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中的“中国梦”——评价理论态度视域下的话语分析

2016-12-12 00:42陈令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料中国梦语篇

陈令君,赵 闯



新闻语篇中的“中国梦”——评价理论态度视域下的话语分析

陈令君,赵 闯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以和Xinhua News Agency官方平台上发布的“中国梦”阐释类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以Martin和White(2005)的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并研究“中国梦”相关英语新闻语篇中显性和隐性态度资源传递的话语意义。研究发现,语料中态度资源的鉴赏和评判资源所占比例较大,主要通过词汇、句法、修辞等显性和隐性表达方式实现,大量的正面评价建构了“中国梦”新闻语篇的话语模式,阐释了“中国梦”在集体主义关照下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内涵,体现出它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中国梦”新闻语篇;评价理论;话语分析

一、引言

话语分析是人类对语言符号和社会结构不断认识和识解的过程,它作为一门正式的语言学分支始于Harris(1952),并在诸多实践发展中得以完善。至今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经了萌芽、起步和兴盛三个发展阶段(朱永生,2003)。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逐步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多借助语篇分析来探究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差异,解释语言中的权势关系和不平等现象。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对语篇不同维度和取向的意识形态意义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解构社会现象中的不公允等内容,还有助于我们从另外一个方向分析积极语言资源,从而建构一个公允美好的社会。故而Martin(2004)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的概念,认为语言分析更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视野去研究和平、平等的语言形式,把语言分析作为一种建设性行为,引导人类批判性思考更多地朝着积极与和谐的方向进行。之后朱永生(2006)讨论了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黄会健(2007)研究了话语分析从批评话语视角到积极话语视角的建设性转向,胡壮麟(2012)也深入探讨了积极话语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等。鉴于积极话语分析在学界的争议性,本文无意沿袭这一术语,但认为语篇中的积极意识形态意义不容忽视,尤其是“中国梦”相关新闻语篇,在话语分析的框架内挖掘其丰富的正面语言资源不仅能帮助读者捕捉“中国梦”的内涵与本质,还能从话语层面助力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进程。

自从王振华(2001)对评价系统作了详细介绍后,评价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刘世铸(2010)从理论研究和语篇分析角度较为详尽地梳理并综述了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其中不少研究是将评价理论应用到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中,比如王振华(2004)便以评价理论为框架探析了英汉硬新闻中的评价意义差异。综上所述,鉴于“中国梦”新闻语篇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评价理论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拟以评价理论为框架,选取有关“中国梦”主题的阐释类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检索和标注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梦”新闻社论语篇的态度资源及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

二、评价理论与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主体的情感强度和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态度的各种评价方式,可分为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其中态度资源居于核心,分为情感(表示说话者对人或事物的感情反应和倾向)、评判(指依据特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类行为作出评价)和鉴赏(依据美学原则和其他的社会价值观对事物或产品作出评价)三个子系统(Martin,2003)。

评价理论主要对评价性语言进行研究,能够有力地阐释语篇的评价意义,帮助读者挖掘语篇蕴含的社会价值。而话语分析则比较关注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意义,这使得话语分析和评价理论在语篇价值分析方面不谋而合。首先,从哲学视角来看,评价理论以经验主义、主观性/主体性、主客两分、建构主义为其认识论基础(胡文辉,2015)。话语分析以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观为理论基础,根据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探讨语篇、话语和语境如何结合体现语篇的价值倾向(詹全旺,2006),而且通过社会共同体规范并引导个体思想行为,用提示或线索联系关于社会交往的过去和将来与现在,形成联系的建构(Gee,2011)。由此看来,评价理论和话语分析均关注语篇的价值和语篇体现的社会规范,有着共通的哲学基础。其次,从语言语境来看,语篇都具有一定的评价性,存在着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而相对于硬新闻语篇而言,社论语篇的评价性特征就更为明显。尤其是对于“中国梦”新闻语篇,其富含的积极评价意义可以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语言社团的影响力。因此,以评价理论为框架来聚焦分析社论类英语新闻语篇中的积极语言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梦”英文新闻社论语篇包含大量正能量语言,用抽象的语言符号链接中国发展的整个过程,引导社会前进的方向。其中评价主体的态度更是新闻话语分析的重要生长点。语篇中态度资源多隐含在评论者的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中。虽然评价的声音可能来自不同的群体,但所表达的态度并不违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本文将以评价理论为框架,以态度子系统为切入口,对“中国梦”英语新闻社论语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中国梦”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三、“中国梦”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分析

