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之外的延伸阅读

2016-12-08 20:25李秀雯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试卷文本阅读教学

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略显功利,偏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和最基本的意义。私以为如果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延伸阅读,那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学习语文的乐。

语文老师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场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文,学生却在底下偷偷地读着课外书籍。同样是阅读文学作品,为何一些学生却钟情于自己带的书,而不愿听老师精心准备的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析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抛却学生的因素,老师又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意义尤为重大。首先,语文是基础学科,无论学生将来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运用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阅读是一种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通过阅读,足不出户也可以通晓古今、遍览寰宇。第三,阅读还是一种认知心灵的途径,他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心里激荡,进而产生共鸣,最后沉淀成为自己的认识,帮助我们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内心世界。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却让人担忧。笔者一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有着直观的认识和深切的体会。整体来说当前的阅读教学,它的功利性超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偏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和最基本的意义。

一、具体表现

(一)重视文言文,轻视现代文

很多老师喜欢教文言文,会在新学期开始时,就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篇目全部讲解完毕,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落实到每一字每一句,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积累实词虚词。从耗时费力上,足见文言文的重心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几点:首先,在高考试卷中,文言文更容易拿分,满分十九分拿十几分不在话下,而文学类文本满分二十分,拿十几分谈何容易!其次,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比较多,高一高二阶段考试出题的概率大,丢分也相对来说比较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精读几篇,缺少延伸

教材所选的皆为各个时代的名家名作,老师在教学时会不遗余力地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求讲精讲细,让学生彻底弄懂。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把教授的范围仅限于教材内的这几篇文章,不作相关的延伸,那么教材里的经典就成了“孤本”,学生学后难以形成系统的思想认识,也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形下,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显然不易。

(三)重视文学类的文本,忽视论述实用类的文章

教材的编写者编写教材时还是非常注重各种文体的比例的,以苏教版的必修教材为例,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都有所涉及,也有像《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这样深入浅出的学术性著作,还有《白发的期盼》这样的访谈类文本,甚至还有“走进语言现场”这样的以口语交际为主的专题。教材编写者的用意是值得肯定的,要让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要求得到充分展现。可是,现实是很多老师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这些文章或专题,只在临考时划划其中的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等以应付试卷中的基础知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光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上,也应该体现在对论述实用类文本的解读和写作运用上。

(四)试卷评讲,就题讲题

试卷上也有各式的文本阅读,但是在紧张的课时安排之下,大多数老师是就题讲题,并未对试卷上选用的文本作深入的分析和有用的拓展,所以试卷上的好文章在学生看来,它只是阅读做题的材料,并未成为激发喜爱阅读的契机,这着实是一种浪费。

种种现状,如在眼前。这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后果是尽管经过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步入高中的学生却积累浅薄、知识面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话说,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最基本的识字量也有问题,简单的写作也会经常出现错字、病句。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一位中学校长曾说过:“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学生不读课外书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动力,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一位好的教师的引导。关键是教师本身必须爱读书、多读书,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影响力、去激活学生心中潜在的阅读需求。”[1]

二、具体措施

(一)由作家的一篇延伸至作家的作品集,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提供的是可供阅读鉴赏的范本,在教授这些范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某一文本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后,可以窥得该作者的整体作品特点。此时老师适当引导,可以让学生对作家产生兴趣,进而主动阅读其作品。

比如,在教授《我与地坛》时,从地坛景物入手,感受地坛虽废弃却又生机勃勃的特点,进而理解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读完此文,学生对史铁生充满敬意,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的精神高度甚至超过了站着的一般人。这个时候,适当介绍史铁生的作品《病隙碎笔》,这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文中有诸多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感悟文字。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成型的重要节点,多阅读这些感悟生命的文字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集中阅读某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让阅读过程更完整,学生可以充分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与作者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由一篇文章延伸至相似主题的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名篇佳作往往表达一些经典永恒的话题,读一篇往往是只知其一,在课堂教学中,做适当地延伸就极有必要,这样可以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拓宽阅读视野,进而保持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黑塞告诉我们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反复阅读经典著作。课堂上我推荐学生读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毕淑敏以其自身阅读体验,告诉读者一个人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逐步加深。课后又印发了林海音的《窃读记》和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两篇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林海音在文中表达的对书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望、对善良之人的感恩会感染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陈四益则以犀利的语言批判跪着读的错误做法,直白地告诉读者读书时不该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问难,客观评价。

相似主题的文章汇集到一起,还可以让学生看到多方观点,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理性思维的优良习惯。

(三)由一类文章延伸至相同体裁的文章,提升阅读能力

这主要针对相似文体的文章,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为主。这类文本往往被教师忽略,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读到甚至会写作此类文章,所以不该忽略。因为这些文本拥有相似的结构与手法,着重了解一篇,掌握了阅读方法后,可以提供更多材料让学生巩固对这种文本的认识与阅读,而非等到考前才去做相关训练。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非常典范的说明文,运用了作比喻、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对荔枝的介绍准确而又生动。读完后要求学生自读《景泰蓝的制作》,既了解了景泰蓝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又把阅读方法内化为阅读能力。

(四)用好试卷上的阅读材料,积淀阅读感悟

试卷上的阅读材料往往是精美隽永的美文,如果仅用作讲解解题方法的材料未免有些“浪费”了。学生集中心志阅读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评讲后及时抒写自己的读后感悟,会让这些美文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里,有时还能引发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真正做到了主动积淀情思,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有一次,学生散文训练,材料是《雪中六盘》,文中一段议论深深感动了学生。“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多数学生摘抄了这一段,并受文中“遥远的印象”的触动,写下了自己心灵旅途中的“印象”,生活在此留下一个记号,真实而动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当然,说一道万,要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信念、学科抱负甚至职业良心,都决定着深阅读的进行程度。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多读一本好书,多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或是每天为他们真诚地、沉醉地读上一段美好的文字。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再痴迷于在桌肚中的偷看,而是回归快乐充实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掷地有声地说:“看书读书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南宋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沉浸在书香里的语文,才能从根本上滋养一代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D].延吉:延边大学,2010.

(李秀雯 江苏省仪征市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211900)

猜你喜欢
试卷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