有待提高,应增设一些实用的干预方法和策略,为特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对于手语和盲文这类操作性强的课程,建议贯穿到四年课程中去,持续地给学生刺激,使之专业技能掌握更加牢固。绘画、手工、舞蹈、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可采用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4)完善见习实习制度。建立从大一到大四一贯的见习实习制度,见习实习实践学校、机构类别、层次应多样化,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了解各种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并找出不同类型特殊儿童各自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给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更适合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邀请特教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分享从教经验,让广大师生能了解日常学习中特教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5)重视特教专业学生思想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构铸健全的专业指导体系:
大一学生初步接触特教专业,应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思想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 由于他们自身认识了解的特教专业与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有许多不同之处,任课教师、辅导员或学校相关领导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特教观。同时鼓励学生多与学长学姐沟通交流,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
大二学生专业课程逐渐增加,应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指导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特教相关职业产生正确合理的认识,提高专业认同水平。为大二学生提供到不同特教学校见习的机会,让其将所学知识利用到实际中,使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
大三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更深刻,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专业特点及专业内容,同时多与学生沟通专业方面的知识。可以定期举行专业知识竞赛和沙龙,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定期带学生到不同类型的特教学校实习,学习一线特教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大四学生即将踏入社会,面临继续深造或者直接就业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时应该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帮助他们理性分析自己和当前就业形势,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1]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沈之菲.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 官春兰,王雁,张丽敏.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4] 徐帅,赵斌.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3(2):83-87.
[5] 张丽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38-41.
[6] 毛做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利他动机、专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7] 刘军,李宁,张惠,等.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9):84-88.
责任编辑:李凤英
An Investigation into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at Local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HU Yuting, LEI Jingguo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550018, China)
Selecting undergraduates in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learning from the idea of Qin Pan-bo′sStudents'ProfessionalIdentity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from gender, grade and enrollment, and then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using SPS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is at a general level,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rade and enrollment.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gives the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level.
speci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2016-09-10
贵州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殊教育)(黔教高发〔2014〕378号);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516)
胡玉婷(1993-),女,福建寿宁人,主要从事特殊教育研究;雷经国(1978-),男,重庆巫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760
A
1009-3907(2016)11-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