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屹
作者简介:卢星屹,女,汉族,江苏人,硕士,扬州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64-02
《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名族意识研究》一书系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房宁教授所撰写。本书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一代的国家、民族、社会意识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客观地记述了当代青年的思想经历和变化及其原因,对中国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探讨我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青年还没有摆脱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遗憾,思想情绪上还是比较低沉和迷惘,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进行了批判,开始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道路进行反思。书的作者作为这一时代的经历者,曾经与当代的青年共同感受过社会的变迁,并且搜集了大量史实材料,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现的政治风波,全球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记述。本书主要通过以“平民”线索和“精英”为线索研究当代中国青年国家、民族意识,还选取了当代文学流变中所折射的民族意识和互联网上的青年民族情绪这两条线索来分析这一时代整个民族情绪意识和国家社会变化的关联。
下面我就书中所写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青年民族主义的发展,聊作浅显的解读,并对我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做出分析。
一、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民族主义
1978年末至1979年初,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国策,在这个时期,新的制度与观念与人们所根深蒂固的旧的观念不断摩擦,冲撞,导致社会出现了动荡混乱的局面。爱国主义传统虽然得以保持,但这个时期的青年受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个性解放与自我发展,形成了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爱国主义观念,当时的口号“从我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青年们了解到西方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看到中西方的差距,导致民族自卑感和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出现了“出国热”和关于“球籍”问题的讨论。此后,爱国主义逐渐变得激进起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路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引发了震惊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青年们冷静下来了,开始不断反思与质疑。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伤痕文学》到“开除球籍”的忧患意识的讨论到《河殇》可以看出,80年代的青年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当时的国情,但是又极度渴望摆脱落后的社会现状,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强烈对比与冲击下,不断有言论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旧体制进行批判,青年们的情绪变得很浮躁,最终成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的导火线。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青年民族意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民族自卑感和忧患意识强烈,崇洋媚外愈加明显。第二、祖国观念与社会意识形态逐渐疏离,在看待民族、国家与个人、个人价值与热爱祖国的关系上显得很矛盾。第三、民族情感与祖国观念仍然深藏于心。1985年发生的“五一九事件”和“新九一八事件”涉及到了国家荣誉问题,尽管可能在形式上有些激烈,但是反映了青年人的强烈的爱国之情。而此时的爱国情表现出一定的自发性与独立性。
二、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民族主义的演变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的在提升中,因此,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在不断恢复。《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题为《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注意,认为一个长期稳定而又快速的发展才能缩小与别的国家的差距,每个爱国者都需要有理性的、沉稳现实的思想与行动。学者何新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要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经济、政治霸权,始终维护本民族利益,不断提高本国综合竞争力。随后,有关“中国青年看世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西方国家在青年人心中的形象不断减低,青年更多地从国家利益出发来看待当今世界的冲突。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引起了众多青年的关注,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崇尚美国到反对美国的思想转变历程,反映了当时的民族情感,从侧面折射出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在不断加强。
这个时期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西方国家联手对中国各方面进行了制裁。我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年民族意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自发性与时代性。银河号事件、藏独问题、申奥失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中国青年的愤怒,他们有的发表言论进行极力批判,有的自发组织游行示威。他们表现出的是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年人以互联网为媒介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第二、民族认同感不断加强。书中通过一系列调查显示,中国青年对改革开放的认同率高,参与性也强,他们敢于反抗西方文化、政治、经济霸权。认同感增强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西方在各方面对中国的抵制使人们认为只有让国家富强起来才能与之抗衡。
三、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它永远是我国各族人民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伟大力量,也是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情况下一个国家团结稳定的精神基础。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塑造,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信念决定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能够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一直受到了高度重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青少年的政治观念和意识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形成,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方面。书上从社会,家庭和大众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政治生活化的影响因素。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父母的国家民族意识深刻得影响着子女。因此,父母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氛围。学校作为政治共同体之一,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可以用上课的方式,也可以班会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大众传媒的经常性传播也可以提高青年的政治兴趣。
书中对爱国主义的内容、途径和特点进行了具体描述,认为爱国主义包括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和形式国情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目前在中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有活动教育、情境教育、暗示教育和榜样教育,学习雷锋就是榜样示范的一种表现。校外教育的途径有景观欣赏教育、文物展示教育和影视观摩教育等,电影、文物和景观中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潜移默化得影响着青少年们,让爱国主义精神逐渐在他们心中扎根。
虽然近年来,爱国主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个人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青少年还是显现出自私的一面,有明显的个人本位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点: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概念不清,内容缺乏说服力,导致青少年难以理解,不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理念难以深入人心。二、没有“因材施教”,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没有针对性、科学性和现实性。三、仅仅单纯地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理念的灌输,有些理论过于成人化,不能够被青少年所接受。第四、理想与现实具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与青少年的现实感受之间存在反差,这让青少年在选择判断上有了疑惑。因此,我认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该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青年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社会,应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一些建设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有利于加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还需要将理论联系实践,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光靠嘴说说,要组织青少年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亲身感受自己的民族责任。
我们相信,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对青年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增强为祖国和民族振兴而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的信心和力量,逐步培养他们树立为祖国和社会奉献的精神,塑造他们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房宁.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