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问题 培养技能
——一道高考试题的教学设问探索

2016-12-10 01:35:00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沙丘考试题原理

蔡明忠

(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 福建 漳州 363400)

细化问题 培养技能
——一道高考试题的教学设问探索

蔡明忠

(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 福建 漳州 363400)

试题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已从单一练习的功能发展到借助试题把握能力要求,体验信息隐藏方式,感悟设问角度,尝试专业表达,提升地理素养等功能。高考地理试题的开发与利用能使课堂复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也更具开放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但教师在复习时,如果对原题不经改造就直接使用,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试题的考核要求,也就无法借助试题提升能力。在讲解试题时,不应只追求试题的数量而忽视试题的内涵,有时需将问题细化,分步骤地训练学生理解题意,把握设问指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信息重组,从而揭示解题所需的各种信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等上位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

课堂教学;讲解试题;细化设问;能力培养

高考一般是通过创设情景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试题的设问指向和已学知识,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规律、原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学生能力的养成只有靠平时的点滴训练,才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在高考复习的后一阶段,以高考原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解题能力是复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命题的依据,掌握解题的钥匙,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讲解高考试题的应有追求。在讲解试题时,笔者采用细化原题设问,分步骤探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指导信息获取路径,培养信息提取能力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材料所承载的信息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基本体现。试题信息分为显性和隐性信息。显示信息由图表语言(图例、符号等)和文字材料直观地表示出来,而隐性信息因隐藏在题干、选项等文字材料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才能获取。同样一道试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但解题时所获取的信息必须与设问相关联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对信息获取方法的指导。

例题.(摘自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1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1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该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信息载体,依据试题的设问,要求学生从图形中获取如下的显性信息:经纬度、水库及沙丘的位置、等高线及分布、H县城所在的地形位置;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如下的显性信息: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是沙丘群形成的主要条件,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要完成解题,学生还需依据已学知识,推

出如下隐性信息:根据图中经纬度可推知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黄土高原东缘,北邻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等高线较密集,地形落差较大,地表崎岖;气候属于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大;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变化大,冬季属于枯水期,河床裸露。

讲解该题时,我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试题,理解设问指向,在此基础上,将试题的设问进行细化。根据例题的第一设问,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影响沙的来源有哪些因素?2.从文字上可以直接得到哪些与沙源有关的信息?3.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到哪些与沙源有关的信息?4.通过推理,可以间接获得哪些与沙源有关的隐性信息?根据第二设问,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哪些可以从文字材料中获得?3.哪些可以从图中获得?4.哪些需要通过推理获得?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整地获取与沙源和风力有关的信息点。

高考能力要求之一是能从大量信息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任何信息都有一定的载体,如文字资料、图表名称、注记、数据、经纬网、等值线、景观、符号、海陆轮廓等。对图表和文字信息的阅读、提取、加工和运用,是解答问题的路径和线索所在。通过对问题的细化,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字、图表等信息载体所呈现的显性信息,并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信息重组,从而揭示解题所需的各种信息。

二、引导信息回归教材,培养经验链接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选取课本以外的素材,并通过变换问题的情境,或变换问题的呈现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试题的设问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学生解答试题时,只有调用相关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题中材料所蕴含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衔接,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题的第一设问要求学生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这需要学生在获取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气候时空分布规律、中国主要地形区特点及分布、影响外力搬运与沉积的动力条件等原理,经推导得出如下结论:该地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季节水位下降,河床裸露,提供沙源。M地西侧为水库,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较多,枯水期又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风携带泥沙在M处沉积。H地为风口,又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上风向为温带荒漠和半荒漠,春季强劲的西北风易引发沙尘天气,沙尘出风口后在此地发生沉积。根据整体性原理,若人为破坏植被,会导致环境恶化,风沙堆积会加剧。若人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会得到控制,沙源会减少。

