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快乐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

2016-12-07 21:21曹平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快乐和谐多媒体

曹平福

摘 要: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期,教师应当创新性地运用快乐教学的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举措,营造并充实“快乐”教学的氛围,让学生爱学、想学,以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和健康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和谐 多媒体 快乐 教学

孩子天性里好奇、活泼、爱动,快乐能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感情,束缚则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初中恰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期,而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又面临着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奶奶爷爷辈家庭教育不足的现状。这样,如何让学生爱学、想学,获得昀好的学习效果和健康的身心发展,这就成了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以心换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勇于抛弃陈旧的传统观念,放下尊者架子,给予学生真诚的爱,与其以心换心。既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要让其明白教师也不是全对的,从而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对学生多给予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其学习的浓厚兴趣。

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对于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潜力、有独创性,而不是对其见解采取忽视甚至否定的态度,让其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激发起逆反心。老师这种“以心换心”行为的影响,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多举措运用,充实“快乐”教学氛围

(一)广泛收集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要让“快乐”充满课堂,那么“快乐”的教学素材必不可少。而如何收集呢,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需要教师用功去做、用心去想,既要阅万卷书又要细心留意生活,并将获得的教学灵感和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加工处理成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材料。如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三单元《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中,从薛瑄的名言“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解析如手,从中国古代“曾子杀猪”“韩信报恩”等名人诚信故事,到“国王的牡丹花”等童话故事,用这一个个古今中外的故事串联起“诚信是金,做人须诚信”的主题,既满足了学生爱听故事的欲望,又让他们树立了“诚信”榜样,在其心中埋下了“诚信”种子。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氛围

利用幻灯片、录音机、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扩大眼界、丰富知识、掌握现代化学习手段。图文并茂 ,影音具全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供身临其境的画面演示、生动形象的语言,而且能够烘托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从而达到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目的。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充分展示的教学内容,能更直观、容易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形象,给其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在教学重点形象鲜明地浮现于学生脑海的同时抓住了学生注意力,促使思想品德课学文明的目的达到实效。

(三)情景再现,感染学生内心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索和实践,将情景再现这一新闻手段引入到教学中。如上七年级《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课中,我从近年来有影响的法律案件中,选取了一些材料,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看案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分组讨论,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法律、尊严”上来。同时选择发言活跃并乐于积极表现的同学模拟案件过程,再让其他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可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三、“快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快乐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观念,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在运用中其恰如其分则锦上添花,而过渡借助“快乐”的名义则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引导不好,会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而无法把持住课堂,结果“百花齐放”的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

其次,运用有度。切记把握好“快乐”教学的适度,如果“快乐”无度,容易导致教学失控。同时也要注意对媒体运用的适度,过渡则容易导致华而不实,真正的教学目的没有完成。初中教育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度的“快乐”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兴趣,而过渡则会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达不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昀后,注意积极的引导。必须明白“快乐”教学中“快乐”只是载体,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运用中一定要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说:“快乐,使生命得以延续。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科的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因素,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乐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在乐中教 ,生在乐中学 ,“快乐”教学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

猜你喜欢
快乐和谐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