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12-08 20:24焦海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思维能力

我们常常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高一级的学习如何,将来的发展如何等,都与这个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个基础究竟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对此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作为语文教学,字词句篇是基础;有人认为阅读能力是基础;还有人认为写作是基础。应该说从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说,这些都不错。但是这些人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东西,那就是通过这些基础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其实,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需要学生很强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一句空话。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确实如此。可惜,我们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人文论的提出,使得许多教师认为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并且在语文教学中不遗余力地进行,其结果是人文精神没有培育起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没有很好地得到培育,可谓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另外,尽管新课改已经十几年了,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我们还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徘徊,我们的课改还是瞻前顾后,十分艰难。其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授知识阶段,没有将学生的智力开发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来解决;课堂教学还是围绕着知识转悠,我们还没有走出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怪圈。因为我们总是抱着学生是学习知识的教育目的,把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千方百计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总是急于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忽略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千方百计将学生引导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中来,将预设的知识一股脑地教给学生,似乎不这样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也就不成功。因此,我们也常常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和认识。

有些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了,学生自然就会接受知识。但知识既是客观的,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客观的知识到了学生那儿,还需要学生的主观心灵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认识必然与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不是要把教师的认识传导给学生,而是唤醒学生生命深处的体验、感悟、认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从这里出发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那么知识也就很难纳入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就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生命体验的一种唤醒。

我们常常说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生命体验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对学生的生命体验的唤醒,必然会伴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可惜,我们的教学还没有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到凸显。只是单纯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分析课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阶段,还没有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没有去触摸作者的写作思路,其结果就是学生和文本始终隔着一层,走不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真正走进文本。任何文本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思考的结果,是作者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作者思维的结果。因此,学习语言文字不仅仅学习语言文字,还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培养起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有没有培养这种能力,语文教学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许多人根据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释,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学习,因此,他们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为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他们简单地理解为学习语言文字,使用语言文字。他们忘记了,语言是生活的反映,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字形字义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语言文字反映的生活的认识,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言文字的根本。我们对生活有多少认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有多深刻,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就有多深刻。语言文字的使用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主要反映的是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低下,许多时候都归结为语文教学方法不先进,但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总是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兜圈子,总是认为语文就是姓“语”,不知道这“语”的背后还有生活,还有认识,还有学生对生活的生命体验。没有这样的生命体验,这个“语”字还是外在于学生,还仅仅是一个符号,还不能化为学生的血肉,成为他们内在的东西。

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从阅读教学来说,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上,还需要和作家所反映的生活一起品味,也只有和作家反映的生活一起来品味,才能真正品味到语言的高妙。比如说,比喻句和拟人句,这是两种修辞手法,而且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虽然对此非常熟悉,但是使用起来并不是那样从容自如,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掌握这两种句式,而是他们在面对具体事物的时候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感觉和认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知道将什么比作了什么,而是让学生体验这种句式里面包含的作者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包含的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这些,体验到了这些,感悟到了这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效果。

从写作教学来说,许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写作指导,而总是给学生一些空泛的写作指导,或者是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将学生的生活现实纳入到我们的视野之中,没有让学生通过审视他们的生活,培养起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与写作之间建立起关系。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培养不起来,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是新课改提出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的目标,还是人文精神的培育都应该建立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人文精神也就是一句空话。因为人文精神说穿了也是一种对生活,对社会人生的人文关怀,一种人文认识,而这就建立在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基础之上。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本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自主地思考,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起来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焦海晶 甘肃省山丹县教育体育局 734100)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