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锋
以“静”制“动”化“繁”为“简”——有感于“垂线段最短”在数学动点问题中的运用
■王永锋
垂线段是初中几何的一个基础知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方面的内容提出过明确要求: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011年的苏科版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初一上学期第6章第5节,尽管考查的知识较为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对几何语言的表述不甚规范,仍然会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同时,由于教师对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笼统地认为这部分内容考试考得太少,不需花大力气去讲,因而在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和表述上不甚到位,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水准。实际上,八、年级教学时,常常会碰到许多让广大学生“动”色变的动点问题,这种问题形式上较为琐,旨在考查学生的悟性,特别是经常会利用“垂线段最短”把过程中的“动”转化为某一时刻的“静”,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教学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它本身是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认识了垂直,进而了解了垂线段,并通过两个定义的对比理解了垂线和垂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和直线画出垂线,并找出、标记好垂线段。
图1
例1如图1,AC⊥BC,C为垂足,CD⊥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点B到CD的距离是_______,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
解:C到AB的距离是垂线段CD的长度,为4.8,同理,中间两空分别为6和6.4,而A、B两点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度,即为10。
例2如图2,污水处理厂A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l,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排水沟最短,请你在图纸上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请你思考为什么这样画。
图2
图3
解:如图3,过点A作垂线段AB交l于点B,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评析:例1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点和线之间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两个端点是点和垂足,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所连线段的长度;例2就是利用垂线段最短,但要注意画垂线段的方法。
知识是能力的先导。只有把知识真正学到位,对概念和性质理解通透,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为后续总结方法、提炼思想和形成经验做好铺垫。
在解决动点问题的过程中,垂线段就是好多学生一道绕不过的坎,许多疑难题目通过作垂线段,便能迎刃而解。可以说,它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提供了一条明朗的方法线。
例3如图4,⊙O的直径为10cm,弦AB为8cm,点P是弦AB上的一动点。若OP的长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A.2个B.3个
C.4个D.5个
图4
解:当P与A或者B重合时,OP最大值为5,当OP与AB垂直时,由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得OP最小值为3,在3和5之间还有2个长度为4的点,从而选D。
例4据气象台预报,一股强台风的中心位于宁波(指城区,下同)东南方向千米的海面上,目前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50千米的圆形区域均会受到强袭击。已知宁海位于宁波正南方向72千米处,象山位于宁海北偏东60°方向56千米处。请问:宁波、宁海、象山是否会受这次台风的强袭击?如果会,请求出受强袭击的时间;如果不会,请说明理由。(为解决问题,需画出示意图,现已画出其中一部分,如图5,请根据需要,把图形画完整)
图5
图6
解:如图6,过点P作水平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O,延长台风中心移动射线PQ与AO交于M。在Rt△AOP中,求得AO=OP=36得BO=36+36;由∠OPM=30°,得MO=36+ 36=BO,故M与B重合,台风中心必经过宁海,时间为5小时;C为象山,C到PQ距离CN=28,故象山会受到影响,求影响时间可以先求以C为圆心,50km为半径的圆与PQ相交的弦长为,时间为h;A到PQ距离AD=AB,sin60°=36,故宁波不受影响。
评析:对于例3,学生能够感受到在P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OP的长度先变小后变大,从而考虑到关键是求出最小长度与最大长度。部分学生对本题转化的方法掌握不够灵活,导致猜答案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在讲解本题后,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O的直径为10cm,OP=4cm,则过点P最长的弦长度是______,最短的弦长度是_____;
(2)⊙O的直径为10cm,OP=4cm,过点P的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有_____条。
例4考查学生的画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城市可作为图形中的一个点,而台风走的是一条线,应该把问题中的“是否会影响”转化为求“最短距离问题”,从而想到比较垂线段和半径的大小问题,于是把该题目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解答。
由此可见,在数学的动点问题中,“垂线段最短”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有力工具。通过找寻“静止”时符合要求的那一瞬间,便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存有这个问题:学生题目做得不少,可只要条件稍稍一变,一些学生考试时就会不知所措,特别是对蕴含在其中的规律,更是迟迟不能领会。其实,对于有些动点问题,可以利用题目中显见的结论,找出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而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来解决。
例5如图7,⊙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
C.3D.5
图7
图8
图9
评析:上述两个例题都是以切线为载体构造直角三角形的动点问题,其三边长度满足勾股定理,而其中一边已知大小,要求某一边的最小值,便可转化为求第三边的最小值。如果想不到这种化归思想,学生便不会找到利用“垂线段最短”得到满足条件时的“静止”的那一刻,也便不能圆满解决问题。
在解决动点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诱导学生怎样去想、怎样去悟上来,要置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于解题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解题功能。如果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功能,利用其中蕴含的结论进行转化,不仅可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其数学能力。
学生学习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领会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后,便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一些解题经验。这些经验既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灵活分析问题,形成一种知识、方法与思想融汇的数学体系,提升数学素养。
例7(2014·广西贵港)如图10,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
图10
图11
评析:本题隶属于双动点问题,要求学生在进行思考时考虑到“将军饮马问题”和角的轴对称性,进而转化为作对称点E,于是便得到PC= PE,进而求PE+PQ的最小值,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为EQ,进而再转化为求EQ的最小值,此时应利用“垂线段最短”,再根据等腰三角形ACE腰上的高相等,最后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出答案。可以说,圆满解决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必要的思想方法,并要有一定的解题经验,这种以静制动的策略值得学生多回味思索。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