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尚法
新环境下职工福利成本核算探究
侯尚法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莱芜市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
职工福利除了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拓展为激励、吸引员工,其作为职工薪酬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好职工福利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应。统一规范成本会计中职工福利核算处理,改革当前成本会计教材,多增加国内企业原生态案例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职工福利成本会计统一核算
在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体现之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3月23日联合出台了全面营业税改增值税系列政策文件,自2016年5月1日全面推行以来,依次出台了相关联的部门规章配套运行。总体上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顺利,过渡平稳。
我国社会长期经济发展的大势是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整合,并购重组,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一大经济趋势。非行业垄断产品的价格一般是市场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字,而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产品成本核算至今还没有专门一个法律层次的规定,最新的政策文件:
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下发有:《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对企业产品成本首次以制度形式发布,总括的反映了成本核算的原则性规定;
财政部于2014年12月24日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的通知》(财会〔2014〕32号)对石油石化行业成本核算作了规定;
财政部于2015年11月12日下发《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的通知》(财会〔2015〕20号)对钢铁行业成本核算作了规定;
财政部于2016年6月下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征求意见稿)》,向各地征求意见,针对煤炭行业成本核算有望做出统一核算规定。
自建国初期开始有职工福利制度,几经变迁,主要的开支范围分为三类:一是为职工谋非生产性福利保障,主要表现为单位内部集体福利部门或单位的人机料消耗性支出;二是在工资薪酬外具有普惠制或非定向性特征的货币性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主要为职工吃穿住行方面的补助和具有社会性、人文性的特性支出;三是企业内发挥社会责任和道德推出的伦理性支出,主要表现为职工安家、探亲、丧葬补助、抚恤,离退休人员社会统筹外开支等方面的费用消耗。
适当的设置职工福利会对企业有很多效用,较好的职工福利对员工激励表现的方面有:一是为职工带来企业归属感和荣誉感,调整职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吸引更多人才,稳定员工队伍;三是降低职工个人所得税税负;四是采购实物性福利为企业节省费用。
对企业而言,职工福利也会产生很多效用,可以降低计算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减少缴纳社会基本保险支出,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列支。实务中也有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高薪聘请博士给的安家费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吸引并留住人才。当然职工福利激励,要在工资和福利之间进行权衡,过激过偏的激励,也可能让回报与预期相差过大,得到的却是负激励。工资相对较高,职工福利作为一种调味剂,即使量少,也会让企业职工感到被关心,激励作用效果明显,反之效果有限。企业职工福利费是职工的薪酬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福利支出形式提供给企业员工,特别是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更加明显,对增加企业职工福利带来的优势之处不容忽视,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职工福利标准高低让越来越多的职工甚至社会人员所关心,为企业职工身心健康、生活改善和各种才能发展等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加职工的凝聚力,提高职工思想觉悟,促其努力工作。职工福利可以让职工体验企业利润分享,企业优越性,是经济学中能长远取得效益的投资,有些效益是其他投资无可比拟的。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反腐败反不正之风是正确的国策,但反腐并不等于取消职工福利。与其相反当前有些生产企业利润低迷,职工工资待遇不突出时更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保护职工福利。从长远利益角度看,企业发放福利性物品或补贴,不可单纯从金钱上衡量其物质价值,而是对企业职工的重视,是人文关怀和保证职工权益。企业职工满意度高,工作积极投入,热情高效,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利益。
企业职工福利在2007年1月1日之前一直是计提制,1992年开始计提比例由11%提升至14%。财政部于2007年3月发布了《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文件,明确规定职工福利费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改为依据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列支。社会保险费的交纳由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计算办法也固定,计入成本费用,比较容易控制,对成本影响度相对稳定,但是企业职工福利费修改据实列支后,带来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职工福利费不必先前计算,企业实际发生的福利费并不均衡,通常与农历传统节假日相匹配。按原先的核算模式,计入相应的成本,会造成产品生产成本不稳定,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稳定,有可能引起决策误判或失灵。
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基础做演示,例如某生产单位生产A、B两种产品(为了好理解合并一种产品),2016年11月份共发生职工工资费用5 980 254.81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为3 997 769.5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803 818.29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 178 667.02元。生产两种产品成本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但本文简略处理,据此对企业职工薪酬费用进行编制分配,如表1所示。
从上述分配表可以看出,计提制下每个月都会大约有90万职工福利费等三费进入生产成本,而实际发生额列支下会计上不再计提,实际发生时集中计入生产成本(每年估计约1 000万),明显引起列支月份生产成本突然增加,各月份成本数据不稳定,不利于各月成本比较分析。2007年以后企业会计在实务过程中面临两种计量模式的选择,当前各出版社近三年出版的成本会计教材超过50本,在职工福利计量模式都没有以详细展开篇幅讲解,教材实用性改革非常有必要。
建议全国范围内对职工福利成本核算进行规范统一,修订成本核算制度,把职工福利统一计入当期损益。这样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成本分析,特别是针对上市企业年报成本利润分析,统一计量口径,更为有利。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对职工福利作了详细解释和会计处理规定,本文所指的职工福利主要是短期薪酬内的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涉及的税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主要的政策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40条规定了在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标准,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比例为14%,延续了1992年以来执行的计提比例1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了计算基数合理工资薪金确认、总额,企业职工福利费核算范围用及核算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对2009年以前企业职工福利费余额处理作了规定;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对职工福利费支出范围、支出分类、形式及财务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34号)对企业福利性补贴划分为两类:工资薪金支出按工资的相关规定在税前扣除;非工资薪金性福利性补贴按职工福利费的相关规定在税前计算限额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四条规定企业产品无论是自已生产还是委托他人加工用于集体福利都视同销售货物,但不包括对外采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性支出的外购货物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从财税筹划视角分析,企业合理利用职工福利费的相关财税政策,事前进行财税预算,分清界限,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扣除比例14%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在税前扣除,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
表1 职工薪酬(工资)费用分配表
纵观国际,职工福利制度在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更加完善健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职工福利制度也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职工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需要逐渐规范完善,提高职工的保障感和薪酬满意指数,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福利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立实际以企业管理绩效为导向的企业自主福利制度更显需要。
我国当前成本会计教材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学术类型的居多,企业案例不多,下一步的教材教学改革,要建立更加实际应用为目标的教科书。会计案例尽可能选用国内企业的原生态案例。目前,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增加中国企业的商业案例进教材也是大势。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充分用足相关财税政策,事前合理规划,达到税收利益最大化。合理地设置职工福利的应用额度,充分利用薪酬和福利经济杠杆,发挥人力资源价值优化作用。加强企业薪酬福利内容信息披露,特别是上市企业薪酬福利信息的监管和披露,保证职工薪酬信息真实可靠。职工福利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尽快出台统一的核算制度,明确其在实际发生时统一计入当期损益处理。核算口径一致,便于不同企业之间信息比较,也便于企业内部成本分析信息来源质量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责编:杨雪
F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