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岩
[摘 要]新时期高校在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是理论热点和难点,关键点在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话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所要实现的效果和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42 — 0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实效性即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1〕在张耀灿、郑永廷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 〔2〕学者王红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总结出的概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实际完成状况。通过上述概念的理解,笔者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实际目的和结果的统一;是具体培养方式方法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际反馈。
实效性,是方法开端、实践过程、最终结果的整个环节是否达到终极目标的价值判断;是通过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作用结果的最佳效益。所谓的效益有双重性,即正面效益、积极效益与负面效益、消极效益。衡量的实效性的标准是实践主体作用于实践客体在实践活动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与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的契合程度。客观性是实效性的根本属性,客观的价值判断是实效性双重性的评价标准。实践主体承载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积极性和正确性有助于实效性达到正面效益、积极效益。反义则不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证明了:人类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是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积极正面的人类活动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消极负面的人类活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活动也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通过自身不断的发展变化定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并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符合大学生思想变化发展规律并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发展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90后”个性强、想法多、行为叛逆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为“90后”,个性张扬思想开放,行为叛逆。究其根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思想相适应。家庭条件优越但家庭教育淡薄,以至于大学生进入学校后组织性纪律性较差,自我个性突出,无视校规校纪和老师的教导,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许多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关心,对传统礼仪和美德更是知之甚少。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日常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少积极地响应与实际效果的反馈。
(二)集体荣誉感欠缺,民主意识薄弱
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是当下社会每个独立的主体所青睐的思潮,现今许多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集家庭万千宠爱于一身,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和长辈精神寄托,有些学生长期我行我素,无法使自己融入到学生集体中,不愿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也不关心集体动态,在学生组织和班团活动时不能群策群力,当集体需要时不能够很好的服从集体安排。不可否认个体意识可以深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缺失,民主意识薄弱导致了自我中心思想的膨胀,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扭转学生的个人主义、个体意识与集体主义、集体意识的协调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三)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低下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如今的很多高校学生在面对多元化价值存在的现实选择时,在班集体和学生组织的活动和就业择业时怕脏怕苦怕累,兼职和实习过程中不虚心求取真知和技术,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奉献精神对自身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的促进作用。功利主义正在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精神较为缺乏,其表现为:学生干部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为了荣誉和称号加入学生组织,为了工作的敲门砖加入党组织成为学生党员,没有切实地服务于师生,责任感、使命感都抛之脑后,种种现象反映出大学生没有树立坚实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的一大难题。
三、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成因分析
(一)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受环境变化程度的制约。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的桥梁和纽带,人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性创造并改变环境,因此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对环境的变化。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状况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给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尤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恰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多样,这使得低俗的、腐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有了滋生的土壤,进而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这些消极的意识形态萌芽也在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二)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环境和教育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当前高校学生的家庭存在不同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使得学生家长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层次差异较大,许多学生家长受到良莠不齐的教育,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和思想的引导影响了对大学生良好的启蒙教育。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越来越多,同堂几代人过于溺爱独生子女大学生,一批批“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这是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严重冲击。
(三)参差不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高校的党政领导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以及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接触到的学生面最广、学生数最多、学生情况最复杂,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也最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差异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敏感度及信息接收途径的不同制约着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还担负着其他工作,例如:需要搞专业学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这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一)发扬传统美德、强化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国家未来命运的兴衰,高等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QQ、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关心关注国内外大事,提高对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抵御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党的奋斗历程和党章党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努力打造90后大学生成为时代精神品质、道德风尚的引领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教育方法,转变教育模式
校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体现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以校园教育为重心带动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共同施教并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注视的焦点。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还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行为表现、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动态、智育情况,尽早为学生的发展做好规划。再次,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使学生切实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最后,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知识,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以心相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努力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引路人。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组织的辐射作用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高等学校同时还需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完善,积极组织各类辅导员培训交流论坛互相借鉴优良经验,加深沟通促进共同发展,全面充实辅导队伍素质,加强对辅导员业务素质的考评,另外多体谅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艰辛和难处,鼓励他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把实际工作转化为理论成果,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发挥学生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班级、学生组织、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为突破点,强化育人功能,把好的风尚传承至每一个学生,逐步辐射并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到达多方联动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情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以实际行动总结好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新时期一批批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的各项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J〕.学术交流,2009,(09):168.
〔2〕余小姣.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