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原因类综合题”教学策略初探
——以高考文综课标乙卷为例

2016-12-10 01:29温健慧
地理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综合题太阳辐射题目

温健慧

(广东广雅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60)

“地理原因类综合题”教学策略初探
——以高考文综课标乙卷为例

温健慧

(广东广雅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60)

本文对高考文综课标乙卷中地理原因类综合题进行统计,分析其高频出现的原因,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阐述了一系列应对该类题型的方法:包括恰当的教学策略、训练策略以及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策略。

地理原因类综合题;教学策略;一般性法则

2016年开始,全国将有更多省区的高考文综试卷选用课标乙卷进行考察,笔者归纳了近五年课标乙卷地理综合题的设问特点,发现课标乙卷中要求学生进行原因分析的综合题特别多(见表1)。

表1 近五年课标乙卷原因类综合题统计表

除了必做题之外,“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选做题,则除2013年题目没有涉及原因类综合题外,其余四年设问方式都是有关原因类题目。

一、“地理原因类综合题”高频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地理原因类综合题”高频出现?笔者认为是因为该类题目的考察,实际上涵盖高考考纲的四大

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学生必须首先能准确完整地获取和解读题目呈现的图文信息;其次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调动准确的地理原理、规律,或者是现场学习的地理知识进行作答;第三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以及信息,通过比较、判断、分析,进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最后学生还需要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且说明原因。如2011年36(3)小题、2012年37(3)小题、2013年36(3)小题、2014年37(3)小题、2015年36(4)小题,体现的就是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应对“地理原因类综合题”教学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向东、袁孝亭两位教授提出: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方法等内容属于“一般性法则”,这些法则可以进一步迁移转化和指导后续的学习。而“特殊性描述”是在“一般法则”下更具体,更细化的描画;更具个性的事物或特征。[1]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课标乙卷中的“原因类综合题”实际上考察的就是学生对地理学“一般性法则”的理解和运用,首先学生必须清晰一系列的地理学“一般性法则”,然后在高考场上快速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提出适当的“法则”在特殊的区域中予以应用,解析特殊性的地理现象。

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的“一般性法则”,并能把法则熟练运用到特殊的区域(情景)中呢?

1.注重策略选取,使学生了解一般性法则

对照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我们可以找到科学的授课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我们可以简单把之理解为“是什么”的知识,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地球是行星”这样的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本质上该类知识由概念和规则组成,程序性知识再分为两个亚类: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加涅把之称为“智慧技能”,笔者对此的理解是利用规则原理解决实际的问题,就如同一般性法则在特殊区域的应用;另外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加涅把之称为“认知策略”,笔者对此的理解是学习者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2]

地理学的“一般性法则”属于程序性知识,该类知识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两种:

(1)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例一规法)

这是一种教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学与教的方法。这种情形下,学生进行的是“发现学习”[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例子、呈现图表、呈现模型等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

图1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图2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比如在学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时,我们可以呈现两幅图。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见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让学生分析出影响太阳辐射的首要因素是纬度,这时再给学生呈现“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见图2),当学生分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的原因时,学生很容易想到这违背了影响太阳辐射的首要因素——纬度,因为青藏高原并不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地方,结合青藏高原的典型特征——海拔高,学生可能得出海拔影响太阳辐射的猜想,这时教师可以用地理学原理解析海拔高导致太阳辐射强的规律,从而证实学生们的猜想,继而分析中国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的原因,学生一开始可能会说是海拔,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四川盆地并不是中国地势最低的阶梯,它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如果学生一下子还难以想出,可以呈现“雾都重庆”的图片,学生就可以想到云雾多时太阳辐射比较弱,从而得出天气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又一重要因素。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回答,“在一个污染严重的

地方,太阳辐射是否强烈?”学生又可以归纳出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大气透明度(大气污染程度)”。

这样通过例子、图像和学生自身生活常识,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纬度、海拔、天气、大气透明度。

(2)从规则到例子的方法(规一例法)

这是一种教师先呈现学生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子来说明规则的学与教的方法。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进行的是“接受学习”[4]。就如“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这样的规则,由于学生缺乏这样的直观感觉,所以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此规则,然后我们再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证明它:就如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

一般来说,学生能够有切身体会的,或者有直观教具等例证的我们可以多用例一规法;对于较为深奥的规则可以采用规一例法。从不同的教学阶段来说,新授课时宜采用例一规法,复习课可多用规一例法,教师或者学生直接讲授或者回忆。

2.注重梯度练习,使学生掌握一般性法则

教师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使学生了解法则,最后都必须在多种情境中提供给学生应用法则的机会(间隔练习)以促进其掌握。

如师生共同学习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之后,教师可以提供以下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迁移应用。练习的选取应该有两大原则:一是选取一些经典的基础题让学生形成能力,二是选取有梯度的变式题让学生提升能力。

