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16-12-12 03:58江苏省江阴市总工会马珠
工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江阴市工会工作职工群众

□江苏省江阴市总工会 马珠

工会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江阴市总工会 马珠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为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如何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已经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工会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产物,经过多年飞速发展,已全面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样也给工会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拓宽了工会工作空间。互联网以强大的开放性,打破了地域、区域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工会工作的对象及其活动的空间,为工会工作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二是互联网独特的传播手段丰富了工会工作方式。互联网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数字化、多媒体等优势,依托互联网可使工会工作内容更形象,方式更多元。三是互联网作为海量平台开辟了工会民主参与的新渠道。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信息,可便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和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针对性。

江阴工会运用“互联网+”创新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江阴是江苏省无锡市下辖的一个企业众多、职工队伍庞大、制造业发达的县级市,经济一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方阵。近年来,江阴市总工会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新生代职工需求,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数字化工会这一载体建设,在全市各镇街(园区)、局(系统)、直属单位共61个直属工会中建成了“一站一库一馆一博一群七平台”(即工会网站、数据库、档案馆、官方微博、QQ工作群、办公平台、业务平台、“三智”平台、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平台、劳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劳动关系分色预警平台、青年职工交友联谊平台)数字化系统,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信息》《江苏工人报》江苏工会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注重高点定位,强化顶层设计。江阴市目前共有基层工会1.8万家,职工81万多名,会员数80余万,职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必然给工会工作带来新要求、新期盼。江阴市总工会顺势而为,将工会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作为标尺,以“坚持重质量、求实效、抓创新、增活力”为工作要求,确立了依托互联网积极转变工会工作方式、提升工会服务效能的工作理念,重点从数字化工会的功能定位、建设原则、推进方式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要重点突出公开工会信息、宣传工会职能、畅通诉求渠道、指导工作流程、服务职工群众等;原则以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形势发展不断优化和拓展;推进方式为“内外结合、巧借资源”,即对内做好做优自身网站,对外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二)注重与时俱进,强化统筹推进。2013年,江阴市总工会正式将数字化工会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开发,数字化系统于2014年1月初步建成并上线运行,初建成的系统在原江阴工会网站重新改版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由工会网站、数据库、档案馆、QQ工作群、办公平台、业务平台、“三智”平台组成。此外,江阴市总工会还结合新时期职工喜用手机、网络、微博等加强交流的特点,利用工会自有资源,于同年7月创新建成“玫瑰之约”青年职工交友联谊平台,11月开通江阴市总工会官方微博,定期发布普法、交友、帮扶、培训等网络“微资讯”。

(三)注重需求导向,强化资源共享。结合职工群众新需求,主动打破闭门办会的自我循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合,主动与同级政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对接,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工作联动,不断深化数字化系统服务内涵。一是针对职工医疗互助需求,联合江阴市人社局打造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平台,2013年4月上线启用,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工会医疗互助保障与政府社保同平台同网运行,简化保障金申请办理手续,减轻患重大疾病职工的经济负担。二是针对职工就业创业需求,联合江阴市人社局打造劳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2014年2月正式启用,实现就业信息实时共享。三是针对构建和谐社会需求,联合江阴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打造工会劳动关系分色预警平台,2014年8月上线启用,对企业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情况进行预警排查,做到劳资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调处。

