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6-12-09 06:29钱忠伟潘洪波周临军胡彦兵唐献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高龄

钱忠伟 潘洪波 周临军 胡彦兵 唐献江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喀什 844000



血管内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钱忠伟 潘洪波 周临军 胡彦兵 唐献江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喀什 844000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高龄(≥65岁)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及安全性及对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颅内动脉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评估2组疗效,记录2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术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1.63±32.64)min、(10.72±2.3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颅内动脉瘤;高龄;栓塞;脑血管痉挛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脑血管疾病,与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手术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方式,以往临床常采用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治疗,但术中手术创伤大,会增加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影响预后。此外,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受损较为严重,降低对开颅手术的耐受性。因此,临床需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我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12—2014-12我院院收治的1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CT血管造影(CTA)或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男92例,女68例;年龄65~82岁,平均(72.06±3.57)岁;Hunt-Hess分级:106例Ⅱ级,30例Ⅲ级,4例Ⅳ级;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初中至高中62例,大专及以下56例。经医院伦理协会通过,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合并其他颅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Hunt-Hess分级为Ⅴ级、存在手术禁忌证。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入院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镇痛、降压、脱水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全身肝素化,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6F导管鞘,行血管造影(DSA),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瘤颈大小等,选择合适大小的弹簧圈软导管送入,待填塞致密或无法放入弹簧圈为止。行造影检查,明确弹簧圈完全位于动脉瘤内。对照组行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根据肿瘤部位选取合适入路方式:前后交通动脉瘤经翼点入路,脐周动脉瘤经纵裂入路,术中于显微镜下依次分离外侧裂池、颈内动脉池等,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确定动脉瘤的位置,依据动脉瘤走向暂时性阻断瘤载动脉;明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取动脉瘤夹夹闭。

1.3 观察指标 (1)6个月后均行格拉斯哥(GOS)评分,恢复良好:伴随神经功能障碍,可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轻度残疾: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重度残疾: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需在他人照顾下生活;植物生存;死亡;(2)记录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3)记录2组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术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GOS评价结果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

2.2 2组手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1.63±32.64)min、(10.72±2.3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 2组术后再出血率和脑水肿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术后6个月GOS结果评价比较 [n(%)]

表2 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3 2组术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死率较高,1/4左右存活者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但保守治疗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是以往常用的手术方式,可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且有报道指出,高龄不是该手术的禁忌证[4]。然而,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创伤大,会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效果。

1973年,Serbinenko等首次报道了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瘤腔成功案例,随后国内外临床关于血管内栓塞术的研究逐渐增多。近年来,随着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栓塞成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术式。不同于传统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血管内栓塞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势,能够减少术中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术中行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等,便于临床选择合适栓塞材料,提高手术效果[5-6]。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看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王昊等[7]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30例患者中,124例栓塞成功,占95.38%,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洪映标等[8]研究表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能够控制疾病。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会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增加再出血率,影响疾病预后。本组研究中,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可能与开颅脑动脉夹闭手术中对血管刺激大、术区积血及代谢产物有关。有研究指出,血管内栓塞术中创伤小,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较小,可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9],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此外,有学者提出,造影剂对血管壁也存在刺激作用,临床应减少造影剂的使用[10]。

综上所述,血管内栓塞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的优势,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还能够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张洪涛,吴鑫,陈永安,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间窗的临床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4):366-368.

[2] 刘亚巍,张洪涛,吴鑫,等.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2):185-187,后插3.

[3] 马荣耀,朱帅,李柯,等.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945-947.

[4] 张志,李爱民,陈军,等.栓塞与夹闭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09(3):170-171.

[5] 黄庆,刘建鑫,胡艳龙,等.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14):33-34;86.

[6] 王昊,杨华江,张溢华,等.血管内栓塞治疗13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8):1 066-1 068.

[7] 洪映标,蔡少明,邱平华,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8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09(7):707-710.

[8] 伍忠梅,冯雨,卢祖能,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2):80-83.

[9] 王建飞.颅内动脉瘤40例介入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封3.

[10] 肖哲,袁军,韩天旺,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0):1 070-1 072.

(收稿2016-05-04)

R739.41

B

1673-5110(2016)22-0071-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痉挛高龄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