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如何让拥有厚重的积淀的历史课堂散发时代感,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历史,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是值得所有教师思考和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问题法 运用
课堂问题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串联起来的,课堂问题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连贯而富有逻辑性。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该如何有效运用问题法呢?
一、设计问题
众所周知,问题法是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具体设计什么类型的问题,所起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关于问题的设置,教师要尤其花费一番功夫。首先,问题的设置要有意义、有价值。一个全班都会回答或全班都不会回答的问题就是没有价值的,设计问题的宗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回归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扎实的把握,心中有数;其次,把握提出问题的时机。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或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与创造性;昀后,优化提问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让问题的提出不显得突兀,而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例如,在讲授《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听说过“文化大革命”吗?有人知道它维持了多久和起止时间吗?它的性质是什么呢?因为考虑到如今学生掌握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能够略知一二,因此在这节课的伊始我将一连串的三个基本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作答,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这节课的教学当中。
二、思考问题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问题抛出来,学生中没有人回答,索性自问自答,整节课都在这种模式中度过,像这样的问题设置显然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生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诚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包括我们在实施问题法教学时,问题都是为学生而设置,自然也要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大部分学生的思考结果不尽人意,那么教师就要反思自己问题的设置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学生的答案有所偏差,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历史思维。
例如,在讲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这一课时,结束了汉武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困境这一部分的讲解,我没有立即讲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呢?班级里有很多男孩子对汉武帝的生平和故事十分感兴
趣,做出了精彩的发言,课堂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十分热闹。
三、讨论问题
历史学科为一门人文学科,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学校工厂所生产出来的考试机器。因此,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要更多地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无关于对错,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历史课堂可以成为学生表达观点、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
例如,在讲授完三次工业革命后,我布置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项有些难度的任务,因此可以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情商教育,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四、解释问题
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后,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的评价与解释。初中生正值迅速发展的青春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此机会给予他们正面的肯定,期待看到学生更大的进步。如果在学生进行了一番有效的思考,却并没有得到老师评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被削弱。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并且学会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果,学生的回答有些不尽人意,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评价:“谢谢你,虽然答案有失偏颇,但是你说得很清楚,层次非常清晰,也表明了你自己的观点,希望下次多加思考。”这样委婉的表达,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时常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要将厚重的历史讲出新意、讲出水平,除问题法之外,一定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并且运用到初中历史的课堂中,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让学生爱上历史、爱上历史课!
参考文献:
[1]陈丽,有的放矢,活化历史课堂-初中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之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2(24).
[2]尹晓欢,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性学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