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摘 要:建筑业不断发展,截至到2016年,中国真实城市化率在40%左右,故社会中对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并且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与此同时近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培养出的相关人才也不断增多,2014年各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与企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排除学生知识与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问题后,依然存在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想要的人才的问题,此次研究重点放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愿与最终就业结果,企业人才要求与招收标准,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找出学生的资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原因,优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合理配置,缓解就业困难问题。
关键词:就业歧视;就业迷惑;专业知识;经验积累
一、应用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迷惑
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从就业上有很大区别,本专业就业初期需要以实践为主,个人的经验积累更多来自于工地上的实习与观察,脱离工地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总体来说工作是十分辛苦的;然而,从调查结果上看约70%的同学选择本专业并不是因为个人爱好,更多是家长选择或是亲友推荐,学生对专业关注感不强,故就业时对是否从事本专业存在迷惑。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迷惑,例如我在做什么?我是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我所工作的单位能提供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吗?我是否需要找新机会?
(二)就业歧视
现代社会男女就业歧视在不断缓解,然而反观本专业男女就业歧视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从用人单位方向调查主要存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平等等问题;显然,这是用人单位在规避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女性身负生育子女的社会职能,自然在子女和家庭上要多花费些时间,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一些用人单位只考虑自身经济效益,认为女怀生育会影响单位工作,或者对女性工作能力有所怀疑。这是就业不平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此同时相对于女性本专业工作环境较差,这也是女性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原因。
(三)经验积累与专业知识
本专业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要求极高,无论是薪酬还是工作待遇或是职称都与个人经验积累量成正比,且工作初期工作环境还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经验的积累随年龄不断上升,工程管理专业设立目的为培养项目经理型人才,然而据调查发现35岁以下的项目经理为极少数,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与困难,这也是很多同学放弃本专业的原因。
二、应用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就业的若干建议
(一)缓解就业迷惑
缓解就业迷惑问题应从学生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本专业的就业要求,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就业迷惑的重中之重,唯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了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了解了就业途径与渠道才是解决就业迷惑的根本。应增加专业介绍课,并创造学生与企业之间直接交流的平台,如讲座、授课等形式,是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当今企业对本专业员工的需求,定向的培养专业人才。
(二)减轻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作为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是十分困难的,缓解就业歧视问题应从学生个人能力方面入手, 经调查,学生在就业后有 73%的学生反应出学生生涯所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中能直接运用的较少,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毕业生具备的较少,工作后需要大量的学习。如果本专业学生能在在校期间更多的完成知识储备无疑会对自身就业带来巨大优势,故在校期间增加对专业课的重视是减轻未来就业压力与就业歧视的良好手段。
(三)加强经验积累与专业知识
在经过学校的高等教 育后,当进入企业后需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工作。据本组调查员初步调查 40 家 企业的招聘条件后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有明确本科学历要求的企业只占 5%(造价员与造价师),所以在同龄的学生之间,大专生可能会比本科生有更多的工作经验, 同时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十分重视实践的专业,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据初步 统计要求 1~3 年工作经验并且要求相关资格证书的企业占 50%,根据后续调查不难发现,工作经验、相关职业证书明显与薪酬挂钩,相关证书的考取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无疑是学生未来 薪酬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在大学的学习中获得丰富经验与证书无疑是当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适度的增加专业课课时,提高对专业的重视程度,也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积累。
三、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希望能了解大学生就业意愿与企业招聘需求,帮助工程管理专业同学减 小就业时遇到困难的可能性,缓解就业压力。与有关企业交流小范围的缓解企业招聘时的性 别歧视,了解企业需要,增加学习生涯中的实习实践,尽可能缓解就业后知识与工作需要不 能对接的情况,从而达到学生生与企业双赢的状态。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