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日常教学,引领学生学会积累,形成积累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素材,进行写作实践,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 初中作文教学 积累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头脑还停留在小学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和被动的接受这个层面上,没有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更没有独立写作的能力。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日常教学,引领学生学会积累,形成积累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素材,进行写作实践,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养成积累的习惯
作文是将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外化为文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和悟的来源就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材,这些素材既可以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也可以是文字记载的读物,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可以是电子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学生的头脑里到底有多少“库存”,决定着他的作文有多少可用的素材。那么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积累。
1.课前两分钟,课下十分功
两分钟,对于一节课来说不算什么,如果把一节课开始的两分钟留给学生,就是一个新的局面了。布置给学生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每堂课开始前由一名学生为全体同学先做一个简短的演讲。这个演讲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课下完成,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限制,自己寻找演讲素材。起初的演讲可以是课外读物和杂志上的现有文章,学生摘抄下来作为演讲内容。接下来要求的演讲内容就是学生自己写的一点东西了,一点激励的话,一点考试的心得,一点失败的教训,都能拿来演讲。
学生在寻找演讲素材的时候,要浏览文章,寻找适合演讲的段落和内容,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是一个阅读的过程,阅读不同的文章寻找演讲素材,读过多少,就对多少文章有了印象,从而完成初步的积累。接下来自己写出来的演讲内容,无论是心得,还是教训,都是思想的凝聚,情感的外化,是学生花费时间融注自己的心力而完成的,短短的两分钟,实际上已经就是一次小小的习作训练,学生花费的功夫远远超过了这个有限的时间。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都会得到培养,不要小看这两分钟,这是滴水之力,可以穿石的。
2.做一本名言美句集锦
初中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老师的扶持,他们对自己应该做什么还会觉得手足无措。让每个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做好目录,要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在目录里排序,把鲁迅、罗曼·罗兰们搬到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在笔记本的内容里摘抄下这些名人的名言警句或者是他们的名篇名段,并编好页码,把这个任务作为一个长期的语文作业布置给学生。教师只做指导者,检查员,定期对这个作业进行检查。可以集中在一个时间里,对学生的笔记本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这个过程,学生要摘抄,就要读书,这是一个材料积累的有效途径,名人警句,美文片段,这是多么优秀的素材!
有了这些素材,写作文时就有了可炊之米。在摘抄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写下对这些摘抄内容的体会理解,即便是只字片言都不要小觑,这是思想的火花,是被我们称之为灵感的东西,在作文教学中是可遇不可求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这些思想的火花,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就带有他们自己的感情,为作文注入了灵魂。
3.日记周记,一事一记
日记,周记,是语文教师留给学生的一种最常见的习作训练。可以积累素材,可以练笔,还可以洞悉学生的思想状态。刚开始时,学生会把一天的活动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像流水账。那么,语文教师就要在布置日记周记的时候,多费些心思,把批阅的工作做得细致一点,帮助学生删去那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只留下重要的、具有“发展空间”的事件,指导学生学会挑选重点,记下这一天、一星期里,对自己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按照记叙文六要素的要求,详细地写下来。这样,一个素材就形成了。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让他对这件事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风雨兴,蛟龙生——提高作文的能力
积累的内容达到可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诉诸笔尖,形成自己的文章了。但是教会学生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写作文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滴水之力有了,灵感的火花也迸发了,真正下笔,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因此,有了积累,还要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积累进行作文。
1.片断练习,化整为零
作文中少不了对人、对物的描写。人的描写又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至于物,我们习惯上说写景状物。在中学课本中,许多课下练习有改写、扩写、仿写这些片段练习的内容。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这些相应的描写以片段的形式,和课下的写作练习结合起来,作为课堂上的实践环节来完成。一篇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座山,片段描写就是一个个的小丘,山高望而却步,小丘则可以轻松跨越,可是将小丘叠加其高度与山比起来却伯仲难辨。因此,片段习作的练习对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低,更容易接受。
2.仿写训练,学习技巧
素材有了,但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扣题,还是要有技巧。课本的范文为我们提供了多么经典的样本,我们不妨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学习作文的方法技巧。可以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可以模仿文章的表达方式。如有一位学生写《童年趣事》就模仿了《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经典句型,语言顺畅,文字优美,很有趣味。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引导他们试着写出自己的风格,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3.课堂批改,鲜活实践
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时,老师会发现学生的问题,认真的老师会逐一给出修改建议。认真的学生也会仔细看这些修改建议,而多数学生可能只是扫一眼,甚至看也不看就将作文本丢在一边,这样老师就等于做了无用功,学生的作文能力还是不能提高。还有的老师采用面批的方法,对个别问题比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这也只能对一个学生有作用。因此,为了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不妨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一起在作文课上商讨,做一回作文修改的专题课。这样,无论是文字层面的语法错误,还是技巧层面的描写不生动,或是谋篇布局的失误,都在课堂上集思广益的讨论中无处遁藏。同时,学生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成就感,又牵动了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推己及人,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同类问题,这比多少理论灌输都有效果。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哲学观点用在我们的作文里,体现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积累,形成积累素材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已有的素材进行习作练习,进而具备良好的写作的能力,这无论是从语文能力的角度,还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都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