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习作能力探索

2016-12-09 22:55曹雯
青年时代 2016年29期

曹雯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是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小学生习作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鼓励下,学生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我手写我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就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强化和促进作文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情境;求真务实;注重批语

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小学生作文,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而是习作,是练笔,是小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鼓励下,学生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我手写我口”。因而,从根本上说,优化作文教学结构,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强化和促进作文教学中有利因素的有机内在联系,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给学生展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不竭源泉。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出什么样的文章”。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尤其是小学生学习写作文,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因为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和想到的,让他们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记叙事情的字、词、句、篇、具体形象,易于理解运用,效果是很显著的。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首先深入了解、分析、并把握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社会环境,采取生动、具体、多样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读报竞赛;“三八,,节到来时,让学生“夸夸妈妈”;“六一”到来时,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快乐;“教师节”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让学生感到有情可抒。在学校的组织下,每年都带着学生春游,让同学们在赞美大自然,充分体验他们真正是生活小主人的同时,作文也就有话可说。另外,我还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植树活动、做城管小卫士活动等。让学生认真记下当时的动人场面,在活动中开眼界长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感到作文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使他们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正像做米饭,没有写作素材,就写不出好文章来。而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和在课外阅读中捕捉作文素材。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尤其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从而锻炼才干,创造作文素材,我引导学生开展文艺、体育、出小报等活动。这当中科技活动最受欢迎,学生的头脑中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他们渴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实验报告,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认识事物的能力。另外,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作文素材也会因此由学生自己创造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难题。

总之,作文教学要以积累素材入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日常生活中体验感情,学习语言,锤炼语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三、求真务实是小学生作文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写作文“内容要实实在在,要有真情实感,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的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可见,小学生作文重在真和实。

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虚构编造的现象。翻开一份份小学生的作文,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无论写作形式上、词语运用上都有相似之处,使人感觉到缺乏真实性。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无病呻吟,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习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学生从“假”“大”“空”的作文中拉回来。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作文教学中走出来,以观察现实中的真实生活。现实中的真实生活是学生熟悉的环境,是学生生活的源泉。引导学生平常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到的内容随手记下来。这样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写自己熟知的事物,吐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学生写作文时记的不是自己熟悉的人,叙的不是自己感触的事,描写的不是自己周围最动情的景。因此,他们的抒情只是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这种无情挤情的抒情,不会感人,不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这样抒情是无水之源。抒情的方式有边叙事边抒情,段落开头首句抒情,文章的最后集中抒情。只要学生写的是自己熟知的事物,无论哪种抒情,都要让学生用自己内心的话议论人、评论事、褒贬景,做到抒情要量体裁衣,恰到好处,学生吐出的就会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多读多练是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练,此外,就并无心得和方法啦。”多读就是多读书。学好自己语文课上的文章,用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认真做好有关作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还要在老师指导下,有选择、有目的地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我们读书不能只图热闹的情节,而应通过读书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读一定要仔细读,要做读书笔记,把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优美词句等记录下来,在作文中练习运用。为了把看到、听到的事情写好,常常会用到很多知识。因此读书要读多方面的书,语文方面的书要读,科技书等也要读。

多练就是多动手写。光认乐曲,不开口唱,学不会唱歌;光知道游泳要领,不下水游,学不会游;光死记硬背一些写作知识,不动笔写也写不出作文。因此作文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写出文章。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练笔训练,其方法有:

(一)续写

就是先编出文章的开头,其余部分让学生发挥想象,把它续完。

(二)缩写

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的一种作文方式。

(三)仿写

让学生采取与课文或片段相仿的结构,练习写作

(四)扩写

从选择的材料为基本内容,让学生扩充情节,适当加上人物的言行心理,使内容具体、生动、鲜明。

(五)素描

设计场景,扮演角色,编排情节,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写作。如举行室内比赛、班会或家里的一件事等。

(六)写局部,写片段

是写入或物的某个镜头,写一件事的某些片段。这种方式,就是要求集中地把某个局部、片段的特征写具体、形象,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为写整篇文章打好基础。例如:写一个熟悉的人的肖像,写一个人在做某件事的几个连续动作,写一种活动的场面,写一个建筑物的内部陈设或外观,写一个特定环境里的周围事物。填补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等。

五、注重批语,以鼓励为主

小学生好表现自我,他们喜欢将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体会用作文来表达,同时,也十分希望得到老师的赞同。根据这点,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要批语中宜多表扬,以鼓励为主。

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留心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在评语中应该指出来,给予肯定的赞扬。有时优点并不容易发现,甚至要教师带着放大镜去看。即使是对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也应该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应尽量发掘优点和进步,哪怕一个标点的正确使用,也要进行鼓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使他们沿着正确方向不断进步。例如,对一些作文写得空洞的学生,批语可写上“选材很好,能用反问句不错,如果能写具体些,那就更棒了,不信你试试。”再如,初写体裁新颖的作文,像写景或抒情类的作文时,即使不够理想,在写批语时要求尺度切不可过高,不然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思维,会挫伤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其以后不改轻易动笔写这类习作甚至怕写。

当然,表扬鼓励决不是盲目的吹捧、廉价的赞扬,而是事实求是,恰如其分,同时也不排斥满腔热情地指正。例如有这样一些评语:“你的文章如春雷般唤醒沉睡的大地,为新的一天增添新绿……”很有诗意,也很美,但对小学生来讲,太深奥了,不懂其中蕴含的真正意思。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长。”把握好鼓励为主的原则,写好评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和乐趣。

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了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