1 语料来源

习近平于2012年提出“中国梦”口号,该口号包含民族精神,蕴含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对语言学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而和Xinhua News Agency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核心思想的重要途径,其受众主要是国内知识分子和海外读者,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本文选取和Xinhua News Agency官方平台上以“中国梦”为主题的30篇英语阐释类社论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分析“中国梦”语篇积极意义的建构过程以及“中国梦”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该研究在文本合并和清理等基础之上收集了关于“中国梦”主题的阐释类英语新闻语料,其中形符16 864个,类符2 979个,词汇密度为68.29%。文本定量分析过程首先借助AntConc3.2.1对主题语料库的词频进行赋码,之后统计出高频词类,如下表。

表1 Tree Tagger赋码词类频次统计

其中NN(common noun,singular or mass),NNS(common noun,plural)及NP(proper noun,singular)的高频次出现表征着“中国梦”及其内涵的方方面面,也在语境共现时不同程度地体现评价主体的显性和隐性态度;IN(preposition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在句法上也具有一定的隐性态度倾向,DT(article and determiner)成分的评价意义不太明确,而大部分JJ(adjective)和RB(adverb)可以直接或间接传达评价主体的话语意义;VV(lexical verb,base form)通过及物性系统反映评价主体的态度倾向。因此,本文将NN,NNS,NP,JJ,RB,VV等作为话语分析和意义建构模式的重点分析对象,并运用UAM corpus tool 2.8.14对语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人工标注,关注显性和隐性态度资源的在语篇中的实现方式和分布情况,并结合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2 态度资源分析

态度指说话人的情感反应和文化价值观背后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所透露的评价信息。新闻社论类语篇则侧重于从说话人角度分析时事,其评价主体借助主体间性向读者推销评价。所选语篇中评价资源多通过修饰词语或者及物性过程来实现,也有通过语法隐喻、特殊句式、上下文语境和音韵等间接体现协商性态度。杨信彰(2000)和刘世生(2012)指出,21世纪话语分析的重点是将知识共享和言语策略结合。胡壮麟(2009)认为,态度资源的识别往往需要通过与常规表达相比较,是一个依据主观认识和社会价值并运用语用推理进行分类的过程。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词汇、句法、语义、语用、功能等角度对所选语料在具体语境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探究。

2.1 显性态度资源分析

语料中态度资源十分丰富。统计显示,名词词组(NN)数量居于第一位,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评价主体的态度。其中JJ(adjective)和RB(adverb)更能标识语篇的评价意义,如new,national,great,global,positive,peaceful等。表2中居于首位的Chinese一词虽然自身评价性不十分明确,但作为与主题极其相关的修饰语在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表中列举的其他高频修饰语在语境中均有明确的情感倾向。

表2 JJ形容词词频统计

例(1)中四个形容词positive,inspirational,down-to-earth,major明确标示“中国梦”的积极意义,暗示人民在发展中要有积极的奋斗目标和踏实的进取精神,并强调“中国梦”的实现将为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1)The Chinese dream, with its positive orientation, inspirational goals, and down-to-earth grit, will have a major influence in China.

2.2 隐性态度资源分析

对于语料中的隐性评价,读者需参照语境方可识别。因此,在处理边缘性和隐性评价时,本研究把语境作为评价标准的一个敏感变体。朱永生(2009)指出,隐性评价多在语篇概念意义中体现,同时与话语参与者的语言敏感度、语境知识的激活力和读者的姿态具有相关性。刘世铸(2007)以语料库为基础,对态度的语法结构潜势进行了探究,总结了隐性评价常用的句式,将词汇和语法结合起来证实隐性评价的可行性。从隐性评价角度来看,语料中评价主体的态度倾向首先在词汇层面上有所体现。

(2)The dreams of 1.3 billion Chinese are a new dynamic in human history and will have wide-reachingfor the country...the idea of Chinese Dream has become a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of reforms...

例(2)中implication和deepening本身没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但在语境中两个词被赋予积极含义。前者通过a new dynamic,wide reaching体现“中国梦”的内在价值,后者在a driving force积极评价意义基础上也充分肯定了改革的意义。二者与其他评价资源共同传递“中国梦”的正面社会价值。此类态度资源实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语篇人际意义相结合来传递积极话语意义。

(3)President Xi knows that the Chinese dream consistsof inspirational goals and powerful motivation,of commitment and determination to work hard...optimismprevents depression,makes people more successful...

