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杨 周海忠
编校重视技术要求、用好技术,是重心前移的自我质量管理,对保证和提升内容质量有重要作用。
热词:出版质量 内容质量 出版管理 技术路径
技术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劳动生产方面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与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编辑与校对工作都是技术活,历来被比作“为他人作嫁衣裳”,我国还专门设有出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桌面排版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出版的效率,“红笔+大脑”的编辑加工方式正在向“键盘+电脑”的方式转变,这对编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长期以来,出版内容质量管理的重心,放在自上而下的审读检查上,制度不可谓不严,工作不可谓不细,但效果不容乐观。讨论出版内容质量的文献不少,但从技术措施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制度落实的鲜见。
编辑加工的流程与具体工作,围绕保证与提升出版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可读性等方面的质量目标展开,编辑功夫中的技术含量如何,关系到目标能否达成。技术环境下,质量标准其实可以分解为技术要求。如果每位编校人员都能重视技术,每个加工环节都能用好技术,内容质量的管理重心就能实现下移、前移(至编校个体,至印前环节)。
以传统的书稿袋作为运行三审三校流程的载体,已显出不能与时俱进的尴尬,背靠背式的流程环节,初审者不能随时随地看见复审、终审的进展与意见(因为一稿一袋,逐站流转,无法实时反馈)。有些书稿事实上先有版式体例,约稿范式要求特别明确,作者在交稿后先行转版(word文档转成排版文件),编辑在排版文件上审读加工,该排的早排过了,终审意见上还按老套路签“同意发排”,流程倒置,造成形式主义的错觉。大多数需要加工的内容已然数字化,但许多编辑还是习惯于将数字内容先转化到纸上,再进行编辑加工。
转型期的出版人究竟该如何借技术之力养成质量管理自觉,做技术人、走技术路?对技术的价值认知,是前提和基础。
一、作者搜索、选择的建档管理
许多国外出版社网站首页,宣传的不是出过什么畅销、长销图书,而是与其签约的大牌作者。无论什么学科、专业,出版内容质量的最基本保障在稿源、在作者。优秀作者的稿件甚至可以一字不改。而水平差的作品如若硬靠编辑功夫,抬升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期刊与图书出版单位都鼓励编辑手上要有一批一流的作者名单,提倡编辑关注行业的发展、发现潜在的优秀作者。
发现“作者在哪里”和成为“你的作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发现目标、锁定目标之后,能否打动作者,要靠诚意、靠出版单位的影响力、靠编辑自身的学识水平,也靠编辑的社交能力。有动员力的编辑,才有可能掌握作者资源。有些编辑往往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物色作者,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壮大不了作者队伍,组稿能力局限,大大影响了选题策划能力。有些好选题是靠与作者朋友一起聊天、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竞争条件下,同行之间的交流固然也有可能生发出新选题,但往往起步就晚半拍,不如从作者那里取得一手信息来的有价值。
网络还未发达的时候,一个化学编辑寻找作者的技术路径可能是这样的:①收集近三年在相关化学期刊上的作者信息、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有关化学图书的作者信息;②遴选你需要的作者及备选人;③通信联系作者,或出差面见作者,表达约稿意图;④商谈签订约稿合同或出版合同。
互联网时代的作者选择,路径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多了几分技术的手段。同样是搜索,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智能化搜索,在知网、超星、万方等不同平台上可以按姓名、关键词、论文题目、单位等要素快速完成。同样是圈子,编辑可以借助微信、QQ等人群建圈,随时沟通,发布信息,交流观点,扩大影响,并通过朋友结识新的朋友;协议合同可以面签,也可以在充分了解熟悉信任之后网签。
编辑利用收集的这些信息数据,可以给自己组稿方向的有关作者建档,做一个专属的作者资源库。这样,作者资源的管理规范起来,对自身、对出版单位,都是潜在的出版力。
二、篇幅、体例、创新度的查验管理
