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柳,刘宇轩,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基因传承视角下福州杨桥路景观元素研究
万柳,刘宇轩,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杨桥路作为福州城市线性空间景观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福州古城坊巷文脉,连接福州现代城市景观与维系城市运转的多重功能。过去的杨桥巷已被分解、拆除、改造、废弃;现与三坊七巷处于半脱离状态,缺少内涵和地方特色,与福州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缺乏联系及整体性。通过对杨桥路显性到隐性线性元素的提取分析,从基因提取、基因移植、基因重组三个方面,提出与当代福州城市景观环境协调的理性营造策略,为福州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福州古城;城市文脉;传承;景观元素;营造
福州以坊巷群落建筑特色闻名,历史文化悠久。据《闽都记》记载:“丰盈坊,旧杨桥坊。今废。横冲有花巷、大小水流坑。”[1]“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社会各界掀起更新与再生潮流。
城市中的历史、自然、社会人文是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生态系统,形态与文化得以延续正是基因的生命特征,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生命复制的基因。杨桥路文脉基因丰富且各自扮演不同角色,贯通整个线性文脉空间。将杨桥路文脉基因分类与重组,激发和实现文脉线性特色传承与发展。
1.1 基因比拟
基因本身具有传递信息的生物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通过“基因突变”使生物产生最适宜生存的个体。文脉在传播与传承中也会产生文脉上的基因变异。刘沛林先生提出以自身属性为标准的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以及由原生基因派生出变异基因。[2]不同类别基因之间存在不间断传递渗透,以自身进化发展形成独特的基因脉络。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把文化定义为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式样的体系。由此通过基因比拟来对杨桥路线性文脉进行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研究分析。
1.2 基因分类
道路空间各个元素组成城市道路环境的脉络联系。显性基因中蕴涵着当地历史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或是文化心理,并且将之传承保留。显性基因应包括建筑遗址、民间工艺以及符号、标志、色彩等。文脉的隐性基因蕴含城市与人类之间的深层关系,反映城市与人之相互依存、契合,和协调这种有机运转功能,是区别其他城市的内在精神文化,并以承载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基础。隐性基因应包括历史人文、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
道路线性空间的元素本身就赋予了生物体的基因机能的特征,杨桥路作为线性文脉,也会有代表“隐”性(物质形态建筑、自然、符号、标志、色彩等)文脉的内在动因和呈现“显”性(意象形态传统风俗、历史人文、生活习惯等)文脉的反映和表现。
1.3 “隐”“显”优劣分析
文物古迹是城市景观中最精致的文化。福州杨桥路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深厚的文脉基因让这座城市魅力百态。
显性基因方面:完好的修缮保留了林觉民、冰心故居、善化坊以及双抛桥、城内水系、古榕树、美食佛跳墙以及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三大工艺珍宝”的脱胎漆器等。
隐性基因方面:杨桥巷孕育出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充分展现地方民俗的闹元宵,坊巷文化与名人传说等。
城市改造浪潮中的杨桥路不断拓宽、改造、重建,原本古色古香魅力百态的线性文脉正在消融。其劣势主要表现在:(1)线性文脉特色的消逝。民俗工艺以及历史遗迹保护不足; (2)文脉空间的活力缺失。杨桥路与三坊七巷群落处于半分离状态;(3)线性面貌和建设的无序,交通拥挤,设计师不合理规划。
文脉基因激活不仅要保存传统文脉延续,更要激发文脉基因的有机更新,着眼于对现状结构的把握和改良,来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现提出从基因提取、基因植入、基因重组三个方面的基因改造策略,见图1。
2.1 基因提取
2.1.1 符号提取 早前对于地域文化遗产的工作者,提出景观基因包括基因元、基因链与基因型3个图谱层次。[3]杨桥路的线性空间文脉是由各种地域文化基因元组成的,体现的是杨桥路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生产基因链,这些文脉链形成“变异基因”并会表现出特殊的符号和排列方式。日本著名建筑学家芦原义信在《街道构成》中讲:“街道按意大利人的构思两旁必须排满建筑形成封闭空间,就像一口牙齿一样由于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美丽的街道。[4]这种连续性和韵律形成特定的基因符号,基因符号是杨桥路文脉形态语言的运用与变异,提取后能注入新的活力。”《福州市地方志》曾记载沈绍安福州市杨桥路开设“沈绍安”老铺,如今很难发现脱胎漆器出于杨桥路。曾经的脱胎漆器见证了福州作为八闽首府的手工业的繁盛景象。除了坊巷建筑本身的牌坊建筑符号(马鞍墙、木雕、建筑门元素)的提取,也可将“脱胎漆器”提取为杨桥路的符号基因,并用现代的材质和新的组合方式通过窗与墙等建筑形式表现出来。
2.1.2 乡音提取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文脉动态演变让文化无处不在。如人类学者所说,这是文化改变的过程——在当中更多的新理念嫁接到既有的文化上——这是有志于为将来设计人的第一位关怀。[5]由此我们应该在道路这种基因形态的线性空间景观中,尽量避开形式层面的具象传承,更多地注重文化美学上的文脉交融点。福州闽戏闻名海外,明朝曹学研创出福州本土方言的“逗腔”直至后来福州方言的“平讲戏”应运而生。城市地域“乡音”本身具有文化归属感与传递性,让无处不在的文脉融入由“乡音”编织而成的完美音律中。将杨桥路的历史名人故事编写成具有福州闽戏特色的具有地域标准性的戏曲,设专门戏台建筑,显性基因与隐形基因完美结合,供后世传颂。