句法层面上如例(3)中not only...but also...句式从情感上加深对“中国梦”意义的诠释,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发展的长远目标。其中inspirational,powerful,more successful,commitment,determination等在该句式中的态度倾向性也十分明确,充分凸显“中国梦”的生机和价值。类似的句法结构还有moreover,more importantly,meanwhile等,它们在新闻语篇中主要通过特殊句式体现评价主体情感倾向。此外一些本身不具有明确态度意义的及物性表达在适当的语境中也有积极含义。

(4)China’s development will vigorously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common progress...

例(4)中drive up,promote本身不具有较强的情感意义,但在上下文中读者不难感知评论者的观点。vigorously和progress等正面评价词修饰过程性词汇,导致积极话语意义的产生。句子指出了中国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世界的繁荣,消除世界其他民族对中国发展的心理障碍,更有利于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和谐。

(5)...China has become the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在阐释“中国梦”内涵时,评价主体也经常通过语境中的隐喻旗示态度。engine本是汽车引擎,为汽车提供动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中西方文化中,该词具有相同的言外意,可以激发读者共同的隐喻背景知识。作者用它来指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2.3 态度资源分布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标注软件UAM corpus tool,对所选语料进行多次人工标注和定量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态度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态度资源占所有评价资源的68.53%,其中情感资源仅有6.92%。而鉴赏资源占69.97%。因该口号由中国官方提出,在汉语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报道阐释多追求语言的集体意志,极力减少个人倾向,从客观角度对其内涵进行评述。鉴赏资源中的96.85%是正面评价,集中阐释“中国梦”的积极意义,向读者传递正能量,这与“中国梦”政治新闻主题也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权威的新闻发布平台,和Xinhua News Agency更要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考虑,用正能量鼓舞读者,为人民提供心理支持。因此,作者使用大量的积极评价肯定“中国梦”的社会价值,从语言层面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在所选的语料中虽然有部分否定评价,但这些消极情感的表达多在否定句中出现,实际上传达积极话语意义。如例(6)中invade,conquer,surpass本身的否定意义因never的修饰使表达的积极意义反而更加强烈。

(6)...China has never invaded the other...It never aims to conquer, to surpass...

还有一些词汇本身表达积极态度,但因修饰词语的情感限制使评价效果略有不同。如例(7)中persistent常指人的精神品质,但此处修饰pressure,表达中国面临西方持续的压力,带有负面评价意义。为了识别这种不同语境中语言情感倾向,本研究进行了多次人工标注,并将语境作为分析的重要依据。

(7)...the persistent pressure from the western world...

3 态度意义下“中国梦”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当前对“中国梦”社会意义的研究应超越功能语法的语法框架,通过语篇信息从宏观社会维度或者语篇语用学的视角关注话语的多重价值。Lemke(1992)和李战子(2001)指出,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指征性地、互文性地有意义。整个社会空间也为每一个言语、语篇提供了框架平台和语境。而评价理论在“中国梦”英语新闻社论话语分析中可以很好地将语篇内部和外部信息结合起来,使评价主体巧妙利用新闻语言的评价性构建语篇的社会价值,这也是适用语言学的目标所在,即用语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通过“中国梦”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分析发现在阐释类社论英语新闻语篇中评价主体和读者之间存在不同的态度立场。评价主体(个人、媒体和官方)借助态度词汇描述“中国梦”蓝图,利用新闻社论的特殊语旨和语式间接向读者推销评价。其中评价主体涉及三种类型:个体评价、群体评价和社会评价。三者均以自然化语言阐释“中国梦”内涵和价值,体现评价主体和读者之间动态的主体间性。我们将依据新闻语言的策略和评价特征,分析“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和社会意义。

3.1 “中国梦”的内涵阐释

通过定量词频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中国梦”内涵主要通过语篇语义呈现给读者。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评价有助于将“中国梦”奋斗目标具体化。语料详尽描述“中国梦”蓝图,鼓舞人民斗志。虽然评价声音来源各异,但语篇的评价意义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吻合,强调社会共赢、民族发展和世界和平。整体上该新闻语料围绕集体主义阐释了“中国梦”的四个方面,即富强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其内涵解读如下:

(8)The collective Chinese dream has four parts: strong China (economically, politically, diplomatically, scientifically, militarily); civilized China (equity and fairness, rich culture, high morals); harmonious China (amity among diverse classes and social segments); beautiful China (healthy environment, low pollution, attractive cities, innovative arts).