因该设问需运用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在完成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我设计如下问题:1.泥沙的搬运动力有哪些?2.哪些因素影响了动力条件的改变?3.泥沙的来源在哪里?4.哪些条件改变会导致沙源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影响沙源的两个条件即动力和物质条件,综合分析得出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如下: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能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内容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解决问题,完成答题”[1]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只有结合地理原理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挖掘到题目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学生除了能从文字材料中知道所叙述的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读其中的有效信息,还原地理事实的本质,抽取地理规律,解答地理问题。”[2]因此,细化高考试题设问,可以训练学生养成将新情境与旧经验相链接的习惯,提升利用现有知识推理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三、挖掘原理迁移载体,培养归纳演绎能力

地理原理的学习只有放在一个具体的、典型的区域环境里才能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区域环境中,地理要素才能还原其本真,展现其丰富的感性信息。高考试题常以具体的区域作为试题的情境载体,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原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对接形象、直观的地理事件,善于从一般的规律推导出特殊的现象。

例题的第二设问要求解释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在气压场中的位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及下垫面状况。学生需应用这些原理,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如下推理:H县城处在40°N、116°E附近,靠近东亚冬季风源地,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等高线显示H处在河谷地区,且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河谷导致狭管效应,对风起到增强的作用。

根据该设问需运用大气运动相关原理的要求,我将例题的第二设问转化为如下问题:1.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在图中和文字材料中如何体

现?由此引导学生利用影响风力大小的地理原理,推导得出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是如下原因造成的:冬春季节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又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全部学到,但如果学会知识的迁移,就能够更加从容地解决问题。”[3]如果不重视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的演绎与归纳能力的训练,会造成只要转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改变一种情境,学生就无法准确认知同一事件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指导学生树立“地理事像特殊但原理不特殊”的理念,学会将“特殊的地理事像”即“个性”,转换成“一般规律和原理”即“共性”,学会把特殊描述还原成一般描述,从而提高原理的迁移能力。

四、搭建讨论交流平台,培养论证思辨能力

高考试题的设问情境和问题设置往往是学生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解答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成为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过程。同时,开放性试题为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泛性,往往采用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的设问策略,对试题给定的条件,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要求思维线索清晰,证据与观点符合科学逻辑,证据与结论相一致。

例题的第三设问要求考生就“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提出自己的观点。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就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的提供是持续不断的方向考虑。原因分析时,除考虑自然原因外,还需进一步考虑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思路要沿着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方向考虑。自然因素需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考虑,人为因素可从沙源区水土保持等方面考虑。

为激活学生的辩论思维,我将其转化为如下问题:1.你的同桌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如要反驳他,你需用图文中的哪些信息证明不会扩大,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还有哪些图文没有直接显示的证据可以证明不会扩大。2.你的同桌若选择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如要反驳他,你需用图文中的哪些信息证明会扩大,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还有哪些图文没有直接显示的证据可以证明会扩大。让学生通过互相辩驳,理清思路,从而得出如下结论:观点A :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理由是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的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黄土高原等区域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阅读、理解、解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寻找其中的规律是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体现。高考试题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要求考生运用综合的思维,从整体性角度,分析问题,了解成因,熟知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会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现象,并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4]高质量地回答高考试题,既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思维方法及良好的表达习惯。因此,要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为学生预留展示思维过程的时空,促进学生地理认知结构的自我完善。

试题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已从单一练习的功能发展到借助试题把握能力要求,体验信息隐藏方式,感悟设问角度,尝试专业表达,提升地理素养等功能。高考地理试题的开发与利用能使地理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也更具开放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高考试题的逐一分解,形成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链,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

[1]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 芦艳波.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卷地理试题分析[J].地理教学,2016(16):49-52.

[3] 吴霞,张胜前.从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看我国高中阶段地理素养要求的演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27-30.

[4] 王龙,相炜.全国文综卷中特殊地理事物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4-6.

猜你喜欢
沙丘考试题原理
出乎意料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中等数学(2020年4期)2020-08-24 08:08:40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沙丘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沙丘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