2.2 基因移植
2.2.1 文化移植 在东西方文化冲击的现代城市中,传统的文化从来没有消失过,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付出旧文化消亡的代价,关键在于设计师如何将简约而又复杂的语义,以传统而又时尚的语构,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新设计符号。[7]科技的高速发展是整个世界需要面临的新变化,杨桥路与外界很难形成直接认知的文化联系,提炼电子解说系统来代替导游真人解说更加人性化。让整个线性空间高速有序。在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写道:“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程,大概始自秦汉,盛于晋唐,而以宋为极”。经过时代变迁形成如今的福州之城。道路文脉保护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更新过程,北京早前提出“微循环式”旧城保护理论[8],实际上也是“隐”性基因元素形式的生物更新机制。那么,我们应该转变生硬的保护模式,以遵循文脉的思路对杨桥路的文脉空间实施动态的“微循环式”景观基因更新,提升其杨桥路“隐”性基因的文脉含金量。
2.3 基因重组
2.3.1 建筑重组 人类生活的建筑群落,是一个城市最永恒的记忆。俞孔坚在中山歧江公园改造研究中提到:或许当你游弋于中山歧江公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设计师对公园的规划的处心积虑,或许更多的是那段可歌可泣的城市精神的再生[9]。福州巷坊建筑在宅轴线、围墙、门牌、雕饰可以说是集江南艺术大成;木质建筑穿斗式、构架式、抬梁式的造性结构气势恢宏。将代表杨桥路巷坊建筑的符号、形式、风格分离重组,溶解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体态,从建筑小品到建筑房屋,多方位的建筑重组让文脉的延续从思想到形式应运而生。
2.3.2 色彩重组 环境中不可或缺尺度、形式、材料、色彩和位置。它们是承载文脉的基础层面,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载体使得地域文化直接或间接地从物质文化层面承载到环境小品上,追求文脉外在形式的集中表现,并进一步在人们头脑中浮现出对文脉的认知[10]。道路线性空间中由于色彩的不同,对延续文脉的效果也会有不同。杨桥路文脉形态基因中的色彩基本上为黑、白、灰等明度比较低的颜色。这些色彩的表达能烘托出一种闲静致远,柔和安逸的景观氛围,不仅是建筑文脉最本色的呈现也易于传统文化的表达。综合考虑杨桥路景观基因中物质形态的纯度、明度、彩度。同时结合杨桥路建筑遗迹的黑、白、灰等文脉彩度进行合理协调。
2.3.3 植物重组 明朝计成所著的《园冶》中认为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一方面是中国各朝代的人文思想,另一方面诗情画意指代的是中国自然山水的写意。后人通过对其意象的文化内涵、构景手法等提炼发展成中国独成一体的造园艺术。植物本身拥有着文化语言的独特气质,无论从植物种类、造景形式、色彩外观等方面还是从植物的生命周期来看,植物在延续文脉中发挥着点睛作用。古树有独特的文脉意义,完善杨桥路的古木保护体制;更新现代快餐式的种植营造模式,采用历史人文结合地方文化的写意根植模式重组植物景观。
2.3.4 河道重组 人依水而生,城依水而建,这是人类发展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横冲有花巷、大小水流坑”福州《闽都记》这样形容古时的杨桥路,城市河道纵横为城中商贸提供了便捷,因此河道商贸文化也是杨桥路需要继续探索的文脉。陆庄河、文藻河、白马河相互流通,古书记载的小桥流水般景象早已不在,于杨桥路而言这是一条水脉的继承。杨桥路双抛桥佳话连连,桥下的河道早已踪影不见。杨桥路河道环境污染严重,阻塞凌乱等。重新组合河道文化中桥、船、渔民、水运等文脉基因元素,设计开通河道建立新联系,从质变到量变的开发杨桥路的河道文脉景观。
文脉保护过于盲从,城市灵魂的文脉景观活力不再。以保护文脉线性特色为目的,以营造杨桥路整合景观为核心来探讨解决方法。通过对杨桥路历史文化景观基因的现状分析,提出理性的适于杨桥路线性文脉的营造策略如下:(1)景观元素上,提取杨桥路的文脉景观基因元素,激活其内在生命力。(2)景观链接上,整合杨桥路与三坊七巷的半分离状态,重组元素来形成文脉基因脉络。(3)景观外形上,在保护原有文脉遗址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移植弥补杨桥路现代景观与文脉景观不协调现象。(4)景观内涵上,提炼历史遗迹文脉内涵,促成内外渗透的文脉传承。
[1]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州地方志·闽都记[M].福州:[出版者不祥],2001:36
[2]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2011:76-79
[3] 王兴中,李胜超,李亮,等.地域文化基因再现及人本观转基因空间控制理念[J].人文地理,2014,29(6):1-9
[4] (日)芦原义信.街道美学[J].尹培桐译.新建筑,1984
[7] 莫天伟,陆地.再生上海里弄形态开发性保护“新天地”[J].时代建筑,2000(8):40-42
[8] 宋晓龙. “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J]. 城市规划,2000(11):59
[9] 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歧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2(8):47-52
1005-5215(2016)11-0056-03
2016-09-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04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产学研资助项目(JA1347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JA13124)
万柳 (1992-),女,湖南常德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建筑元素研究.
郑玮锋(1986-),男,福建漳平人,硕士,副教授,现从事园林建筑景观学研究.
P90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