总的来讲,集体主义在此处主要指“中国梦”围绕人民的梦展开。不同于“美国梦”,它更关注个人与集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将世界的发展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这可以从例(9)中的peace,development,cooperation,mutual benefit等词看出。评价主体在阐释内涵时,for all,of the people,let people等词凸显了中国人民这个广泛的受益群体,而better education,stable employment,higher incomes,a greater degree of social security,bette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说明“中国梦”可以从不同方面保障人民权利,改善人民生活。当然,评价体系中的级差资源也间接传递了评价主体的的态度,more,better,higher等通过“中国梦”富强内涵强调中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以上这些语言表达将人民的梦和国家的梦完美结合,明确了“中国梦”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9)Xi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Chinese Dream is a dream for peac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It is a dream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prosperity, and happiness...The Chinese Dream is toenjoy better education, more stable employment, higher incomes, a greater degree of social security, bette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首先,“中国梦”的内涵体现在富强中国,奋斗目标是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世界发展。评价主体阐释富强内涵时,语篇意义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创新等方面。例(10)便强调了“中国梦”经济上要富强,政治上要民主,领土上要独立等内涵。其中modern,prosperous,powerful,democratic等高频修饰词诠释了“中国梦”的亮点,well-being,protection,safeguarding,social justice,people’s rights,sovereignty等说明“中国梦”的富强要素体现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方面。这些表达在句法上多以韵律式出现,给读者带来积极心理暗示,也帮助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树立富强、宏伟的形象。

(10)The Chinese Dream includes building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 powerful,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dedicating oneself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family, country and the world...such as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justice and people’s rights, and national ones, like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其次,“中国梦”的内涵还体现在文明中国,将中国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动态联系起来,传承了中华文化。例(11)中great,splendid等表达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正面肯定,cooperation,development,peace and win-win等代表的合作、发展、和平、双赢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national reunification,world peace,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ace等还表明中国文明的繁荣发展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可见这一内涵不仅号召人民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明确指出了“中国梦”的实现对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也必将源远流长。

(11)The Chinese nation is a great nation. It has created a splendid civilization...This positive path way is paved with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peace and win-win"...These are the key positive elements by which human communities and civilizations thrive...It entails the goal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and requires China to help maintain world peace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ace...

再次,“中国梦”的内涵还包括和谐中国,评价主体着重为读者呈现中国和谐理念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强调和谐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意义。例(12)中fulfill和accomplish的及物性过程和显性评价词harmonious,renewal等充分说明和谐中国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之一。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要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和谐,经济的发展要和谐,物质文化的繁荣也要和谐。短语advocate harmonious coexistence,seek common ground,shelve differences就是对和谐很好的阐释。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正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它也必将惠及世界民族的发展,实现与他国间的和谐共赢。

(12)...The “Chinese dream” is also a new, important concept that China shares globally with the “Harmonious World”, he said...By the 100th founding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49,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affluent, strong,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country will be fulfilled, and the dream of the great renew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be accomplished, Xi said...China has always advocated (and still does advocat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seeking common ground and shelving differences.

最后,“中国梦”的内涵离不开美丽中国,不仅强调富强、文明、和谐,而且注重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例(13)中的beautiful life,beautiful future正是人民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期许,而strong appeal也反映出“中国梦”蓝图的强大吸引力,让中国人民为了美好世界的创建奋斗不息。而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人民自身可以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更优厚的物质资源,这一点从improved housing condition,better environment体现出来。

(13)...It inspires people to work hard for a beautiful life...The Chinese Dream has a strong appeal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wishe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for a beautiful future...The Chinese Dream is to let people enjoy better education...improved housing conditionsand a better environment.

3.2 “中国梦”新闻语篇建构的社会意义

研究发现,评价主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托,强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力图向世界展示强大的中国形象,而这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例(14)所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途径。

(14)Insisting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only viable path for China to fulfill its dream, experts say.

