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娟
构建『知行合一』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
——浅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发
高莉娟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汽车售后服务已成为同开发制造和销售并列的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整个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超过7600亿元,显示了汽车售后行业存在的巨大的需求空间。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的专业服务能力严重滞后于汽车的开发制造能力,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核心问题是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严重的人才短缺。解决人才短缺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培养和开发更多能够满足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试结合C公司的实践,就我国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如何通过构建“知行合一”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开发做一浅析。
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企业经营者在员工的培养使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大多经高校或专业学校培训出来的新员工虽然有理论知识但大多动手能力不足;企业委托专业学校培养员工花费大,员工虽然能够学到相关专业知识,但和实际工作结合的并不紧密,工作技能也难以明显提高。从根本上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育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知行合一”的指导思想,培训方式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相脱节。
“知”指认知,“行”指行为、行动,“知行合一”就是要实现内在知识和外在行动的统一。对汽车售后服务业来说,技术岗位不仅要求员工具备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应知应会的动手能力。培训工作只有将员工的“知”与职业工作中的“行”结合起来,做到“以知为行,行中有知”,才能促成培训系统的良性循环。
技术岗位是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的关
键岗位,技术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市场竞争的不断调整,人才梯队的建设也必须是动态的、持续的、有前瞻性的。“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不仅有利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建设,而且可以兼顾不同类型员工的发展需求,将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融合在一起。树立“知行合一”的指导思想对构建岗位技能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内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C公司以满足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的做法较好地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该公司以岗位学习路径图开展学习的“知”为基础,融合线下各类“行”的方式并行开展。学习路径图是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目标而设计的综合学习方案,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成长路径的直接体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培养时间越长,对于企业的损失就越大,体现在一次修复率降低及客户流失等。学习路径图对于员工业务技能提升的帮助是直接和可衡量的,特别是在企业购并、推动新业务、调整战略等情况下。
以汽车售后的钣金工种为例,其专业发展路径为:学徒-钣金初级技工-钣金中级技师-钣金高级技师-钣金资深技师,开发学习路径图的具体过程如下:
1.工作任务分析
将目标岗位工作内容清晰化,明确日常主要工作具体是什么,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表1 钣金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2.建立技能矩阵等级模型
岗位技能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是基于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每个员工都要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因职级不同,对精通程度要求不同;专业能力是胜任岗位所必需的特定技能。在能力标准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技能深度,如:L1(初级)-L2(中级)-L3(高级),形成能力矩阵。在岗位路径对应的学习活动中,培训方式既包括传统的课堂培训,又包括其他诸多培训方式:如移动学习课堂(APP)、教练与辅导、岗位技能竞赛、担任内部讲师等。
表2 钣金岗位能力要求及获取方式
有了学习路径图的指导,员工的培训能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形成了“知行合一”,对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起到了有效帮助。
随着汽车售后及衍生市场的不断扩张,汽车专业技术工种的职业培训需求旺盛,并具备长期发展潜力。若企业能够建立不仅提供内部教学,还兼具对外职业化认证培训的教学机构,将大大促进内部人才培养、提高知识转化为效益的效率,同时进一步巩固地区汽车市场,培育产业人才,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这方面,C公司做了大胆尝试,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入手,形成“知行合一”的教学互补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图片来自网络
C公司与多家汽车专业技术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开设企业班、设立实训基地、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将学校培训的“知”与企业需求的“行”有效结合,将企业人才培养推进了一大步。在合作过程中,C公司发现社会化的职业技术培训主要由各专业技术院校承接,在教学频度、师资、场地等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人员培训需求;专业技术院校得到国家政策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也迫切需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企业中各类专业技术讲师。企业开始尝试组建专业内训师队伍、获取教学资质,并在政府支持下与专业院校合作开展部分高技能技术紧缺工种的技能鉴定,不断提升企业的专业培训和办学能力。
C公司的做法获得了显著成效。在获得“职业技能鉴定站”资质、国家二手车鉴定评估师认证等资质后,依照国家
促进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C公司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获准开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始面向社会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业务。依托“知行合一”的培训体系和校企合作的良好资源,C公司在开展职业培训中以“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训,又注意结合汽车售后行业的实际技能需求,在短时间内聚拢区域顶尖的师资力量、获取完整的全技术工种认证资质,成为社会办学质量优秀的专业培训机构,并获取了培训收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对外开展社会化职业培训的同时,C公司对内亦积极争取让内部优秀人才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技术标杆,以此扩大对行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不断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实力,丰富企业未来人才储备。通过在产学合作中了解专业院校前沿技术课题,在国家技术人才创新政策的扶持下,C公司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了技能培训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依托公司的规模和行业品牌的优势,充分利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证技能培训学校科学、规范、有序地发展。公司将智力投资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更为 “知行合一”的企业办学思路探索出一条有价值的可行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确定内部岗位能力模型和胜任素质特征
明确的能力模型和胜任素质特征有助于企业及时评估和发现具备相应岗位的潜力人才,并确保当前进入梯队的任职人员具备以后在更高职位发展中的潜力。
2.培育一支高质量的内部讲师队伍
内部讲师是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要将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内部讲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C汽车服务公司在销售、售后、市场及管理等重要岗位上都设立了兼职内部讲师,除了提供专业的TTT辅导培训外,还形成了外训转训分享制度,同时借助外部校企合作资源平台,提供内部讲师更多历练学习的机会,有效推动了知识成果的及时转化。
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保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负责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学习、接受指导和跟踪反馈,使各岗位任职者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比如岗位技能竞赛、最佳实践案例、优秀内训师/指导师等评选活动的优胜者,发挥典型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构建“知行合一”培训体系,不仅是意味用行动来强化、内化所学知识,而且意味知识的最佳来源是实践本身。在人才开发实践中,将员工纳入到“知行合一”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中,企业不仅能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开发和培养出更多适才对路的专业人才,进而促进我国汽车售后服务总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