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王诗坦
摘 要:高中生是未来践行慈善中国的主体力量,通过对高中生慈善意识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高中生的慈善意识和行为,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慈善教育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高中生的慈善意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慈善意识;培养
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中国的慈善源远流长,《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善良”。《北史崔光传》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而《礼记·礼运》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表述更是散发出浓重的慈善韵味。
慈善意识,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和谐社会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慈善精神,但是在校园内,学生慈善意识缺失现象令人担忧,生活中他们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不懂得尊重关心别人。高中生是未来践行慈善中国的主体力量,如何让慈善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并指引他们成为具备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生慈善意识现状
1.对慈善认知模糊,关注甚少。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本校开展的慈善活动关注甚少,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对于媒体宣传较多的红十字会和希望工程,学生比较了解,而对于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环保基金等在社会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则了解甚少;11.5%的学生认为帮助和照顾社会中弱者、不幸者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政府或是有钱人,而不是全社会每个人。可见,当前高中生慈善意识薄弱,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度不高。
2.慈善行为主动性差,形式单一。调查中发现,参加慈善活动的主要方式,选择为灾区、希望工程捐款和为病重的同学、朋友捐款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而参加义务献血的人数则最少。这与学校对慈善活动的宣传方式有关。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学生的第二个主要活动场所,学生获取的各种信息大部分都依靠学校这个大环境。一般来说,学校会侧重宣传组织对重大灾害或本校内病重学生的慈善募捐活动,其余与慈善有关的信息、活动则要靠学生自发主动地去了解和参与。有40.5%的学生表示参与慈善活动是学校安排或从众。可见学生的慈善行为缺乏主动,形式单一,存在局限。
3.慈善动机多样化、功利化。慈善本应该是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爱心行为,但是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生的慈善动机有功利化的倾向。近四成的学生参与慈善活动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包括树立良好的形象、评选先进等等。慈善行为的功利化制约了正确的慈善意识的形成。
4.慈善环境不成熟、不完善。对于“由学校、新闻媒体、民间机构发起的慈善募捐,哪一个更值得信任?”,52.6%的学生选择新闻媒体,37.2%的学生选择学校,只有10.2%的学生选择民间机构。社会上慈善机构繁多,但是“郭美美”、河南“宋基金”等负面新闻的曝光,给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带来了重创,贪污、挪用公款、骗捐,诈捐,民众信任跌至低谷,导致高中生对社会的部分慈善捐助活动持怀疑态度,也削弱了高中生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意向。
二、高中生慈善意识培养
1.宣传、普及慈善知识,推广慈善理念。学校作为知识的殿堂、传承思想的重要载体,可以将慈善文化充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邀请慈善名人、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和学生座谈;开辟慈善文化宣传栏,构建校园慈善文化实物载体,让学生了解慈善的发展历史,正确理解慈善的涵义,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使慈善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一种常态。
捐款捐物是慈善,做志愿者义工是慈善,上街宣传环保也是慈善,其实慈善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应把“慈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推广慈善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慈善精神,引导学生明白慈善是一种态度和尊重,掺杂功利主义色彩只会让慈善失去原有的意义。
2.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慈善素材。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将慈善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管理之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与慈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心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慈善意识教育,丰富学生对慈善的认知。比如,讲解亲社会行为时可以贯穿其中。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它包括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慈善所提倡的乐善好施精神与亲社会行为的内涵有共通之处,都是希望培养学生扶贫济困、礼让谦逊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再如感恩教育,既是慈善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切入点。自私冷漠是现在学生的通病,对于别人的困难漠不关心、袖手旁观,甚至是幸灾乐祸。感恩,是一种心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对生命敞开的宽容,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师生间多理解与尊重,同学间多互助与友爱,亲子间多沟通与体谅,从而促进他们慈善意识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完善,身心健康的成长。
此外,价值澄清和换位思考等心理课题的开展也有助于学生慈善意识的养成。
3.多元主体协同配合,创建高中生参与慈善实践活动的平台。慈善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面协同合作。从学校层面来说,开展与慈善意识教育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比如“爱与奉献”、“生命教育”、“让心灵洒满阳光”等,以此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养成;朋辈辅导、同伴互助是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为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疏导、安慰和支持,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进一步拓展了爱心慈善活动的内涵。
慈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它同样是家庭和父母的责任。家庭是人出生后最早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学生道德体验养成的基础,它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育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等责任。因此,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应该贯穿慈善教育的内容。父母的言传身教、慈心善举,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适当时机,就会自觉表现出来。
学校还可以与社会机构对接,搭建学生慈善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参与慈善的渠道。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深入到社区、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既有助于形成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形成教育的合力,实现社会机构与学校双赢。
可见,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协调、同步、互补的关系,能使慈善教育资源更加优化,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
慈善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我们要以培养健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为前提,向高中生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美德,营造慈善氛围,使慈善意识深入人心。相信在慈善阳光雨露的播洒下,这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一定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方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社会科学,2004,(3).
[2]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84.
[3]寇彧,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