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升(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合肥 23060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校补十五则*
张道升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是当世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由于编纂以及修订此书的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出现错误。通过校补《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的十五则条目,以期对今后修订《汉语大字典》有所参考。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校补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是当世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由于编纂以及修订此书的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出现错误。作为《汉语大字典》的忠实读者,笔者在认真研读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或有一得之愚,欲效绵力于《汉语大字典》之完善,故为续貂。谬误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1.乏,贬
《汉语大字典·丿部》:
乏……⑥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以皮革制成。一名容。宋聂崇义《三礼图集注》卷二十引《三礼旧图》:“乏,一名容,似今之屏风,其制从广七尺,以牛革鞔漆之。”《周礼·夏官·服不氏》:“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郑玄注引杜子春曰:“乏读为匮乏之乏,持获者所蔽。”《文选·张衡〈东京赋〉》:“设三乏,厞司旌。”李善注引薛综曰:“乏,以革为之,护旌者之御矢也。”[1]40
《汉语大字典·贝部》:
贬,《说文》:“贬,损也。从贝,从乏。”徐锴系传:“当言从乏,乏亦声。脱误也。会意。”按:段玉裁以此字为形声包会意,改作“从贝,乏声”……(二)fá《集韵》扶法切,入乏奉。同“乏”。古代行射礼时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像小屏风,用皮革制成。《集韵·乏韵》:“贬,射者所蔽。通作乏。”[1]3867-3868
按:
《汉语大字典》认为“乏”、“贬”有“护身的器具”的意思。查《说文》:“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徐灏笺:“乏盖本为凡不正之称,后乃专以贫乏为义。”《说文》:“贬,损也。”“贬”的本义是“减少,损减”。“乏”、“贬”的音义与“护身的器具”无关。其实“护身的器具”的本字应是“瞂”,“乏”、“贬”应是“瞂”通假字。
《说文》:“瞂,盾也。从盾,犮声。扶发切。”《逸周书·王会》:“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鲗之酱,鲛瞂利剑为献。”孔晁注:“瞂,盾也,以鲛皮作之。”朱右曾校释:“瞂,音伐。”
后代字书认为“乏”具有“护身的器具”的意思,概出自郑玄注引杜子春曰:“乏读为匮乏之乏,持获者所蔽。”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2]617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读为、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来说明假借字,郑玄认为“护身的器具”的义项是假借“匮乏之乏”来表示的,但此义项的“乏”本字应是“瞂”,所以此处应改为:“乏读为瞂。”《集韵·乏韵》因没有认识到此处的错误而认为“贬,射者所蔽。通作乏。”《汉语大字典·贝部》而据此认为“贬”同“乏”,亦应予以改为:“贬”通“瞂”。
2.但
《汉语大字典·人部》:
但,(三)yàn《字汇补》於店切。古指吹竽的人。《字汇补·人部》:“但,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说林》:“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不可听。”高诱注:“但,古不知吹人。”[1]166
按:
《字汇补》、《淮南子·说林》及高诱的注解都表明“但”在古代指“不会吹竽的人”,而义项释为“吹竽的人”,释义与例证矛盾。“但”在古代是指不会吹竽的人。
3.剅
《汉语大字典·刀部》:
剅,lóu(又读dōu)《广韵》落侯切,平侯来。又当侯切。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广雅·释诂二》:“剅,裂也。”《玉篇·刀部》:“剅,小裂也。”《广韵·侯韵》:“剅,小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沔阳州》:“剅河口在州西北六十里。剅与穴同,盖水流分泄处。”②方言。小水道。如:剅口;剅眼。③割。《集韵·矦韵》:“剅,割也。”[1]371
按:
《汉语大字典·刀部》“剅”的音义“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释义与文献不合。《五侯鲭字海·刀部》:“剅,音兜,小裂也。”[5]30对照《五侯鲭字海·刀部》“剅”的音义,“裂也”应该单独立项。另:据行政区划网:古渗地下河,古人称地下河为“潜”或“剅”。[3]因系地下河出口,后发展成集,故名剅河。古沔阳州即是今天的仙桃市,剅河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南部。“剅河”是以水系命名的地名。所以,“剅”还应分为lóu和dōu两个读音。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中的“剅”的音义应改为:
剅,《广韵》落侯切,平侯来。又当侯切。
(一)dōu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广韵·侯韵》:“剅,小穿。”②裂。《广雅·释诂二》:“剅,裂也。”《玉篇·刀部》:“剅,小裂也。”③方言。小水道。如:剅口;剅眼。④割。《集韵·矦韵》:“剅,割也。”
(二)lóu古称地下河为“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沔阳州》:“剅河口在州西北六十里。”
4.枊
《汉语大字典·木部》:
枊,《说文》:“枊,马柱。从木,卬声。一曰坚也。”àng《广韵》五浪切,去宕疑。又五刚切。阳部。①系马桩。《说文·木部》:“枊,马柱。”段玉裁注:“谓系马之柱也。”《广韵·唐韵》:“枊,系马柱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解绶系其颈,着马枊。”《晋略·桓玄传》:“(刘)裕负刁逵搏进,不时输,逵缚之马枊,谧见而责逵释裕,代偿其负。”②坚。《说文·木部》:“枊,坚也。”③斗栱。《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飞枊鸟踊,双辕是荷。”李善注:“飞枊之形,类鸟之飞……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櫼枊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总章二年》:“其门墙阶级,窗棂楣柱,枊楶枅栱,皆法天地阴阳之律数。”胡三省注:“枊,斜桷谓之飞枊。”④同“昂”。《字汇补·木部》:“枊,音昂,义同。”[1]1257
按:
《汉语大字典·木部》“枊”的音义“④同‘昂’”,引自《字汇补》“枊,音昂,义同”。此为《汉语大字典》误设义项,“音昂,义同”,按照《字汇补》的体例,是说“枊”的不同读音意义相同,不是说“枊”与“昂”义同。查续修四库全书本《字汇》:“枊,鱼浪切,卬去声,系马柱。晋王谧缚宋武帝于马枊。又坚也……”查续修四库全书本《字汇补》:“又马枊洲,地名,旁有一杙昂起也。又疑刚切。音昂。义同。”《字汇补》是在《字汇》的基础上补音义或补字,“枊”属于前者,第一个“又”后是补义(马枊洲,地名。旁有一杙昂起也),第二个“又”后是补音(疑刚切,音昂),《字汇补》所谓“义同”,是说“枊”字读“疑刚切”与读“鱼浪切”(见《字汇》)意义相同。《汉语大字典》不明《字汇补》的体例,加上节引不当,故有此误。
《汉语大字典》还有同样的错误,例如:
另:②坚。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作“竖”。“竖”应是“枊”本义“系马桩”的引申义。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木部》“枊”的音义应改为:(一)àng(又读áng)①系马桩。②竖。③通(áng)”。斗拱。
《汉语大字典·瓦部》:
按:
6.晽
《汉语大字典·日部》:
晽,lín《〈淮南子〉注》音林。〔晽晽〕想要知道的样子。《淮南子·俶真》:“而知乃始昧昧晽晽,皆欲离其童蒙之心。”高诱注:“晽晽,欲所知之貌也。”[1]1627
按:
“晽”应同“楙”。
《读书杂志》:“晽晽,昧昧晽晽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高注》曰:‘昧昧欲明而未也,晽晽欲所知之貎也。’念孙案:《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皆无晽字,晽晽当为楙楙〔注同〕,昧昧楙楙一声之转,皆欲知之貎也〔《说文》云:惀,欲知之皃〕。《文子·上礼篇》作昧昧懋懋,懋与楙古字通。”[7]777
据此可知“晽”同“楙”。“晽”,盖是“昧昧楙楙”经常连用而类化从“日”的结果,类化后的“晽”读音也从“林”声了。
《汉语大字典·木部》:“楙,《说文》:‘楙,木盛也。从林,矛声。’mào《广韵》莫候切,去候明。幽部。(1)同‘茂’。茂盛。(2)果木名,即木瓜。(3)通‘贸’。交易。”[1]1348-1349
《汉语大字典》在“晽”下没有沟通与“楙”的关系,在“楙”下也没有“楙楙:欲所知之貎也”这一义项,均应补充。
7.傅日
《汉语大字典·日部》:
bó,《集韵》伯格切,入铎帮。暴。《集韵·铎韵》:“日傅,暴也。”[1]1640
按:
《广雅疏证·释诂》(清嘉庆刻本):“膊各本讹日傅作,自宋时本己然。故《集韵》、《类篇》并云:日傅,也。考《说文》、《玉篇》、《广韵》俱无日傅字。《方言》膊,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闲,凡肉、发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谓之膊。今据以订正。与同。”[8]46此说可从。可见,“日傅”是“膊”的讹字,“暴()”、“()”是“膊”的异体字。
8.河辛
《汉语大字典·水部》:
河辛,“淬”的讹字。《字汇补·水部》:“河辛,音未详。《谈荟》:‘砚神曰河辛妃。’”按:《说郛》卷三十一引《致虚杂俎》:“砚神曰淬妃。”《玉芝堂谈荟》误引作“河辛妃”。[1]1749
按:
杨宝忠说:“当是‘淬’字之误。”[9]250《汉语大字典》与此结论相同。此说可从。
但是,“河辛”还见于下面文献:《五侯鲭字海·水部》:“河辛,水名。”[5]31清吴骞《拜经楼诗集》续编卷四:“十五夜河辛江舟中观月蚀作歌。”《五侯鲭字海》的说法是正确的,《汉语大字典》应补充这一义项。
9.
