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书法之舟,徜徉在国学之海

2016-12-10 18:42曹智滔
出版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国学中华

曹智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诸如“四书”“五经”等堪称思想深刻、意义丰富、文辞隽永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等,产生了恒久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必欲从这些经典人手,方能登得堂奥;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欲从这些经典人手,才能获得源头活水。“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等一系列图书(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出版给当下国学热带来了崭新的阅读品味和视角,原大影印作者小楷书写的国学经典,采用古典式、和合页的中式装订设计形式。捧在手里是柔软亲切的、可卷可舒的,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醇厚的书卷气。作者用最为传统的写字方式,饱含着艺术的情思,通过书法小楷的方式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再佐以国学名家饶有趣味且深入浅出的释读为之调味,真正为读者奉上一席正宗的中华文化大餐。

文化之源,儒者的追求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别具特色,中国的文化是圣贤文化,中国的书是文以载道。孔子提出的儒者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国学经典字里行间浸润着华夏先祖们对于道德至上社会理想的孜孜追求。中国文化始于“道”,无道不成中华文化,既维系着中国人物质生存的秩序,更维系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坐标。自古以来,知书达理者众,参禅悟道者稀,从盘古开天辟地,女蜗搏土造人,到三皇五帝,儒释道三教并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形而上的道德传承日微,形而下的机巧夺利日盛,万年流传,绝大多数炎黄子孙只知道自己的血缘之根,早已忘却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本源。“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系列丛书就是本持着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应运而生,挖掘被阻断的文化之源,重拾儒释道的文化精髓,重宣中国圣贤文化的真谛,希冀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能识心达本,在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中,活出炎黄之魂,华夏之魄。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作者孙晓云是一位极为慈善、豁达、气质不凡的著名女书法家,身为中国书协副主席、著名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名誉及著作等身,在中国书坛乃至国际都有广泛的影响。在她的艺术追求中,一直怀揣着对民族文化传承与振兴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感。她认为书法不是选修课,而应该作为必修课,让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弘扬传统书法,也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因此原大影印作者小楷书写的国学经典,即以一种最原本的、最有温度的书写方式呈现中国古典传统美文,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阅读,还有欣赏、临摹最大化享用的过程。正如孙晓云老师所说:“文化是分种类的,但是不分界的,如果书法只在艺术界里打转转,就没有社会价值,艺术要根植于大众,要和其他文化融汇、交流,整个文化才和谐,有意义。”

读国书的境界

《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谕示读书知之、好之、乐之的三种境界,读国学书亦应享受甘露滋润般的美好过程。中华古典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无数先贤圣者的深邃思想,是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身心正在发育成长的孩童能够从古典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对孩子未来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思想境界的培养都是不可估量的启蒙;如果一个人世的成人接受圣贤文化的熏陶,将会铸就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治国、理政,修身、处事上不断增长智慧,允执厥中,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因此,读古人书是非常享受并受用的,“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丛书”是一套可以从小读到老并值得珍藏的国学书法读本。让你我欲乘书法之舟,观澜知源,徜徉在国学之海,一起寻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国学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垂”改成“掉”,好不好?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