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成了时下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后,语文教育界开始重视古典诗文教育,重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时之间,语文教育掀起一股复古的热潮。有人将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也拿出来作为样本,将之说得是如何如何好,似乎当代教育一无是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典诗文的诵读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增加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意识。但是,如果我们将这看作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将其看作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民族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去读三字经这样一些东西。我们且不说三字经的内容是否过时,里面是否还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单是我们让学生读经这一做法就有商榷的地方。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同时,还有许多新鲜的思想,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过去的那些经典之中,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那些所谓的经典,这是不是有点背道而驰、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呢?就语文教育来说,这样的诵读经典活动,究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多大的作用呢?这也还是个问题。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根本是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这种闭着眼睛,诵读经典的活动鲁迅早就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现在我们还要拿来作为我们的法宝使用。社会生活是发展的,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还守在传统经典之中,走不出经典的阴影,我们又如何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呢?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继承,但是,这种继承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是要我们的学生放出眼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吸纳,进行消化吸收。绝不是躺在经典之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背诵一通,就算完事。
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的学生也生活在当下,无论是其语言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与当下的文化生活有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识都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离开现实的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失去了我们学生赖以学习语文的根基。语言是生活的土壤中开出的最美的花朵,语言离开生活这个土壤,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可能性。我们中国文化传承五千多年,中国文脉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代作家都是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尽管他们的作品是用白话文写成的,但是,他们的骨子里还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痕。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认识,他们的情感等都具有民族文化的印痕,因此,无论是现当代作品的学习,还是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都具有民族文化学习的性质。而且,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更能够让学生学习接受。当然,我们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上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下的中国文化。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背诵《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的经典,而是对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是对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学习。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气候,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的。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后现代,我们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理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现代后现代的元素,但是作为普通的国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民族文化的根存在,他们的血管里还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民族文化不仅仅在经典诗文之中,更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包含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尽管我们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只是表象的东西。语言文字只是一套符号系统,符号下面的思想情感,认识事物感受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试,这是国人所特有的。因此,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背诵经典,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从经典中吸取力量,汲取营养,获得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他们从经典之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心灵的润泽,更可以开拓他们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眼界,使他们能够用国人所特有的眼观来看世界,来认识事物。而《三字经》这样的东西,既没有文学性而言,也没有思想性可言,刻意拿《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来进行道德训诫,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语言是发展的,作为活化石的语言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语言文字,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学习。汉语言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学习语文既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是对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深深植根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自觉。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了五千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民族文字又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民族文字之中饱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的信息。我国对语言可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国人起名字算命等都需要从文字解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对语言的解析,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感受民族文化心理,体验古代人民创造文字的智慧和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汉字的学习具有多重功能。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形的记忆,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字形,而应该从根本上,从文化上来理解识记字形。
汉语言文字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只有短短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现代汉语与古代语言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认识现代汉语言文字,就必须要结合古代语言文字,就要从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考查语言,从字形结构上体会语言的魅力之所在。许多古代的语言文字还活在现代文本之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语言文字的来历,透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既要体会文本的内在的思想感情,又要让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与历史的久远。汉语言有丰富的成语,这是语言的活化石,成语里面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丰富的智慧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扣住成语的这种特点,既可以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不仅仅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和使用,而是对包含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思维习惯,民族心理的学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交流和交际的工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记载了许多民族的东西;语言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的发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东西。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这种工具,而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从思想上、感情上认同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目的。因此,语言教育既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化教育,而且也只有进行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将语言学到手。
前一段时间,因为人文性的提出,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理论研究者只是在人文性上下功夫,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人文性,把学生人文性的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高声叫嚷要语文回归人文。其实,人文性不需要回归,人文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也是语文课的一种属性,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不需要回归人文的,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就离不开人文。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因为高扬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语言性。何以这样说呢?因为传统的所谓的语言学习,只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而不是对言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不是对语言的一些规则的学习,虽然这样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不是根本。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既有对文本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有对语言背后的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还有对作家的对生活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言语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从生活中来学习,既要观察生活,获取对所要描写的事物的感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深刻地理解生活,获取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只有这两者结合,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理解与把握语言。汉语的词语组合规律,文字的组合规律中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心理,都有着民族的思维习惯,都渗透着民族的东西。言语的实践活动,既是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民族思维的习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必然是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增长。
因此,语文的民族化教育不是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贯穿民族教育,它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最生动具体的体现。民族教育或者民族文化教育其实就是我们语文教学遵循汉语言文学的基本规律,遵循汉字的基本规律,找到语文教学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我们每一节语文课都是在进行民族语文的教育。
(彭东雄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中心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