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松+石晓+刘福顺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背景,结合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特色,与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优势学科和工程学科群,改革教学课程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和学校支持与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以及实施策略和手段,以期达到为相关高校和相关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的目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 船舶与海洋工程 创新型人才 校企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4-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
二、 建设目标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将顺应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向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这一我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实施“省级卓越计划”为突破口,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海洋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造就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创立高校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参与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该方案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
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强化工程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4.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兼职教师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5.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定位、优势与特色、服务面向等,制定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标准。
6.积极推进“省级卓工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三 、建设方案
1. 培养目标与标准的制定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创新意识、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获得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本专业工程领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造就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2.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采用“3+1”的四年制培养模式,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累计一年在相关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2)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参与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3) 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入校即配置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利于导师对学生在各阶段学习的连续指导。
4.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定位、优势与特色、服务面向等,制定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标准。
(2)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该方案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
(3)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按照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设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点环节。
(4)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采用模块化管理模式,分为基础训练模块、工程认知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工程施工与设计模块。
5.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兼职教师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1)注重各种软环境的建设,包括人才引进、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建立,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高学历、高水平的青年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
(2)要注重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建立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或开展合作研究。
(3) 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
6.积极推进国际化培养
积极推进“省级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顺应“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化发展趋势需求,引入国际先进的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利用本专业优秀的工科生源和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胜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作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1)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国际化”:通过与美国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等大学开展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2+2课程对接项目,中国海洋大学部分英语教授的专业课程将由对方大学协助完成。
(2)积极推进“教学师资国际化”:通过师资国际化建立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吸纳先进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确保国际化战略的有效实施。
(3)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依托学校和学院国际合作项目,设置相关课程学分互认机制,使学生可自主选择前往国际合作学校,进行为期数月到两年的交流、学习和实践。
四、学校支持与保障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学校高度重视工科专业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教学条件建设、教材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方面给予该项目更大自主权。
考虑到该项目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和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学校同意赋予该项目对工作技能层面的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调整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使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能够及时响应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
2.进一步加大对该项目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条件建设支持力度。
学校将按山东省教育厅的规定,及时、足额匹配建设经费。并在实验室建设和更先进教学条件配置方面给予保障和优先支持。
3.为吸引社会专家来校授课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学校支持该项目从社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和专业指导工作,在经费上予以专项支持。
4.在师资引进和培养方面给予特别支持。
学校将积极为该项目的师资引进和培养创造条件,并利用国家留学基金中对985院校设立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在选派教师出国研修方面对该项目给予特别支持。
5.充分利用学校影响力,为该项目实现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和扩大对外交流提供支持。
学校将充分利用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这一优势,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方面的协作关系,为该项目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全方位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明伟,李姝,赵秀君等.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协同机制探析 教育教学论坛[J]2016,13:152-153.
[3]梁艳书,朱英杰,丛萌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J] 2016,9:40-41.
[4] 林健.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 中国高等教育[J] 2012,13:15-17.
[5] 邱治国,蒋英,陈祥迎等.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工科化学课程教学的研究 广东化工[J] 2016,43(3):132-133.
资助课题: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