是否符合出版要求,首先是有没有要求,有什么样的要求。并不是有名气的作者一定能交来完美的稿件。约稿时提的要求越严格越具体,编辑后期的无谓劳动就越少。值得一提的是,网上投稿系统(平台)以统一尺度面对所有作者,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以《科技与出版》建设并启用的网络采编办公平台为例,这个在线办公系统在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业务处理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平台上对稿件要求颇细,包括:创新性要求、科学性要求、规范性要求、首发稿、版权要求、排版要求、体例格式要求等。这些要求,有些设定为技术指标,如不符合,系统能自动识别并终止投稿流程,作者需要改成符合要求才能继续投稿。技术规范下的投稿程序变成:①作者注册/登陆;②登陆个人“作者工作桌面”后,点击进入“向导式投稿”;③查看“投稿确认书”;④查看“投稿须知”;⑤查看“版权转让协议”;⑥“投稿步骤”的提示,填写稿件和作者信息,并上传稿件和附件。通过注册机制,编辑能准确掌握所有署名作者信息,以备联系各位作者对稿件进行确认;要求作者不重复投稿、不一稿多投,否则一经查实,将通过技术手段可将作者列入黑名单。审稿流程的技术特点是:作者上传稿件成功后,会接到系统自动发送的收稿通知;作者能够及时查询到审稿进展。
期刊社杂志投稿可以如此,出版社图书的约稿投稿同样可以如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编辑设定的包括篇幅在内的要求有差别,技术路径应该还是一样的,运行的优点同样能够不断积累体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出版内容是否新颖、有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光靠编辑的人脑只能有限识别。借助电脑、用技术扎起一道藩篱,才能挡住少数投机取巧、重复投稿、抄袭或自我抄袭的学术不端者。出于对专家的信任,有时候编辑对有些“专家”的稿件会放松质量戒备。其实,“防”的方法并不难,只要使用业已开发出来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或查重软件即可。
非原创、造假、注水等现象是出版内容质量低下的痼疾,在加大打击学术不端的形势下文抄公仍屡见不鲜,值得我们警惕。有人改头换面,有人打时间差、换署名方式,有人翻抄自己的作品冒充新成果。其中有“无知无畏”者,也有“有知无畏”者。少数人以专家自居,钻政策法规空子打“擦边球”,这些害群之马隐蔽性和欺骗性更大,是出版内容质量的蛀虫,必须依靠技术让其现形。
三、交互、会诊式审读加工的流程管理
在审读加工的对象绝大多数为数字内容的前提下,技术的介入是务实的选择。我们知道,全流程数字化生产,也就是说多部门、多人参与的无纸化的条件下纸质图书与不同终端适用的数字化图书同步出版需要的是协同编撰技术。协同编撰技术新构了加工流程。
传统纸质图书出版系非全员参与、部分数字化的编辑加工,能否通过技术改进、重构审读加工流程,实现即时查阅进展、初复审之间线上交互?
我们需要与协同编撰技术中编辑加工模块大致相同的功能。从保证内容质量的角度来说,核心功能应是可以在线加工、每次改动留痕。一款名为padlet的“建墙”软件是方便实用的简易工具之一。在padlet(http:∥www.padlet.com)上,编辑可以像新建空白文档一样,对一个选题书稿的某一加工任务新建一面墙。每一面新建的这样的墙都是一个独立的网页。在每一面墙上直接双击网页,即可创建文本框输入文字,标明是哪个环节的加工任务。墙上可以拖入任何格式的文件,墙上的文件则是直接展示出来的。创建的单元可以按照建墙者的意愿摆放在墙上,随意调整大小,或者使用固定的流式布局,按照创建的时间排序。而每一个单元在被创建的同时,已经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了,如果是多人合作编辑,不需要进行页面的刷新,其他人编辑的内容也会同步显示出来,不需要刷新网页。
“建墙”技术用于开展线上初复审十分便利,不仅初复审的加工记录、审读报告能够分别呈现在同一墙上,不同责任人对原稿的加工情况也可标示清楚同时呈现。
初复审意见可以贴到同一面墙上,这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错漏。对于个别急需作者解决的问题,这种会诊式审稿指向明确,不拐弯抹角,不仅修改环节更加及时,审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也更为密切。由于可以设定一定范围的人一起建设一面墙,作者自然可以加进来听取意见、按提出的意见修改。借助常用的社交软件,也可以改进加工流程。如,在QQ群中创建讨论组,用邮件方式在讨论组一键群发共享,也可以达到会诊式审读的目的,只是没有在同一面墙上那么直观。
数字化内容的加工隐患在于若操作不当或不认真仔细,会出现更多、更离奇的差错。或许你也见过这样一个事故:某编辑在电脑上加工了一本书稿,因为存盘时文件名搞错,最终输出的是毛校前的内容,加上出片前后又没核红,结果图书印装后差错百出,令人瞠目结舌。
协同编撰技术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每个环节指定责任人、设定修改权限,这些能有效限制回放之后出现低级错误。由于加工的内容基本都是数字化的,所有编辑都应该尽快熟悉在线编辑加工的技术流程。
四、差错提示、剔除的专项管理
铅字排版印刷时代,排版是件十分繁重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编辑和校对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是不同的工种,无法合一。内容加工到真正齐、清、定之后才进入排版流程。“定”指定稿,现在的编辑出版流程中关于定稿的要求没太大变化,倒是技术上的便利也使内容上出错更加容易。铅排时动版很难,现在键盘操作就能轻易实现改版(现代出版编、校界线不再那么清晰大概也与此有关);现在,即使“定稿”之后,也可能会由于某个环节一键之误,造成千奇百怪的错讹。
汉字语序不对有时候不影响阅读理解。这是许多试验可以验证的现象。英文单词中字母顺序不对有时候也不影响阅读。明明有错却“不影响阅读”,说明靠读校可能发现不了问题,低级错误可能成为校对过程中的漏网之鱼。
