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 230051)
新常态下安徽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吕连生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1)
摘要:在新常态下重新认识安徽省后发优势,强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的后发优势,并拓展新优势,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转入经济新常态,安徽需要抢抓各种新机遇,把后发优势发挥出来,否则,后发优势亦有可能转化为后发劣势。
关键词:新常态;安徽省;后发优势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安徽的后发优势比较多、比较大,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最佳成绩。”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在新常态下重新认识我省后发优势,强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的后发优势,并拓展新优势,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的、广义性概念,它不仅仅指后进国家技术引进的优势,而应扩展到后进国家在利用生产要素方面所拥有的全部潜在的有利条件。据此把后发优势分为自然资源型后发优势、劳动型后发优势、资本型后发优势、技术型后发优势和制度型后发优势五种类型。
2014年以来,安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速放缓,市场消费增幅回落,均表现出了新常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安徽随着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强化,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弱化,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收窄。但是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又使得我省许多后发优势地位上升。
1.人口及劳动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安徽是一个人口大省,常住人口居全国第八位。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省2010年户籍总人口数为6827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总数增加了549万人,增长了8.74%。2010年安徽省的常住人口为5957万人,比2004年减少了271万人,常住人口较2004年减少了4.35%。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出现了较大差异是因为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的劳务输出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这本来是一种劣势,但21世纪后,安徽省迎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这种劣势变成了一种后发优势。因为,安徽省工资率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低,利用这种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生产率低的劣势,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相关产业引进外地资本,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加快安徽资本积累的增长速度。从近期看,安徽劳动力仍具有竞争力,新技术革命对其冲击不大。从远期看,我省省外务工的劳动力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居多,如果加上轻工行业,这三类行业就业劳动力的比例达到76.25%。随着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吸附就业能力增强,科学引导一部分省外务工人员回流,有助于将潜在的人力资源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2.自然资源型的后发优势
过去安徽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与沪苏浙三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近十年来的建设,特别是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的调整,国家强力推进“一带一路”和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安徽正在获得全国综合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其地理区位及交通的后发优势日益明显。“十二五”期间,安徽统筹推进建设三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一层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合肥,第二层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芜湖、蚌埠、安庆、黄山、阜阳5个城市。第三层为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宿州、淮南、淮北、六安、滁州、马鞍山、铜陵、宣城、亳州、池州10个城市。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干支流里程长,水运资源丰富。长江安徽段干流航道343公里,主要支流航道739公里。“芜申运河”工程落成后,长江中上游船舶直到上海将开辟出第二条“黄金水道”。未来3年安徽将突出打造“两横一纵”的航道主骨架。所谓“两横”就是加快长江和淮河干流航道整治,提高通航标准;“一纵”则是实施引江济淮航运配套工程,打通江淮联运通道。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安徽依托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贯通、扩容沿江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届时安徽省的区位和交通的优势地位将发生历史性巨变,实现新的飞跃。
3.技术型的后发优势
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较早,通过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八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合肥、芜马铜、蚌滁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8家,初步确立了第一批14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自主创新的专利申请量、授权专利量在大幅度上升:2014年,安徽省共申请发明专利49960件,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43.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9.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全省共获授权发明专利5184件,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国平均增幅8.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截至2014年年底,安徽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939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同比增长37.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6.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3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一批核心技术先进、产业优势明显的优秀专利成果成功产业化,给安徽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制度型的后发优势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创新可以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改革方面安徽曾经多次领先全国,并获得改革红利。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90年代的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中央从2014年起开始推进深化改革,2015年部署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安徽制度型后发优势是来自结合省情的特色性改革,并由此获得改革红利。审视未来,安徽在三个方面有可能取得比其他省区更大的突破,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及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央决定农村土地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施新的重大改革。安徽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土地确权,有利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广大农民创业创新的巨大活力,同时有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经营。一旦工商资本和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生产大户形成合作,安徽将迎来巨大的改革红利。
在新常态下,安徽发挥后发优势中存在四种类型的问题:
1.传统的后发优势在加速弱化
安徽省传统的后发优势,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优势方面。在新常态下,多年前一直“高歌猛进”的煤炭、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部分重化工产业或产能过剩,或价格长期下跌。经济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对安徽省的传统后发优势特别是对劳动力资源优势、能源产业优势、原材料产业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造成冲击。