(四)注重科学运作,强化各项保障。为确保数字化系统高效运行,重点从工作机制、资金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保障。一是加大投入。聘请专业软件公司实施系统开发和维护,2013年以来,江阴市总工会已累计投入80余万元用于软件开发,每年投入5万余元用于技术保障和后期维护。二是建章立制。建立网站信息报送制度,明确信息报送数量、形式和周期,江阴市总工会机关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每月报送工作信息不少于2条;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江阴市总工会机关各部门做好部门荣誉登记建档,每半年上报一次,并在工会网站集中展示。三是加强培训。邀请软件公司对全市各级工会200余名工会干部开展操作业务培训,为系统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五)注重工作实效,强化功能设置。数字化系统设置工作展示、公文管理、信息统计、业务指导、电子归档、职业提升、交友联谊、生活保障、就业创业、劳资维权等功能,除站、馆、博外,其余各平台均实行用户登录制,以实名信息为基础,对市总、直属工会以及职工群众分类设置管理权限,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启用至今,对工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一是提升了工作水平。如办公平台通过网内协同办公,有效加深了各级工会工作的即时性、联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会工作效率。业务平台将工会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流程等放到相应板块,加强了工作指导,确保了基层工会干部的无障碍上岗,提升了工会工作水平。二是增强了服务实效。如医疗互助平台创新实现“六同”即同享信息、同用数据、同程监控、同步结算、同票显示、同力推进。该平台启用以来在保职工达16.44万人,已为40847人次患病职工结报1101.05万元医疗互助金。劳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8000多个工作岗位,帮助近900人成功实现就业再就业。“三智”平台实现了全市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及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线申报、审核和评比,截至目前已收集职工创新成果1517项、职工合理化建议2461条,登记劳模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141个。预警平台上线以来,已向江阴市预警监控指挥中心报送预警信息42条,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交友联谊平台上线以来,已有来自100多家单位的近800名青年职工活跃在网络上,与临港经济开发区等基层工会联合举办“相约临港缘聚七夕”等线下联谊活动8场,社会反响热烈。三是扩大了工会影响力。通过互联网积极传播工会正能量,如江阴工会网站改版上线以来,该网站的网民已过3万人次,推出的“凡星闪烁”栏目以每周报道一个凡星的形式,向社会各界成功展现了立足平凡岗位、默默创造奉献、推动企业转型的普通劳动者和先进班组的良好形象,截至目前已报道先进人物123个,先进班组16个。江阴市总工会官方微博定期发布工会最新资讯和政策解读,目前已发博230多条,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提升了工会的美誉度。

存在的问题

虽然江阴工会运用“互联网+”建立数字化系统,较好地促进了工会工作的开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要使其发挥作用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各级工会应用互联网的理念还未真正建立。实践中,江阴市总工会发现有些工会干部对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有的单位对工会“互联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数字化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增加工作量;有的创新思维、开拓精神不强,对上级工会的要求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参与。目前,江阴市各级基层工会虽都已建立了方便联系的QQ工作群,但大都没有个性化的数字化工作载体。

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会“互联网+”运行机制。“互联网+”应以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基础,虽然江阴市工会数字化系统已上线启用,但目前系统各平台间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网站、微博内容更新还不够及时,内容重合度高,缺乏特色,主要以单一的信息传播为主,缺乏与职工群众互动,“工会大数据”的价值尚未得到开发,亟待通过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规范。

工会服务模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创新。当前,微信已成为职工群众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有关网络数据表明,拥有手机的职工中有98%的人都选择使用微信作为信息获取、交流互动、分享心情的主要渠道,创新工会工作,需要不断结合时代特色和职工需求,在巩固优化现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服务模式,探索开发更多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服务项目。

工会“互联网+”媒体宣传有待加强。虽然江阴市工会数字化系统在服务职工群众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到目前仍有一部分职工不了解、不清楚系统构成和各平台的功能定位,亟待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品牌宣传。

各级工会干部的新媒体使用技术有待提高。数字化系统是基于网络、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产生的。调查发现,各级工会干部应用新媒体技能参差不齐,还有一些干部不能正确操作系统特别是七大创新(服务)平台,有很大一部分干部还没有关注工会官微,分享传播也不够积极主动,有的甚至还不会转发、分享、点赞等操作,微博分享、点赞率较低。

