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艇+李士军+董青
【摘要】文章主要阐释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点滴体会。从营造团结、温馨的班集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巧妙地处理班级的偶发事件,对班主任工作经验进行简要叙述,力图采用润物无声的理想的德育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关键词】班集体 师生关系 冷处理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8-01
“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的根。做教师就从当班主任开始”。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做法。
一、博爱之心,营造温馨的“家庭”——班集体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观念,把班集体看作是一个大家庭,要想自己的集体赢得荣誉,有良好的口碑,必须大家一起努力。这样,班主任就要以一颗博爱之心尊重“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学生,并且信任他们。我努力在师生中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他们整理不整的衣服;亲切地叫他们小名;在课堂上为某位同学举办小小的生日party。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我们是“一家人”。
除此之外,我不断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才艺比拼”、“成语接龙”、“一分钟跳绳比赛 ”、“元旦联欢”等,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我也利用这样的机会和他们一起交流、一起娱乐。这种家庭化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自豪和温暖,逐步形成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
二、友爱之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曾试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小便签”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常用写小便签的方法与学生交流。记得有一次做眼保健操,当学校值周检查时,张本浩同学马上换了一节。我当时真是特别恼火,全班同学为了集体荣誉做了很多努力,就因为这一个同学做错,这周的文明评比第一名“泡汤”了,为了不伤害张本浩同学的自尊心,我便采用了写便签的方法:“请到办公室来一趟,我想和你谈谈”。张本浩一到办公室就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表示以后做操时一定认真。小小的一张便签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机会,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起来。
2.“悄悄话”
作为班主任要对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在这方面我采用说“悄悄话”的方法。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我不在当众说他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这样做好像不大好。下次能改正吗? )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并且很努力地去改正。“悄悄话”挺管用的,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
3.“鼓励语”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班级特色鼓励用语,效果很好。如:“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得很好! ”;“别放弃,再来! ”;“我能帮助你吗?”……
三、慈爱之心,巧妙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在其中感觉到的教育意图越少,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满怀一颗慈爱之心巧妙地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
1.“冷处理”
“冷处理”是指等犯错误的学生逐渐冷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反思,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时,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次,两位要好的同学打架,当我赶到教室时.两位还保持着“战时”状态,我把他们领回到办公室,让两位面对面坐着,然后我就忙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在留意两人的变化:观察到两人的面色缓和下来。我趁此进行了调和,一起打架事件就这样通过“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宽容地对待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问题学生”宽容一些,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与宽容,从而改正错误。
记得班里有一个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同学们也不大和他玩。观察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很忙,没有时间督促他,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于是我利用放学时间留下他,督促他完成作业。发现进步我会及时在班级表扬他,并且引导其他孩子,对他友善一些。这个孩子被感动了。他不但努力地完成作业,而且成绩直线上升,获得了所有同学的认可。
四、结束语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才能见效的工作,我觉得只要自己充满爱心,用心去做,一定会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义学.浅谈小学班主任形象的树立[J].陇南日报,2009.
[2]韩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青少年工作论坛,2006.
[3]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4.
[4]刘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