安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省,也是煤炭生产大省,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省域含煤总面积为18000平方公里,占省域面积的12.9%,截至2012年年末,安徽省累计探明煤炭储量351亿吨,保有储量324亿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国内环境保护的压力以及其他可替代清洁能源的出现,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已下降到30%以下。特别是新技术革命以来,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更导致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从未来国家能源战略来看,中国仍会进一步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减少煤炭的占比,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占比。因此,经济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对安徽传统能源产业优势的冲击是长期存在的。
原材料工业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钢铁工业的不景气,从国际层面看,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技术创新使大量钢铁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需用钢材料少的新兴工业的兴起,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市场需求量下降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钢铁工业加速发展,是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的钢铁需求息息相关。新的技术革命中包括新材料技术革命,未来钢铁的替代产品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总之,经济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对安徽传统原材料产业优势的冲击是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长期存在,大大削弱了后发优势。
2.新型的后发优势发育不足
尽管安徽近年来一直重视创新发展,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还是发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发育不足,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自东向西呈梯次分布,东部省份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由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个指标体现:知识创造能力安徽省全国排名第15位;在研究开发投入方面安徽省位于全国第16位;知识获取能力安徽省排名全国第28位,其中,科技合作指标排名第24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11位,创新环境能力安徽省居第4位。在市场环境方面安徽省全国排名第13位,创新绩效能力全国排名第20位。安徽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江苏、上海、浙江。而且,从区域分布来说,安徽省创新体系较完善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只有合肥、芜湖、蚌埠,其他大部分城市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较薄弱。“十三五”时期,安徽省急需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建设省级创新城市。
3.潜在的后发优势缺乏充分认识
安徽省有不少潜在的后发优势,或是没有被充分认识,或是没有被充分发挥作用,如生态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等。
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我省良好的生态优势将会更加凸显。如位居长江北岸、横跨鄂豫皖的大别山地区,是中国东中部接壤地带最大的中低山脉地区,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环境质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良好,对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皖南的天目山山脉及黄山、九华山、敬亭山地区,皖东的琅琊山地区,皖北的皇藏峪等山地,还有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以及淮北平原、巢湖平原,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优势既有利于吸引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有利于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
安徽是中国道家文化、北宋理学等重要文化的发源之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底蕴,既能为培养现代人格魅力提供帮助,又能为安徽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从区域性来看,皖南地区的新安文化、皖中地区的皖江文化、皖北地区的淮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保护、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空间巨大。
4.国家政策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省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规划。皖江示范区设立后,皖江城市以长三角为重点的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一刻也没有放慢。但是,从五年实施成效来看,皖江城市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在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较大承接空间,仍需要继续努力。尽管皖江城市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但与当初规划预期的承接沪苏浙的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形成一批特色园区,实现产业梯度的大转移、转型发展的大提升和新型城镇化大发展的设想,仍有较大差距。
皖北地区是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覆盖区域,推进皖北地区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国家政策优势。皖西地区在安徽省主体功能规划中,被规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年—2020年)》对皖西地区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脱贫开发有机结合,走贫困地区生态“造血”发展致富新路径,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地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产业极为有利。国家批复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对于皖南地区进一步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联合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世界旅游品牌,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具有较大利用空间。
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优势,要变这种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历史机遇。能否把这种优势化为现实取决于时机和主观努力。
中国转入经济新常态,安徽在新常态下如何抢抓各种新机遇,不但要发挥后发优势,还要不断培育新优势,否则,后发优势亦有可能转化为后发劣势。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谋划出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1.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挥和提升综合优势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成员,更要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崛起。安徽的地理区位、交通及其他自然资源优势都是相对优势,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密切相关的优势。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将会为安徽崛起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中国己进入大交通时代,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及重要交通枢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是大交通的基础,尤其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成为大交通的主脉。高铁、城铁正在改变长三角的产业格局。从长期来看,高铁将对沿线城市的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在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方面,安徽要完全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之中,并参与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工作。皖江地区需要借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实施进一步提升快速交通的优势地位,努力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地位。
安徽省依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提高国际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和世界市场深度融合。合肥被规划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之一,当务之急要抓紧战略实施的前期研究工作。
有安徽“南水北调”工程之称“引江济淮”是可实现安徽境内两大河流——长江与淮河直接沟通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兼有南北航运和缓解巢湖、淮河重点水域污染之效。这是涉及皖豫两省一项跨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泽被人口超过4100万。自南向北: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构成引江济淮的输水线路,规划总长度超过1390公里。“引江济巢”是“引江济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托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到长江流域内河整治的范围。