加强互联网在工会工作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建立工会应用互联网的科学理念。各级工会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发展趋势,正确把握互联网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增强应对互联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应用互联网的科学理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按照有关规范和统一标准,加强数字化工会建设, 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构,各级工会主要领导是本级工会数字化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创建工作载体。各级工会要因地制宜,借助新媒体,改革工会原有工作方式,通过建立数字化工作载体,开展好本级工会工作。载体既可以是从工会全局工作出发的综合性载体,也可以是围绕工会教育培训、帮扶维权服务等一个或若干个方面的个性化载体。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加大工会数字化宣传力度,要广渠道、多形式地向社会各界宣传工会数字化系统建设成果以及工会服务职工的新举措,提高职工群众对数字化系统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基层工会也要通过各种媒介加强工会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优化服务,创新工会应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各级工会要结合实际,真正立足职工需求,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不断探索新的服务载体,优化服务内容,通过“三个结合”打造“网上职工之家”,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得实惠。一是在平台建设上做到完善与创新相结合。加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及“硬件”建设,有条件的基层工会可按照工会组织新闻门户网站要求,建好本级工会网站,以“网上工会”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工会工作,优化网站专栏设置,开设“投诉咨询”、“主席信箱”等互动栏目,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尝试微信新媒体发布模式,探索开通工会公众微信号,建立微信工作群,实现信息逐级传递和“点对点”全覆盖。开设内容新颖、主题健康的工作板块,用“接地气”的语言,定期推送反映工会工作、传递服务资讯的原创微信,零距离服务职工。二是在服务项目上做到特惠与普惠相结合。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突出服务“软件”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工会,大力推行会员普惠制”等要求,为职工量身定制服务项目。继续完善医疗互助平台保障办法、结报手续、大病救助标准和救助范围,为困难职工提供特惠服务;探索建立工会服务卡管理平台,为全体职工提供工会专项服务和特约商户普惠服务。三是在推进方式上做到整合与拓展相结合。整合现有的数字化系统,对一些过于复杂、不够实用的平台栏目予以精简,并加大系统的推广使用,扩大系统覆盖面,力争在几年内将数字化系统延伸至村(社区)、企业工会一级,实现市、镇街(园区)、村(企)工会工作三级联动,信息共享共通。

(三)统筹规划,建立工会应用互联网的长效机制。各级工会要在完善线上平台栏目板块的同时,对线下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将数字化系统建设、运行以及维护费用纳入工会经费支出,实行项目预算,切实保障资金到位。二是操作使用机制。重点抓好系统平台应用,从操作层面完善专项细则,特别是交友联谊平台登录、操作、退出制度以及管理员对会员发表文字、上传视频的后台审核制度,基层工会也要根据本级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媒体使用制度。三是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工会应用新媒体的统一管理,要制定数字化系统平台应用考核评估标准,健全完善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档案管理、工作激励等配套制度,基层工会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四是活动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网上活动机制, 利用现有媒介资源,配合本级工会主流工作,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交友联谊、寻找最美青工、安全隐患随手拍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微活动”。五是合力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党政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支持和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配备,打造工会应用互联网的工作队伍。

建立一支懂互联网、有新媒体技术、会电脑操作同时也熟悉工会工作的人才队伍,是工会应用互联网的关键。为此,各级工会要抓紧配好“三大员”,强化队伍建设,为工会运用“互联网+”提供智力支持。一是信息员。就江阴来说,各级工会至少配备1名工会干部作为信息员,市总工会也要配备专人负责网站信息管理。组织信息员开展互联网应用业务培训,集中学习网络媒体技术、公文写作、新闻报道撰写等知识,提高信息员写作水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维护员。当前网络攻击、病毒传播、有害不良信息泛滥等已成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各级工会要未雨绸缪,加大投入,通过系统内配备或社会化外聘专业网管、技术骨干,加强数字化系统技术维护工作。三是宣传员。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公开要求,促进工会与社会媒体之间的有形互动,探索在工会系统内组建网络宣传员队伍,及时对国内外重要网站信息进行浏览查看,对网络舆情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特别要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职工诉求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报告,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宣传口径,有针对性地予以回复和处理,有效引导舆论,把握工作主动权。■

猜你喜欢
江阴市工会工作职工群众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