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庆
“罗尔事件”之后,如果我们还想捐,应该怎么捐?如果我们还想继续帮助他人,又该怎么帮?
首先,你一定要想办法证实求助者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如何证实?可以看有否公益筹款平台为其背书,因为在这类平台发布求助信息时,须提交求助者个人基本信息与困境情况、相关机构如医院诊疗证明、资金需求量,有的还需提交一两个证明人的推荐意见,有的平台甚至要求有公益组织对求助者相关信息做进一步核实。当然,如果没有平台背书,你也可以追问转发该信息给你的人对求助者情况是否知情,到底是盲目转发,还是认识他身边的人以证实其真实性?
第二,作为捐款人,我们要有警惕性。警惕一些商业组织和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对一些事件做夸大或虚假宣传。在“罗尔事件”中,“小铜人”公司的本意并无大碍,就是找一篇能吸粉的文章,并为此付出代价,就好像付广告费一样。但问题就在他们在推送文章时为了事件能更大发酵,添油加醋打悲情牌,没有剔除相关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让很多人是因为同情,而不仅仅是因为欣赏罗尔的文章而打赏,之后才有受骗的感觉。
所以,当你发现这类事件中显现或可能隐含有商业运作的痕迹,比如要求先关注公众号、转发并截图发送、留下联系方式等等,你都需更加警惕,不要轻易给予大额捐款。
还有,你要警惕个人挪用捐款他用。如何判断这一情况,你可看看发布求助信息中是否有承诺今后的收支情况通过什么途径公布,否则捐款人很难监督善款使用情况。
第三,作为捐款人自身,也需要提升自己对慈善的认识。
社会上曾多次呼吁公众应慎重向个案捐款,但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网友乐意对个案捐款?这是一种“情感性捐款”。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称网友有时被故事本身打动,一时激动就捐款了,且因为往往是小额捐款,也无所谓。她说,“罗尔事件”应该引起众多捐赠者的反思,我们要培养公益的习惯,不是简单的一时兴起。
公益界评论员霍庆川则调侃说,当你被一个故事打动,就好像你看了一部悲剧电影所被感动,你满足了自己的心理情绪,你为之埋单也是应该的。所以不能说你出了电影院,发现很多情节是虚构的,就喊着退票。这就像现实中很多捐款人属于非理性捐款,过后看到原来事情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又不愿为自己当时的行为负责。所以,做公益也要专业,捐赠人应加强对慈善公益的认知,端正心态、自我负责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个体捐赠人再求证、再警惕、再提升,还是抵不上一个规范专业的公益组织。为什么要公益组织呢?有人会说公益组织会偷我们的钱,即使没有贪腐,他们还要拿走我们百分之十的费用。但公益组织的存在,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一,降低你的公益成本,你想给山里孩子捐款,如果你亲自去,吃喝住行都要钱,而公益组织去做可以降低成本。第二,公益组织有其规范流程、管理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第三,万一出现问题,你还可以找该组织追责,但如果你去找一个家长,几乎很难。
之前,我们看到很多次“捐款过度”——每一个人都捐出一点点,但很多人都在捐,且信息不够流通,很容易捐爆。通常,捐爆了的个案容易出问题,比如一个家庭曾得到大量捐款后,干脆回家装修房子。
另一个案是广西的“杨六斤事件”,他的孤苦无依被报道后得到了两百多万捐款,引发亲属间的冲突。为此,网络上也是一片哭骂,抱怨爱心被透支,而那些接受救助的人同样被骂得狗血淋头。
英美等国任何人都可以筹款,但很难发生“罗尔事件”,不会出现大量资金的堆积。因为英美社会已经形成公益文化。美国捐款超过GDP的2%,但基本是持续的小额捐款,而像罗一笑这样的临时性需求,可以向相关组织寻求帮助。同时捐赠人也可以找到相关领域的公益组织,将自己的捐款诉求交由公益组织去实施,他们就有专业团队去做核实信息、监督使用的事,甚至这个组织还有其他系统的服务能更好地帮助求助人,如心灵关怀、对接资源、病友交流、社会互动等等。
但是,作为普通公众如何判断一个公益组织是否专业可靠呢?除了你自己或身边朋友熟悉的组织,在这里提供几个维度去参照:
一看民政部门对其的等级评估(依据是《社会组织评估登记管理办法》),一般来说,3A级及以上的组织才能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项目,如果有4A或5A就更能代表它之前运作公益项目的经验和规范度;
二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披露信息,比如看其在基金会中心网的透明指数;
三是如果你足够较真,也可上各地民政系统的社会组织管理网查验该公益组织在年检时提交的公益支出规模、项目情况、管理经费是否超支等信息,以作为你该不该捐款的参考因素。
(作者为福建青年创业促进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