技术的进步总是体现在完善自身先前的不足,拓展更多的功能并提高稳定性。以输入法为例,更新产品都在不断加强联想的功能、按使用频次优先呈现的功能、对明显句法错误加以标注的功能。校对软件是为出版行业开发专司差错提示的软件,以汉字组词的常识性用法作为参照,对和常规用法不一致的字词自动标示出来,供编校人员再判断。到2013年,“黑马校对”软件就已经开发完成至18代,除支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等最新标准外,还增加了方正飞腾创艺5、飞翔2012的插件版。
校对软件能不知疲倦地给出差错提醒。作为辅助校对的功能,能用,但不能完全依赖。校对软件只是机械性地提示可能出现的不合常规的用法,如果机械行事,真正错的地方或许没发现,而把对的地方改错了。对标示出的“差错”再判、剔除要靠人工智能完成,这考验校对人员的真实水平。应该依赖的不是校对软件,而是校对软件的使用者。
校对软件辅助下的校对质量提升,校对者要有分类管理的意识。计算机、大数据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不能走过程序,完成一本书就丢在一边,而要把经过软件提示和人工鉴别的差错记录下来。积累到一定阶段,就能发现不同的错误类型,从中摸索出易错规律。同时,对机器容易误报的错误也能心中有数。
成熟的校对决不排斥借助技术工具,因为校对软件是校对错、校是非的好帮手。有经验的校对擅长瞄准最易出错的地方,集中精力进行“专项检查”,如封面扉页版权页的核对;目录页码的核对;标注、参考文献的核对;图文标题、图说核对等。这些,有的在电脑上完成,有的在纸质校样稿上完成,都属“经验、技巧”,技术帮手在哪个校次用,和选择点校、折校在什么时候用一样,也需要因人、因稿而定,需要时机管理。
五、内容艺术性、可读性的表达管理
随着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出版内容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很少有人会把编辑的技术素养和出版物能否为读者喜爱挂钩。以业内盛赞的“得奖专业户”美术编辑朱赢椿为例,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多次获得海内外设计大奖,并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人们总关注于他的策划含金量、他的画艺文采,很少提及他的技术。
其实朱赢椿的书,大部分是他亲自撰稿、摄影、绘图、排版、装帧的。美术专业的背景、书籍装帧的工作使他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实操经验。用现在流行的定义,他完全是个媒体人,而非纯粹的出版人了。他花了五年的时间拍摄虫迹,从而发现美艳绝伦的虫子文,做成了《虫子旁》《虫子书》。他可以把积累的素材,用图片、影像、声音等媒介营造一个虫子的微观世界,也可以按纸质出版的尺度将昆虫世界还原到纸上,令读者惊叹不已。这与他熟稔的图像记录、图文处理技术是分不开的。诚然,不是每一个美编都能华丽转身成为集作者、诗人、策划编辑、排版专家、摄影师、画家于一身的大师,但技术帮助他管理了素材、管理了创意,也是技术帮助他实现了创意,提高了内容的艺术性、可读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计算机编排之后,图文一体成为可能。书刊中图形、图像与文本结合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通过关联扫码,文本内容还可以和视频结合起来。读图时代来临,编辑如果只懂文案编辑加工,涉图作业一律转交给排版者或美编来完成,等于放弃了审美力与话语权。经常看到有的编辑坐在美编旁边现场办公,由于不懂图文加工的门道,只能无语枯坐,充其量也是只起到催督进度作用,工作效率与热情可想而知。
图文并茂,是出版产品的艺术性要求,传播信息的可视化表达。通过可视化表达,可以完善读者的阅读体验。做好表达管理,可以通过亲力亲为——如果编辑掌握了一定的图文编辑技术,自己编辑、美化图文,这对保证图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协调性肯定是非常有益的;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协调美编、排版,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作者或美编提出建议要求。
综上所述,技术已是当下编辑出版工作不可隔绝的环境与氛围。从策划组稿、作者源头开始到印前加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不同环节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以编辑为主体的内容加工者应积极探寻可用于出版内容质量提高的实用技术,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成为驾驭、使用、操作技术工具设备的主人。
应提倡编辑、校对人员在加强责任意识、把关意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自觉学技术、用技术,把编辑流程走成流畅的技术路径。要提高内容质量,必须处理好人与技术环境、设备的关系,协调好技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技术路径,其实也是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