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分析

2016-12-08 10:45:10金牧兰徐继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文献评价课堂教学

金牧兰 徐继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1517)

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分析

金牧兰 徐继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1517)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全球范围内盛行,迅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发挥翻转课堂研究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实践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定量分析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翻转课堂的后续研究及有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翻转课堂 内容分析 核心期刊

引言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1]。《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中预测翻转课堂将在一年内成为教育中的主流技术。因此,从2012年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开始,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各个领域中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为了梳理我国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翻转课堂研究的深化,笔者对国内八家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中有关翻转课堂的文献进行整体解读和量化分析,力图从多视角解析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分析未来几年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趋势与取向,为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数据来源

为确保研究的典型性和权威性,本文文献选取来源为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八家核心期刊,以“翻转课堂”为篇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426篇文章,通过对关键词“翻转课堂”、“颠倒课堂”进行筛选,最后剔除128篇,有效篇数为318篇。本研究对318篇文献的研究主题、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发现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2]。内容分析法的实施步骤通常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根据研究问题界定目标总体的范围,然后对目标总体范围进行筛选,梳理出研究样本,接着选定研究的分析单元,确定研究编码体系,对文献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处理,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研究结果[3]。本文按照该步骤对选取的318篇文献的标题、关键词和内容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翻转课堂研究的变化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五年来有关翻转课堂的期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我国有关翻转课堂的论文在2012年3月首次出现在学术期刊上,可见,我国的翻转课堂研究起步较早。从数量上来看,翻转课堂呈急剧上升趋势,2016年仅在国内八家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高达131篇,截至2017年5月20日,本年度已有29篇,可能会超过2016年。翻转课堂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开展翻转课堂研究会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及实践者的关注和重视。

2.翻转课堂研究视角分布

本文通过对318篇样本文献进行归类统计,根据篇名按其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研究,翻转课堂设计方面的研究、翻转课堂实施研究、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研究和其他等五类。在318篇样本文献中,笔者依据文献篇名,将篇名中含有关于翻转的其本观点和看法,包括翻转的概念、本质和原则以及包含支持翻转理论的理论,一般指已有的、成熟的、对翻转有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等归为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研究;将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原则及构建、支撑系统的搭建、教学资源与活动的设计等归为翻转课堂设计方面的研究;将翻转课堂的应用实例、实施策略与成效等归为翻转课堂实施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本土化适应、展望、思考与建议等归为翻转课堂评价与反思研究;最后,其他部分则是指只涉及到“翻转课堂”的字眼并未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研究重点是关注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应用。

图1 八家核心期刊论文数量逐年分布图

图2 八家核心期刊论文研究主题分布图

(1)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研究,比例为14%。翻转课堂是舶来品,要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必须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内涵、本质特征、价值意义等。如最早引进翻转课堂的重庆市聚奎中学的实践者就论述过翻转课堂内涵,透视翻转课堂是什么,不是什么,师生关系的变化。但是样本论文中缺乏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研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对其理论基础的学习是必然的。

(2)翻转课堂设计方面的研究,比例为19%。这也正说明与我国教育实践所支持的环境搭建,与其相匹配的模式构建、以及活动资源的设计是翻转课堂在教育应用中推广的关键。近年来,有学者结合国内教育实践及其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有的学者将不同的教学理念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模式,如张金磊等提出了基于游戏化教学理念的翻转式教学模型。还有研究者关注翻转课堂实施环境的建构,如曾明星等构建了软件工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与之相适应的云计算教学平台架构。

