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新思考

2016-12-12 08:23黄碧华
新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文本教材

黄碧华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小到教学语言、评价方法、板书设计,都需要教师仔细认真地考虑。怎样的教学目标才符合课标精神,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怎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哪些教学细节能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和许多一线教师一样,一直有这些方面的困惑。

2016年5月21日至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广东东莞举行全国第八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会,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在专家讲座和现场课例中,笔者对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挖掘文本中思维能力发展点和人文素养培养点,保证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教学不能仅涉及问路、点餐和购物等基本生活内容,还应当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解读文本、重构教材、设计活动和语言任务时,要将学生的思维、品格、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行有机的融合。

为此,每一位英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使命,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借语言发展之机和文化品格之本,扬思维品质之帆,达学习能力之岸。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促文化品格提升,以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契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实施目标导向性教学

目标导向性教学,就是用清晰的教学目标引导具体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活动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活动顺序的安排和活动的评价等。

目标导向性强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从总体目标出发,明确每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检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真正有助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收获什么?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升,还是情感的升华。剔除偏离总体目标或无助于目标实现的低效活动,保证教学效果。

基于目标的课程设计,要围绕实践目标和过程目标进行。实践目标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教师不但要自己明确,也要让学生明确,通过一堂课的学习,他们将会有何收获。过程目标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要思考的,即该任务如何可以有效达到终极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目标导向性强的教学,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有某一方面的目标,就要有相应的目标落实环节。实施目标导向性教学,能帮助教师判断教学活动的价值和必要性,减少无关活动,减少教学随意性,提高活动实效性。例如,教学中会有许多的生成资源,在回收利用这些资源时,教师同样要有目标意识和效率意识,以哪种方式利用资源、将资源利用到什么程度,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总之,教师要精心研读课标,深入解读教材,用心设计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成功实现从课标到教材、从教材到教案、从教案到教学的顺利转化,保证目标导向性教学的效果。

三、关注文本教学,保证教学实效

1. 到位解读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备课时,教师未能到位解读文本,未能把握文本背后的深刻蕴意,即使是完成了表面语言内容的教学,学生也仍然无法感知文本蕴含的道理,无法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系列绘本Pete the Cat之I Love My White Shoes时,通过朗朗上口的歌曲和丰富的表演,让学生整体感知绘本内容。表面上,学生似乎掌握了文本的语言,但由于教师未能利用文本倒数第二幅图中出现的资源,所以就没有引导学生关注,黑猫之所以能一次次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发生在自己心爱的白鞋子上的种种遭遇背后的根本原因。由于教师文本解读的不到位,没能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学生无法感知、理解、领会和吸收文本蕴意,学习的收获仅停留在浅层Godness,no! I love my white shoes. 等几个句子上。建议教师从问题Did Pete cry?入手,采用追问why?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Pete没有哭的原因,感悟because its all good中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教学的价值。

总之,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不但要关注文本中显性的教材资源、媒介资源、学生资源和内容资源,更要关注文本语言背后隐性的人文素养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实效。

2.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文本为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可理解、可借鉴的范本。利用文本材料,引导学生熟悉文本情境,熟练掌握文本语言,对学生迁移文本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常会舍近求远,抛弃现成的文本语境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找教学资源,另创语言情境。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文本之外,势必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文本、深入学习文本,势必导致学生不能熟练掌握文本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以一位教师教学Friends为例。该教师撇开现成的文本资源不用,自创刚退役的MBA著名球员科比和他的朋友比较兴趣爱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谈科比和他的朋友的异同。这部分自创情境的教学整整占了20分钟,而文本的学习,只花了7分钟,本末倒置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建议该教师调整教学环节,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功能语句Kitty/Alice likes... 和They both like...,保证文本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讨论科比和他朋友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语言迁移能力。

四、关注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

关注教师语言、板书、背景音乐的选择等教学细节,能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语言是否准确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学生后续的学习行为。布局合理、字迹工整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板书是教学现场动态生成的,还是课前就写上去的,也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在学生阅读文章时,不少教师喜欢播放背景音乐。音乐能渲染气氛,但是在学生需要安静的思考空间的时候,播放音乐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思维。

此外,在改编教材时,教师要把握文章的逻辑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在设计任务时,不能只关注任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而忽视任务与功能语言之间的相关性。要控制活动数量,合理分配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语言练习机会,保证语言实践时间,保证语言训练效果。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细心研读文本,到位解读教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