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建
人生当行烟桥正道
孔令建
岭南烟桥古村,清茂纯雅,玲珑如珠。它有乱云飞渡般的老屋群,有梦雨般纷披的国事榕,有散失得只剩一阕旧照片的锈木桥,有倾圯的墙垛,碑石的拓片,玉户的廊柱……这些年月远久的历史孑遗,安详地怀坐在苍茫的时光上,倾听着风雨的低语,共同谱奏出一幅烟水明丽的古村图。
世亊如棋,时光煮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阴暗的雾霾在起伏涌动,这时,烟桥正道,就以生命中最朴质的一面,在纷繁的景致中,凸显出一股纯正的人格魅力,烛照旷野,把人生的终极推向高迥之地。
在游历烟桥的那些昏晨,记不清多少次我逡巡在烟桥正道的轻岚中,而每一次跫音的敲击,心灵都会被一种浓郁的洁净之气所缠绕,所萦牵,如月辉清逸、江风徐拂般挥之不去。伴随着心旌的轻荡,我的灵魂便跌入了烟桥正道的历史卷帙里,感觉它的內秀与孤绝象一首古诗,一阕老歌,一段醇古。它佝偻地站在古村的南北轴线上,用一条麻石巷的老迈去仗量时光的浩茫,它一头系着村口的梦想,与外界的喧嚣握手言笑,一头抱着锈蚀的北门楼,顽固地挺着遗老的姿容,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凄清。那北门楼或许曾有过辉煌的岁月,看它的顶端耸着一些样式奢华的青砖黛瓦,看它的门楣上,涂抹着一些飘着岭南风情的字画,就知道它的骨子里深藏着几许文气与阅历。北门楼上,笑得最豪迈的,要数“烟桥正道”几个正楷大字,它是岭南画派名家何丹山的手迹,雄健伟逸,古拙奇峭,如行云流水般,有一股淡淡的墨香纷披击人。踏入烟桥正道,两旁明清时期的锅耳大屋,罗罗列列,用蹿高纵低的檐角,收藏住一些风云与星月,散落出古巷人家如许的陈年旧事。阳光斑斓,天淡云轻。那些青砖砌就的垣墙,默默地承受着日照的摩挲,斑斑驳驳地,沉积起一层层漫漶的苔痕。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苔痕的身边擦身而过,又不知有多少人从它下面的麻石片风云远去。人生无常如飘蓬,有时可能锦衣肉食,高堂华屋;有时可能鸠首鹄形,枕席露野,但听说只要浸染过烟桥正道屋檐下的一些风月,在身子上掬些古巷长留的正气和神髓,就能于高堂之上傲啸风雷而不忘典训,两袖清风;就能在身陷无米之炊时而心境平和,挥去非分之想。难怪当地有句民谚:一入烟桥,必行正道。正道,亦即正确,正派,正统之道,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是口口相传、代代铭记的人生信条。小小的烟桥古村,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条古道,数百年来,励学成风,书香代传,涌现出无数的举人、进士、贡生、监生、俏生、商业奇才、军界精英。这些英豪俊杰不管官居朝堂,还是身处乡野,都一一恪守着中国传统道德遗留的旨训,廉洁自律,乐道安贫。古村里有一个被光绪皇帝封为“郡国乡贤”的进土何文绮,曾任兵部主事,威名赫赫,四海朝拜。可何文绮为人低调刚正,善解民间疾苦,最痛恨奢糜腐烂的官场作风,竟不恋栈区区之俸豆,毅然解甲归田,隐退乡野,与浊流划清界限。但当外敌入侵贫弱的中国时,他却挺身而出,勇立潮头。在那场彪炳史册的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他与林则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表现出大丈夫抗击外侮的英雄气节。晚年回乡,又谆谆敦教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为人为官之道,至使朱次琦到襄陵任官半年,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泉涌相送,而后又为他立祠奉祀,永承香火,创造了中国官场史的奇迹。古村里还有一个普通孺女,值得人们永远留墨铭记。她叫程氏,自与丈夫结为伉俪之后,两情相悦,琴瑟和鸣,后丈夫不幸辞世,程氏为践行爱情诺言,克守妇道,独守空房四十余年!还数十载如一日地,悉心抚养丈夫之弟遗留在乡间的儿子,视若己出。为弘扬程氏对爱情的忠贞和对亲情的誊念美德,乡人特竖起一袭花岗岩牌坊,上书“旌表节孝”以铭之,那牌坊至今虽然已残秃遗缺,但依旧熠熠生辉,警示后人,教现世金钱至上、仳离骨肉、沾色贪腥、红杏出墙、鬻肉为荣的宵小之徒,汗颜得无立锥之地!可以说,何文绮,程氏在人生舞台有口皆碑的自然演绎,无疑深深地烙印着烟桥正道水木清华般的历史遗存。
今天,在金钱喧哗、商海乱舟的年代,贪赃枉法、蝇营狗苟、为富不仁已成日常,各种悬崖走壁之音喧嚣尘上,在这种世风日下、道崩乐坏的气候之下,游涉一下烟桥正道,沾沾它的灵气,染染它的冰雪神髓,听一听古村人厚徳载物、乐善好施、秉志励学的众多故事,或许,对你的人生,将是一种灵光的霁现,一种神性的天启!
人生当行烟桥正道。是的,上古清正的遗风,必是今人仿效的玉律。那么,就让我这个在俗世中打滚的孟浪之人,多踏足几次烟桥正道,多承载几许它纯雅的天高之善,海阔之德吧!
孔令建,笔名孔成杰,曾任国企机械工程师,后任私企模具工程师,下海办过工厂,现又打工,心灵漂泊无依。年轻时爱好文学,中年学写作。曾在《人民文学》《散文选刊原创版》《散文百家》《作品》《旅游散文》《羊城晚报》等媒体发表文章。主要作品有:《烟桥三味》获《人民文学》全国观音山杯大赛佳作奖,散文《秋》获《散文选刊原创版》全国散文奖二等奖,散文〈鱼塘路〉入选《2010年散文经典》一书。先后获得过佛山市百花奖、南海有为文艺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