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琳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832000)
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教学的思考
刘晓琳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832000)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微课在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中推动着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互联网+ 教学 微课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与课堂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新的教育形态,冲击着受教者和施教者。通过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源,通过微课进行学习,练习,讨论,考试,满足了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更便捷的学习资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课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微课(micre-lecture)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60秒课程”[1]、“一分钟演讲(The On Minute Lecture)[2],2006年可汗学院,推动微课的迅速发展,并轰动全球,[3],可汗学院适应了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要求,并发展了碎片化学习,提升了学习者的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体系。[4]
国外微课蓬勃发展,激发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的同时,我们国内的微课教学也随之走红。自2011年后,掀起了一阵热潮,教育界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在进行着微课的实践和研究,对微课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索。胡铁生等研究了我国微课发展的阶段:关注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关注微课教学活动阶段、关注微型网络课程(微型视频课程)建设阶段。最后,从微课的视频制作、系统设计、教育应用、配套资源和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对国内微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度阐述。[5]陆汝华等研究了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从构建微课教学环境、构建微课教学平台、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和强化微课教学机制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将微课应用于课堂翻转教学,实现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变革,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果。[6]同时为了推进教学改革,各机构也进行了许多的微课比赛。
“互联网+”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上网,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特征是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以知识点为单位,主题突出,成果简化。 微课的类型丰富多样,有探究学习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合作学习类、自主学习类、表演类、练习类等。
好的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采用新颖的设计方式,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学习。
2.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讲授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要学生学习。通过微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积极探索未知的欲望,使学生乐于思考,由传统教育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通过微课,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必须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沟通、协作的团队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微课作为“碎片”知识,老师只是通过微课展示了重点或难点甚至只是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学生积极去探索,微课知识起到了一个对未知领域的促进和启迪的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5.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对微课的设计,倾注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择的是最优的教学方式,通过最形象,最易懂,最便捷的方式,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掌握,使学生能够事半功倍的掌握重要知识点,从而能够轻易解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消除畏难心理,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解决各种学习难题。
6.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在运用微课学习时,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不仅收获一定的知识,而且自身的情感态度也会获得提高。观看微课后,学生还需进行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发展。最终,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图1 微课教学优势模型
1.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微课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因此,就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优化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思路。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反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新知识理解和新技能掌握埋下障碍。因此,教学难点的特殊性使得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钻研,以寻找最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设计出适合突破教学难点的微课,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进行课堂教学后,教师还应再进行深入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从而完善微课,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更准确、高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3.提高自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教师应具有自学的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师应熟悉微课设计的教育性、目的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等设计原则,并能熟练地将之应用于微课设计的过程。此外,教师要熟悉微课制作的几种基本方式:PPT+录屏、讲课录像和手机+白板,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出有价值的微课。
图2 教师要求模型
首先是观念问题。教师、学生、家长都要转变观念。教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跨越式的教学发展,家长和学生要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是鼓励和支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学校要对进行教学方式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的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微课教学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激励政策,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的积极性就不高,同时制作微课还需要场地、器材和成本以及技术要求。所以学校不但要给与政策的支持,还要提供经济支持,奖励支持等。
再是,任何技术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 +教学”理念推行中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正确对待微课推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积极去解决。使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自我教育,使头脑变得更加开放,学习的欲望增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强,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为微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手机进课堂,微课来帮忙”将是未来教学新趋向。将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研究新的教与学的理论,研究微课的模式和策略等,注重微课的扩展性、互动性和生长性,使其充分融合于各类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水平和使用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能直接、按需、便捷、有效地获取知识。
[1]刘红霞,赵薇等.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2]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改变[DB/OL].(2013-11-30)[2014-5-21].http://jiajiiao.jiaoshi.com.cn/shownews-53330.html
[3]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01-106
[4]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5]胡铁生,董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8-44
[6]陆汝华,颜文燕,王双维.基于微课的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变革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