(3) 翻转课堂实施研究,比例高达52%。翻转课堂是一个从国外引进的概念,如何与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一直所关注的问题。首先,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翻转课堂如何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行案例研究,涉及中小学的基础学科,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学科、实验教学等,可见研究范围之广。其次,应用效果也是研究者的一大关注点,新的教学模式只有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才能在教育领域进行运用与推广。例如:研究得出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4,5]。再次,研究者还比较关注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的策略研究,对翻转课堂在教育中和应用推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 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研究,比例为10%。318篇样本文献中,部分文章是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评价与反思,部分文章则是在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另有文章是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翻转课堂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的。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对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与原则的关注不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翻转课堂应用效果,进而完善并去推广翻转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5)其他,这部分文章是无法归入上述任何一类的文章,只是题目或文中涉及到“翻转课堂”字眼,但并没有真正实际意义的研究。

综上所述,现今有关翻转课堂的应用实施型研究居多,由此表明学者及专家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从多学科,多领域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探索研究,为后续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特定的支撑。

3.翻转课堂应用领域的研究分析

本研究对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将研究领域分为五个部分,研究分布如图3所示。职业教育包括中职和高职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包涵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非学历教育包括教师培训、企业培训等,其他是指没有明确指明特定的研究领域。

图3 八家核心期刊论文研究领域分布图

从图3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主要应用于高等学历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健全,学生的自学自控能力相对较强,专家学者站位较高,同时又擅长新技术与新理念的研究,所以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先进的。而基础教育领域迫于新课改的压力,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主体之一。

4.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本研究探讨了期刊文献的研究方法,依据对文献进行全文解读归纳,按照徐辉、季诚钧的分类体系,将研究方法分为定性与思辨、定量与实证。如图4分析得之,样本文献过多依赖定性与思辨的方法(244篇,占76.7%),只有极少数的文献采用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26篇,占8.2%),还有部分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48篇,占15.1%)。定量与实证类的文献多采用实验研究与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样本数据分析表明,现有研究表现出严重的“追风”现象,研究内容重复、空泛、缺乏创新。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理性思考,通过真实情景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科学研究实践模式,实现教育教学创新。

图4 八家核心期刊论文研究领域分布图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多数学者还只是停留在“思辨”上,没有过多的进行实证类研究。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5.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能表达文献主要的核心信息,能明确揭示文献的主要观点,而高频关键词则可以很好地反映某一领域的关注热点。特定的研究领域在一段时间内大量研究成果的关键词集合,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发展脉络、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等。本研究通过提取文献关键词,并在统计过程中合并了意义相同的关键词,除去“翻转课堂”关键词检索词外,排在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微课、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这5个核心高频关键词反映了国内翻转课堂研究所关注的热点,目前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已从早期的翻转课堂的引入和基本概念的探讨,过渡到了关注翻转课堂在具体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效果等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1.加大深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证研究

我国在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其应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需要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而目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多停留在内涵特征、价值意义的梳理上,并未触及一些相关的学习理论。翻转课堂要想在国内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则必须加强其背后的学习理论取向、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等的研究,为翻转课堂的推广提供理论保障。

2.加强翻转课堂的实践及其策略研究

作为一种被引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国内已有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思考与尝试,许多学者根据国内教育实践提出了教学模式及其应用案例。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在不同学科、不同教育层次对模式应用的针对性实践研究,并在实践研究中探索实施策略,重点解决我国目前实施翻转课堂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班级规模过大、层次多样性的问题,学生在课外学习效果检测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等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有效的实施策略,才会使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重视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研究

建议加强对翻转课堂的适用性研究,即翻转课堂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发展,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另外,翻转课堂评价体系的缺失应当引起重视。从研究主题分布来看,关于翻转课堂评价的研究很少,特别是评价原则与标准几乎无人问津,而目前现有的评价体系又有些不太适用于翻转课堂,进而导致无法科学评估翻转课堂的实践效果。因此,建议在后续研究中着重加强评价研究,既要加强翻转课堂的效果评估研究,也要重视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这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Bill Yu.教育趋势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2014-05-07].http://www.scoop.it/t/flippedclassromtw.

[2] 风笑天.社会性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汪晓东.“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1-16.

[5]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36-40.

猜你喜欢
文献评价课堂教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