2.在科技创新中持续发挥和培育新型后发优势
安徽省取得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的发展机遇后,国家科技部加强了对安徽发展的支持和服务。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安徽加强试点省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集成创新资源,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安徽建设的意见”,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创新保障政策,切实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新常态下,安徽经济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等资源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安徽省的各个城市都需要学习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模仿中创造新经验。从内部说,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加强运行机制研究;从外部说,要加强各种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通过内增活力、外添动力的双重驱动,使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安徽的后发优势。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新区”)成立于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设“合芜蚌新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三个城市的科教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区域品牌,促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突破,带动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合芜蚌新区”已经在国内崭露头角。国务院发布的《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发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这足以说明探索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有利于后发地区加快崛起。目前,安徽有必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合芜蚌新区”,加快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重大政策及中关村四项先行先试新政策试点。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整合国家级研发资源,形成前沿科技与实用技术密切结合的科学技术研发应用体系,支持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通讯、未来网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
3.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国务院发布的《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以沿江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根据我省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优势,要吸引更多内外资投向高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前后形成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五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智能装备产业是安徽省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成长性产业之一,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拥有世界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技术。同时,安徽需要加快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注塑机器人开发及应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合肥工程机械及工业机器人基地、芜湖机器人产业园、马鞍山智能装备产业园等,推动安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提升安徽省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优势。
安徽是一个汽车生产大省,在国内市场具有汽车产业优势地位。但是还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发。2014年,江淮电动汽车代表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出口欧美市场。据江淮汽车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美国GTA公司出售至少2000台IEV纯电动轿车,首批200台汽车销售合同已经签署。未来,双方将合作开发符合美国市场标准的新一代IEV5纯电动轿车,在美国组装和销售。江淮汽车一直把进军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市场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此次能够在进入美国市场取得突破,不仅有助于该公司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我省抢占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制高点,有力拓展安徽汽车产业的后发优势。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基地的发展优势在全国领先,拥有江淮、安凯等几家龙头企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拥有资本运营平台,市场推广初见成效,创新平台初具规模,未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向“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一发展目标迈进。
4.扩容壮大合肥都市圈,进一步提升安徽城市能级优势
江淮城市群是一个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安徽省全域层面的城市群,其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建设好合肥经济圈。目前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县级桐城市(属安庆)和滁州市,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2014年末,经济圈地区GDP为8372亿元,人均GDP为4.56万元,在安徽省各经济板块中水平最高,已经成为全省最大最强的增长极。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乃至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是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源泉,城市群更是大都市区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依赖自身单体增长,而必须构建城市群并融合于城市群,实现联动式的一体化共同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新常态下,应努力加快合肥经济圈向都市圈跨越。合肥都市圈将要率先在全省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圈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目前,安徽省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的数量均位列全国第八位,在华东地区处于中游,在中西部地区处于前列。安徽高等院校的结构也比较合理,其中本科院校占1/3,专科院校占2/ 3;高等职业学院数量占一半以上,民办高校约占1/4。“十三五”时期我省有必要重点加强本科和专科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师队伍,鼓励校企合作和供需合作办学。
6.适当调整人口空间结构,积极发挥人口消费优势
安徽近年经济的加速发展,人口与经济的分布不一致性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全省经济发展大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空间格局。与经济格局相反,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经济发展滞后的皖北地区是全省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从全省视角看,应逐步引导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江淮城市群转移,逐步降低皖北地区、皖西山区的人口密度。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需要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
参考文献:
[1]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M.levy.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3]Robert J.Barro,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MIT Press,1995.
[4]S.Nelson.Investment in human,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
[5]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12]胡汉昌,郭保熙.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25-30.
[13]吕连生.安徽如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N].安徽日报,2015-3-23(7).
[14]吕连生,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战略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6):61-64.
(责任编辑明笃)
作者简介:吕连生(1957—),安徽桐城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及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05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