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
童年经验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阿尼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
鲁迅研究虽然不断发展,并从后期研究逐渐过渡到前期以及早期鲁迅的研究,不过在此过程当中对其童年经验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鲁迅的童年经验一方面是其精神家园以及文学原型,另一方面也在精神传承当中体现出他热爱自由的天性。本文简要介绍鲁迅的童年经验,并重点分析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童年经验;鲁迅;文学创作;影响
如果没有丧父以及家庭败落等一系列的不幸遭际,如果不是身处长子文化地位,也许就不会出现日后的鲁迅。鲁迅之所以成为重要的文学家,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童年经验的缺失。
鲁迅在不同场合以及文章当中,提到他童年阶段精力的世态炎凉以及人情冷漠。这给他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影响[1]。在十三岁的时候,鲁迅的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而锒铛入狱,之后父亲长期卧病在床。鲁迅作为家中长子,母亲孤弱并且弟妹幼弱,导致他小小年纪承担起家庭重担,感受到生活艰辛以及世态冷漠。童年鲁迅尝尝去药铺抓药并且去当铺当东西[2]。在家境理想的时候,周围人话语以及眼光当中都流露着温存与关怀,在家境败落后,他们的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话语冰凉并且眼光鄙夷,这些都给童年鲁迅产生深刻印象,沉重打击鲁迅的幼小心灵,让他感受到中国人缺乏关爱与同情。正是这种幼童年经验当中的心理怨恨伴随鲁迅的人生,让他对社会的面目形成片面认知,潜意识的认为他人对他均不怀好意,并将他人视为敌人。
第一,家庭环境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家庭可以说说鲁迅童年主要的场所。鲁迅的童年体验可以以家庭变故当作分水岭,早期丰富性体验以及变故之后的缺失性体验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并且对鲁迅心灵有着持续影响。祖父周介孚鼓励鲁迅读书,所以从小鲁迅就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例如《山海经》、《封神榜》以及《西游记》等,大大丰富了鲁迅知识结构,对鲁迅的思想发展有直接的影响[3]。百草园作为鲁迅的童年欢乐场所,在百草园当中鲁迅接触到自然的种种优美,获得独特审美体验,并且收获了自由。在安桥头的外婆家经历的乡村生活,则投射在《社戏》以及《故乡》等作品当中,体现出善良的人性。这部分童年欢乐可以说是鲁迅日后抵抗黑暗的重要力量,给他以心灵的慰藉。
祖父入狱之后鲁迅的父亲患上重病,从而导致家道中落,而鲁迅作为周家长子,承担起家庭职责,亲戚之间的人情冷暖逐渐体现出来,鲁迅也难免受到刺激,甚至后来曾称为讨饭,称自己为乞丐。鲁迅经常喟叹道有谁如果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在这路途中就能够看清世人真面目。父亲重病、亲戚冷眼以及中医骗术,给鲁迅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从而对人性恶早早就有认识,导致鲁迅能够以犀利冷峻的眼光观察世界,也奠定他文学创作的基调。这些童年期的心理遭遇并没有消逝,而死烙痕在鲁迅的发展史,对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影响。
第二,地域文化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浙东文化直接影响到鲁迅风格个性以及创作风貌,同时也赋予鲁迅丰富多彩的创作灵感。浙东山岳较多,民风也有着好勇斗狠以及疾恶如仇的特点,鲁迅潜移默化受浙东的影响,冷峻风格以及师爷笔法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浙东文化当中还包含着朴实民风,鲁迅性格中有着胸无城府以及天真坦率的一面,没有因为小事情而导致朋友翻脸。除此之外,大禹治水以及越王勾践等故事在长期演化过程当中积累之后成为文化内化到越人传承当中,鲁迅自然也不例外。鲁迅并不认为自己能够脱出环境影响,因此认为复仇不足为奇,甚至自比伍子胥。在《野草》当中直刺天空的枣树;不知路在何方依旧义无反顾前行的过客;面对无物之阵依旧愤然投枪的战士,都体现出鲁迅的抗争精神。所以地域文化以及地域精神对鲁迅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激起鲁迅的历史想象以及历史意识,加深文学创作过程当中的文化印记。
第三,乡村民俗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鲁迅在生命初期受民俗文化的濡染,从他的命名当中就能够发现。鲁迅是家中的长孙长子,命名樟寿的过程也能够体现出祖父对鲁迅的期望。鲁迅为避鬼在出生之后就曾经拜和尚为师并且法名长庚,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家庭对鲁迅的重视。这样的童年经验可以说承载着身后的文化信息以及情感信息,并且成为鲁迅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例如《故乡》当中闰土的名字来由就体现出父亲的希冀。与此同时,乡下孩子的取名就比较轻贱,《风波》当中的小孩子都用斤数命名,其实就是浙东农村的常见取名方式,也体现出鲁迅写作的过程当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取名方法。成长的过程当中,祖母为他讲述的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长妈妈讲述的长毛故事,流传的老虎外婆故事,都启蒙鲁迅的艺术想象以及审美体验。
民俗文化给鲁迅创作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鲁迅乡土小说当中茶馆场景、祭祀礼仪、社戏民俗以及祭坟风习的描绘,使得乡土小说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童年民俗渗透到精神世界,从而转化为鲁迅的生命体验,不断丰富着鲁迅创作,最终体现出独特浓郁的文化韵味。
综上所述,鲁迅的童年经验形成最初的意向结构,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分析其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应当从起童年经验出发,一方面发现作品创作的心理动因,另一方面挖掘作品当中的文化内涵。
[1]王富仁.从兴业到立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2):181-200.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29-30.
[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