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逊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山东 济宁 272000)
巧用“天之道”解释几点自然地理现象
孙 逊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山东 济宁 272000)
道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笔者以此哲学思想为工具,借鉴到地理教学中来,通过课堂实践,尝试运用“天之道”来解释一些难以识记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直接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的把握,也为地理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方法。
天之道;地理;哲学;自然现象
道家提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是说,天地运行的道理就像是一张弓,中间高的地方向下抑,两侧低的地方向上翘,发展过剩的部分要减损,出现漏洞的部分要补上。天地运行的规律就是,一旦出现不平衡,就要磨损丰盈的部分,弥补发展不足的部分,以达到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
笔者认为道家对“天之道”的解读体现了唯物论中矛盾论、发展观的思想,可以借鉴到地理教学中来,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自然地理规律的识记,更强化辩证唯物思维能力的纵深发展;于学科发展而言,是学科交互融合、发展通识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究。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运用“天之道”解释地理现象的一般思路: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事物,判断其余缺状态,然后思考谁“损有余”或“补不足”,又如何“损有余”或者“补不足”,最后再用具体实例来验证“天之道”的抽象结论。以下是笔者在课堂上巧用“天之道”,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几则案例。
教师:沿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跨越180°日界线(此处默认为日界线),地方时是增加的,处于盈余状态,那么依据“天之道”,想一想用谁“损有余”呢?又如何“损有余”呢?我们知道,时间是由日期与地方时组成的,如2月2日12:00,可见,我们可以减少日期来平衡地方时增加,故而自西向东的方向跨越180°日界线时,日期应该减少一天。相似的,若是沿着自东向西的方向跨越180°日界线,地方时是减少的,处于缺损状态,谁来“补不足”呢?是日期!如何“补不足”呢?日期增加一天。这样,全球各地的时间是唯一的并且连贯的。由此,我们得到规律:自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课堂引入“天之道”思想是新鲜事物,需要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但毕竟是地理课堂,不能本末倒置,上成政治课,所以得出规律后,必须再用实际例子检验“天之道”的结论,例如,笔者上课时间是北京时间9月20日10:00,要求学生计算眼下全球各时区的日期与区时,检验是否全球各地的地方时是唯一的且连贯的。
图1 “天之道”图解跨越180°日界线的日期加减问题
教师:褶皱有背斜与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在早期主要受内力作用,岩层向上隆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海拔较高,处于盈余状态,那么依据“天之道”,谁来“损有余”呢?又如何“损有余”呢?是外力作用!我们知道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一对矛盾体。内力形成的山岭长期被外力作用磨损,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在晚期形成谷地。相似的,向斜在早期也是主要受内力作用,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海拔较低,处于缺损状态,那么是谁来“补不足”呢?还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如何“补不足”呢?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在晚期受外力的沉积作用成为山岭。由此,我们得到规律:背斜早期成山,晚期成谷;向斜早期成谷,晚期成山。
讲解中有两点可以做适当拓展。第一是“矛盾论”,矛盾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的两个方面,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比如,内力作用使得地表形态高低起伏,而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形态趋于平坦。两者虽作用相反,却同时存在、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第二是“发展观”,以地表形态的变化为案例,引导学生深化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启示他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现象。
图2 “天之道”图解褶皱在早期与晚期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师:白天,大气温度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相对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能量较强,处于盈余状态,那么依据“天之道”,谁来“损有余”呢?是大气层!大气层如何“损有余”呢?是大气层的削弱作用,通过散射、反射、吸收等方式,使得到达地面的能量不至于过多,地面适当增温,进而大气增温,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夜晚,辐射源以地面为主,辐射能量相对白天较弱,处于缺损状态,谁来“补不足”呢?还是大气层!大气层如何“补不足”呢?是依靠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得地面辐射能量绝大部分都能返回地面,地面保温,进而大气保温,夜晚气温不至于过低。由此,我们得到规律:大气层既有削弱作用,又有保温作用,使得昼夜温差较小。
讲解大气层的作用后,笔者又带领学生回顾“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引导学生体悟地理知识中蕴含的“中庸之道”。
教师:如果地球自身体积和质量过大或过小,能不能吸引适量的大气包裹地球?能不能形成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是的,均不能。同样,如果日地距离过近或者过远,能不能形成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能不能形成液态水?是的,也不能。
由此可见,地球能孕育出复杂的生命物质,与地球奉行“中庸之道”密切相关。自然事物往往蕴含着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也是指导我们认识自然的一面镜子。
图3 “天之道”图解大气层的作用
教师:依靠大气降水补给的河流往往存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如黄河的丰水期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在冬春季节。在丰水期,河流水量大,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水处于盈余状态,谁来“损有余”呢?如何“损有余”呢?是湖泊!湖泊接纳了河流过多的水量,削减洪峰,降低洪灾的影响。在枯水期,河流水量小,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河水处于缺损状态,依靠谁来“补不足”呢?如何“补不足”呢?还是湖泊!湖泊水流入河流,增加河水水量,避免断流等现象。由此,我们得到规律: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图4 “天之道”图解湖泊对河流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
讲解中可以以“长江流域的洞庭湖为例”做适当拓展,从建国初期围湖造田,到现在退耕还湖,洞庭湖生态保护对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具有重大意义。案例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学着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正确认识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必须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应主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除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还有矛盾论、发展观、辩证唯物论、中庸之道等思想。在倡导通识教育的当下,进行哲学与地理学的交互探究将是一场大有裨益的行动,于哲学而言,地理学为其提供了大量现实资料,于地理学而言,哲学思想为地理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方法,更直接有利于对地理事物本质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