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无创呼吸机对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6-12-09 06:29朱早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肺性脑病血气

朱早君

河南安钢职工总医院 安阳 455000



BiPAP无创呼吸机对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朱早君

河南安钢职工总医院 安阳 455000

目的 评价BiPAP无创呼吸机技术对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性脑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技术实施治疗。对比2组疗效、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血气分数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气分数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肺性脑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技术对患有肺性脑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BiPAP无创呼吸机;肺性脑病;治疗

肺性脑病指罹患慢性肺胸疾病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时,由于机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导致神经精神功能出现紊乱的一种综合征类疾病[1]。在早期阶段可观察到患者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不佳、工作能力明显降低等症状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此外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运动障碍。在病情的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使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2]。本文观察BiPAP无创呼吸机技术对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11-2015-11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性脑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肺脑疾病史1~17 a,平均(7.9±4.3)a;年龄49~85岁,平均(61.4±8.2)岁;男24例,女17例;发病时间1~16 h,平均(7.4±4.7)h;体质量43~76 kg,平均(53.9±5.7)kg。治疗组肺脑疾病史1~19 a,平均(7.6±4.2)a;年龄47~86岁,平均(61.1±8.4)岁;男25例,女16例;发病时间1~15 h,平均(7.8±4.5)h;体质量43~79 kg,平均(53.6±5.4)kg。2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常规给予肺脑合剂进行治疗,同时实施低流量氧气吸入、解痉、机体营养支持、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具体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由责任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表现而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式为:治疗模式选择S/T,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硅胶面罩,固定带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尽量避免发生漏气事件,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呼吸机的工作参数设置应该遵循以下标准:呼吸频率水平控制在12~18次/min,初始吸气压力水平应该控制在8~12 cmH2O,随后开始以每次2 cmH2O的速度逐渐进行递增,最终达到14~18 cmH2O,呼气压力水平应设置在4~6 cmH2O,吸氧流量水平应该控制在3~6 L/min,经皮血氧饱和度水平在整个呼吸机治疗期间应该始终维持在90%左右,患者计划接受辅助呼吸治疗1周[3]。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的疗效、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血气分数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肺性脑病治疗总时间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方法 显效:经治疗后,咳痰、喘憋等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基本或彻底消失,在24 h消失内患者的意识状态已经恢复清醒,血气分析观察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有效:患者治疗后,咳痰、喘憋等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有所改善,患者在治疗后48 h内意识状态已恢复清醒,血气分析观察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略有下降;无效:经治疗后,咳痰、喘憋等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仍未减轻,病情程度甚至更加恶化,患者意识状态无任何改善,血气分析观察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下降,或反而进一步升高,或患者已经死亡[4]。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为90.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肺性脑病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5.69±1.40)d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共治疗(8.16±2.49)d;治疗组治疗后(3.05±0.73)d呼吸和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共治疗(5.38±1.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8例,发生率19.5%;治疗组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发生率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前后血气分数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87.42±12.09)mmHg和(51.86±6.49)mmHg,治疗后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58.20±8.62)mmHg和(76.63±10.85)mmH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88.34±11.81)mmHg和(53.17±7.53)mmHg,治疗后分别为(44.93±7.18)mmHg和(82.27±11.26)mmH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aCO2和Pa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导致肺性脑病发病的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部受到损害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或处于缺氧状态,导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该病患者肺部循环系统存在一定的障碍及肺动脉压力水平明显增高,使脑组织受到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肺性脑病[4]。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肺性脑病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阶段并发出现,其发生的主要病理学机制为患者的肺部通气量严重不足或通气血流比例处于失调状态[5]。目前临床上关于改善肺性脑病患者呼吸功能治疗时,通常情况下还是需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这种通气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治疗期间并发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很多患者及家属由于害怕在治疗期间发生感染,而使肺性脑病的治疗时机一再延误[6]。BiPAP呼吸机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机械通气治疗方式,通过口鼻面罩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为机体提供压力支持,从而达到通气治疗的目的,在患者进行正常吸气的过程中,该项技术可提供一个相对较高水平的吸气压,这对于克服气道阻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使肺泡通气量水平明显增加,使吸气肌负荷显著降低;而在患者进行呼气的过程中,该项技术可自动转换到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的呼气压,起到较为明显的机械性支气管扩张治疗作用,对细支气管的气道陷闭进行有效预防,防止肺泡发生萎缩,对通气和血流比例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改善[7]。

[1]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25(13):136-137.

[2] 饶怀庐,历风元,李云华,等.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1,46(12):173-174.

[3] 季惠娟,陈巧兰,汤冬香,等.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0-42.

[4] 崔红,韩继红,杜晓宣.肺脑合剂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附40例病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9(9):110-111.

[5] 何莲,雷宇.肺脑合剂联合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1):4 360-4 361.

[6] 郑兆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生,2013,12(30):174-175.

[7] 熊茂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用,2013,9(23):118-119.

(收稿2016-03-16)

R747.9

B

1673-5110(2016)22-0072-03

猜你喜欢
肺性脑病血气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PCT、D-dimer和NT-proBNP水平及肺功能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关系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关注肺性脑病
黑珍珠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