【例11】图3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D)

A. 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 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 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图3

影响太阳辐射的题目有很多,为何选择这道题作为变式题,因为这道题目呈现的是中国太阳辐射的部分图,同时结合了等太阳辐射量线,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对于上课选用的两幅图来说,图形的类型有所变化,所以可以选作变式题目进行训练。

【例22】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图4),回答(1)~(2)题。

图4 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

(1)我国东部的M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原因是(C)

A. 纬度高 B. 海拔低

C. 降水多 D. 晴天多

(2)太阳总辐射量N大于P的最主要原因是(B)

A. 纬度低 B. 海拔高

C. 降水多 D. 晴天多

例2的难度比例1有所增大,首先该图把太阳辐射量用坐标图予以表现,其次东部和西部的太阳辐射量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学生要做出这道题不仅要知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还要对中国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能够熟悉中国东部在30°N的气候为夏季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才能做出准确的选择。对于第(2)小题,学生也必须能够准确定位30°N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才能对影响两地太阳辐射的因素进行判读。

所以【例1】【例2】是具有梯度差异的变式训练,学生持续在这样的有梯度的变式训练下,才有可能熟练地掌握地理学的一般性法则。需要说明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则的训练中,不一定选择综合题,选择题的梯度较为容易体现,而且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多次练习。

3.注重“现场学习”训练,使学生运用一般性法则

高考的能力要求,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到的“一般性法则”运用到某个课本上没有接触过的“特殊性”区域解决实际问题。要达成以上的能力要求,学生还必须具备快速的现场学习能力,即快速阅读、理解信息的

能力。

如2015年课标乙卷36题第(1)小题(题目见图5),通过大量文字介绍卤虫产业的发展,继而提出问题:是否赞成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学生对某一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原因是清楚的,无非是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但对卤虫产业是陌生的,所以必须进行现场学习——即在题目中进行信息获取与理解(解题思路见图5)。善于归纳高考题特征的老师都知道,越是新情景,材料越丰富,所以在题干中一定可以获取解题的钥匙。的确在该题的题干中可以提取大量有用信息:由“卤虫资源丰富”的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供应充足”的结论;由“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市场需求大”的结论;由于供多求多,经济效益必然高;由于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提高社会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应,当然应该赞成发展卤虫捕捞业。

至于反对的原因:有题干的“卤虫是水产养殖的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可以分析出“一旦过度发展,就会破坏生物链的稳定,破坏生物多样性,不能获得很好的环境效益。”

图5 2015年课标乙卷第36题(1)题目及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现场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快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高中阶段的案例学习时,让学生限时阅读新案例,教师设置问题使学生关注材料重要信息的方法;也包括高三限时训练时,训练学生在给定时间内,画出关键语句,并归纳成地理术语作答的方法;更包括让学生对照高考典型题目答案,比照材料,找出答案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在提高学生现场学习能力或者说提高学生准确获取和理解图文信息的过程中,有几点原则需要明确。

(1)形式多样

信息是多样的,包括文字、图像、表格,平时的训练也应该包括这些方面,而这些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教材、案例,或者题目本身。

(2)目标明确

无论我们选取的是何种信息的载体,我们都务必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信息的获取和理解,即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据两位学者罗斯科夫和柏克的分组研究表明:带着问题阅读的两组的即时测验和延后一周的测验的成绩均高于单纯阅读组的成绩。[5]

(3)时间限制

高考场上让学生现场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必须有时间限制,持续的训练后才能让学生达到“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4)归纳关键词句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过程中有两种加工:一种是学习者感知每一个字、词、句子,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种是学习者通过感知部分课文信息,如大标题、小标题,或者开头、结尾的关键句子,从而迅速理解课文,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在高考考查的信息阅读中,我们不需要学生一个个字、词、句去进行感知,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归纳出信息的文段意思,就如同教材中的大小标题一样,但很可惜,高考题中不会出现大小标题帮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此时学生就需要自己归纳小标题,或者说归纳文段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信息。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对图文信息提取归纳关键词、句。这样必然对学生整体“自上而下”地理解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原因类综合题”考察的是学生“一般性法则”在特殊情景(新颖的复杂情景)的运用能力。只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了解法则,通过有梯度的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法则,最后通过持续的“现场学习”能力训练,必然能使学生在高考场上熟练运用“一般性法则”于特殊的地区,进行“特殊性描述”。

[1] 皮连生, 杨心得,吴红耘. 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向东,袁孝亭.基于“一般性法则”和“特殊性描述”辩证关系的地理教学思考[J].地理教学,2014(13): 9-10.

猜你喜欢
综合题太阳辐射题目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季节异常与主要大气环流指数的关联分析
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太阳辐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邯郸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太阳辐射作用下钢筒仓结构温度场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