在整个语料中,作者通过语言策略将评价意义融入语篇中。在阐释富强、和谐、文明和美丽内涵时,所有的词汇、句法和语篇评价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民主、富强、文明等理念吻合。这些评价意义旨在消弭价值冲突,在读者心中重塑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梦之形象。从分析来看,“中国梦”不再是空洞的社会语言符号,它拥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为语篇受众带来积极心理暗示。如例(15)中equal,trust,security,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等正面评价词积极阐释了“中国梦”的实现将会为人民和社会带来的好处,good education,good life说明“中国梦”可以让人民共享富强、文明、和谐、美丽中国发展带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中国梦”的实现将惠及世界发展的方方面面。作者通过评价性语言成功地在读者心中重新营造了一个理想而美好的中国形象。

(15)It is a world order where states are equal and trust each other...security is achieved, 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 is maintained...provide good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have a good life for the families...the Chinese dream will not only bring benefits to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o the whole world.

Halliday(1985)指出,语言是社会符号,它将社会结构符号化,有目的地帮助语篇建构社会意义。而在社会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语篇研究更多的是发现语言在建构世界、重塑现实时所具有的功能或是效果(刘立华,2009)。本文对“中国梦”新闻语篇的分析也是在探究语言在社会意义建构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中国梦”英语社论新闻阐释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精髓融入语言之中,并传播和谐理念。借助这个特殊的语言符号,“中国梦”将引导中国人民探索出全新的发展模式,也将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它有助于国家借助语言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并以文化软实力带动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重点探究“中国梦”英语新闻语篇中评价主体积极态度的建构过程,借助语料库工具进行检索统计,在定量分析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义、修辞、音韵不同层次对新闻中显性和隐性态度资源进行定性分析,探究中国主流媒体如何从语言不同层面诠释“中国梦”内涵,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研究发现,态度资源以鉴赏和判断居多,以显性和隐性手段共同建构评价意义和语篇的社会价值,并在具体语境中相对客观地表达了中国在和谐理念指导下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新闻语篇的评价性特征。大量正面评价性语言营造了“中国梦”阐释类新闻语篇的积极语言环境,传递了中国发展的积极意义。显性词汇评价和隐性的句法、语义、隐喻、音韵等评价手段共同体现评价主体、客体和读者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语篇着力重塑“中国梦”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梦之形象,运用元语言等语言策略对其内涵进行充分阐释,为世界各国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内涵,为读者带来积极心理暗示,发挥语言的社会性作用,借助语言文化的软实力带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本文主要从评价系统中的态度视角分析“中国梦”新闻语篇的积极话语意义和内在实质。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从评价理论的其他子系统入手,或从语用、修辞、认知等语言学视角切入,并结合英美不同媒体的新闻语料,尽可能客观地对比研究“中国梦”语言符号。

参考文献:

[1] Gee, J. 2011.[M]. London: Routledge.

[2]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85.[M].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3]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J]., (28): 1-30.

[4] Lemke, J. 1992.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Discourse: Value Orientations[A]. In M. Davies & L. Ravelli (eds.)[C]. London: Pinter.

[5] Martin, J. 2004.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Solidarity and Change[J]., (49): 179-200.

[6] Martin, J. & D. Rose. 2003.[M]. London: Continuum.

[7] Martin, J. & P. White. 2005.[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8] 胡文辉, 余樟亚. 2015. 语言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 (7): 31-35.

[9] 胡壮麟. 2009. 语篇的评价研究[J].外语教学, (1): 1-6.

[10] 胡壮麟. 2012. 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究, (7): 3-8.

[11] 黄会健, 冷占英, 顾月秋. 2007. 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从批评话语分析到积极话语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5.

[12] 李战子. 2001. 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框架的扩展[J].外语研究, (1): 48-54.

[13] 刘立华. 2009.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 51-53.

[14] 刘世生, 刘立华. 2012. 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34-141.

[15] 刘世铸. 2007. 态度的结构潜势[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刘世铸. 2010. 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 (5): 33-37.

[17] 王振华. 2001.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语教学, (6): 13-20.

[18] 王振华. 2004.“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 (9): 31-36.

[19] 杨信彰. 2000.《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 詹全旺. 2006.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J].外语学刊, (2): 14-19.

[21] 张德禄, 刘世铸. 2007. 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 (6): 423-427.

[22] 朱永生. 2003. 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 (3): 43-50.

[23] 朱永生. 2006. 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 (4): 36-41.

[24] 朱永生. 2009. 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J].外语教学, (4): 1-5.

(责任编辑:于 涛)

H030

A

1008-665X(2016)4-0034-06

2015-11-20;

2016-06-27

陈令君,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篇分析、语用学 赵闯,女,硕士生,研究方向:语篇分析、语用学

猜你喜欢
语料中国梦语篇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异种语料融合方法: 基于统计的中文词法分析应用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