《汉语大字典·田部》:
按:
《汉语大字典·疒部》:
按:
《汉语大字典·舟部》:
按:
12.萏
《汉语大字典·艹部》:
萏,(一)jiù《集韵》巨九切,上有羣。药草名。《玉篇·艹部》:“萏,萏草,药名。”(二)dàn《广韵》徒感切,上感定。〔菡萏〕见“菡”。[1]3451
《汉语大字典·足部》:
《汉语大字典·女部》:
娕,《说文》:“娕,谨也。从女,束声。读若谨敕数数。”(一)chuò《广韵》测角切,入觉初。屋部。(1)谨慎。(2)善。(二)chù《集韵》叉足切,入烛初。嫧。(三)lài《集韵》落盖切,去泰来。好貌。[1]1124
《汉语大字典·女部》:
娖,(一)chuò《广韵》测角切,入觉初。(1)同“娕”。(2)整顿;整理。(3)辩。(二)chù《集韵》叉足切,入烛初。同“娕”。嫧。《集韵·烛韵》:“娖,嫧也。或从束。”[1]1126
按:
14.遰
《汉语大字典·辵部》:
遰,《说文》:“遰,去也。从辵,带声。”
(一)dì《广韵》特计切,去霁定。又底隶切。月部。①去,往。《说文·辵部》:“遰,去也。”《玉篇·辵部》:“遰,往也。”《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遰鸿雁。”李调元笺:“遰,去也。北来则曰向,南去则曰遰。”②避。《广韵·霁韵》:“遰,避也。”③同“递”。《直音篇·辵部》:“递,迭传也。迢递。遰同递。”1.迢遰,即“迢递”。高远貌。《玉篇·辵部》:“遰,迢遰也。”南朝齐谢朓《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水经注·洛水》:“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清顾炎武《孙征君葬不获执绋》:“遥凭太行云,迢遰过夏峯。”2.迭传;依次。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遰高行之美迹,弘盛业之清猷。”唐王维《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陛下均平布政,中外遰迁,尚录前劳,仍收旧齿,使备顾问。”
(二)shì《集韵》征例切,去祭章。①同“逝”。往。《集韵·祭韵》:“逝,往也。或作遰。”《字汇·辵部》:“遰,与逝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凤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司马贞索隐:“(遰)音逝也。”按:《文选·贾谊〈吊屈原文〉》作“逝”。②刀鞘。《字汇·辵部》:“遰,刀室。”《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郑玄注:“遰,刀鞞也。”
(三)dài《集韵》当盖切,去泰端。连。《集韵·夳韵》:“遰,连也。”[1]4132-4133
按:
《说文》:“遰,去也。从辵,带声。”所以,音义(一)中的①、②应读dài。
音义(一)中的③“读dì,同‘递’”,应改为“读dì,通‘递’。”“迢递”并不是连绵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引《考声》:“迢,远也。”《玉篇·辵部》:“递,远也。”可见,“迢”和“递”单用和“迢递”的义是相同的。“递”与“遰”本义不同,所以“迢递”与“迢遰”中的“递”与“遰”应是通假关系。
音义(二)中“读shì,同‘逝’”不可从,此应来自对文献的误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凤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文选·贾谊〈吊屈原文〉》作“逝”。这只能说明“遰”与“逝”是异文,异文不一定是异体关系。其实,“遰”读“dài”时,是“去”意,也就是“往”的意思。此音义应该删去。
综上所述,并参照《汉语大字典》本义在前、引申义在后的体例,《汉语大字典·辵部》中的“遰”音义应改为:
(一)dài《集韵》当盖切,去泰端。①去,往。②避。《广韵·霁韵》:“遰,避也。”③连。
(二)dì《广韵》特计切,去霁定。又底隶切。月部。通“递”。1.迢遰,即“迢递”。高远貌。2.迭传;依次。
(三)shì《集韵》征例切,去祭章。刀鞘。
《汉语大字典·辵部》音项(二)中的:同“带”,此为《改并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之说,查《龙龛手鉴》为:“(二俗)遰(正)”;无“,与带同。”《改并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有误,《汉语大字典》亦应将音义(二)删去。
《汉语大字典·豸部》:
按: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二版)[K].武汉,成都: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行政区划网.剅河镇[EB/OL].http://www.xzqh.org/ html/show.php?contentid=153742010-02-01.
[4]张青松.《正字通》异体字研究[D].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11.
[5]精镌海若先生校订音释五侯鲭字海二十卷四书五经难字一卷首一卷[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9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6]冷玉龙,韦一心.中华字海[K].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7][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9]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明]李登.重刊详校篇海五卷[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2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杨宝忠.疑难字续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责任编辑黄胜江)
作者简介:张道升(1976—),安徽肥东人,博士,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字学、辞书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129);国家语委2015年度项目(YB125-196);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013-00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SK2014ZD043);2016年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6SQRW225ZD);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规划课题(2015jsjy02).
中图分类号:H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1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