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郑 莹 评析/许桂华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郑 莹 评析/许桂华
活动内容
西南师大版《数学文化读本》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活动过程
一、爸爸去哪儿——自来水公司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爸爸去哪儿》吗?认识他们吗?天天和爸爸在重庆仙女山的旅游即将结束,临走时,他们需要帮助房东婆婆缴纳本月的水费和电费。首先,他们来到自来水公司。
2.缴纳水费。
师:房东婆婆家用了28吨水,应缴纳多少钱呢?这是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你能看懂吗?
月用水量(吨)20及以下20以上每吨水费(元)3.54.8
生:若用水量不超过20吨,按每吨3.5元收费;若用水量超过20吨,超过部分按每吨4.8元收费。
师:对。房东婆婆家用了28吨水,水费是多少钱呢?大家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可以用计算器帮忙。
3.揭题。
师:大家觉得表格中的哪个信息比较关键?
生:20吨。因为不超过20吨时每吨水收费3.5元,超过20吨的部分每吨4.8元。
师:是的,这个数据把收费标准分成了两段,这样的计费方式叫分段计费,生活中常常会见到。
二、爸爸去哪儿——电力公司
1.出示情境动画。
师:房东婆婆家用电315千瓦时,到底该乘0.52还是乘0.57呢?你怎样理解这个电价表格?
月用电量(千瓦时)200及以下201~400401及以上每千瓦时电费(元)0.520.570.82
2.同桌交流,理解收费标准。
3.反馈。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15千瓦时在201~400千瓦时之间,直接用315去乘0.57。
生:把315分成200和115来计算。
师: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看这幅图。
(师用微视频出示如下坐标图)
师:谁来说说这个图所表达的意思?
生:它的横轴表示每月用电量,纵轴表示电的单价。
师:那图中红色、蓝色、绿色的线各表示什么?
生:红色表示用电量不超过200千瓦时的电价是0.52元。蓝色表示200千瓦时以上,不超过400千瓦时那部分电量的单价。绿色表示400千瓦时以上那部分电量的单价。
师:看来大家已经清楚图中的信息了。155千瓦时的电费该怎么算?
生:155比200小,应该乘0.52。
师:315千瓦时呢?
生:要分成两段来算,前面200千瓦时按0.52元计算,超出的115千瓦时按0.57元计算。
师:天天需要帮房东婆婆缴纳315千瓦时的电费,你现在能帮忙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利用计算器算出315千瓦时应缴的电费)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用电量450千瓦时该怎么计算。
生:需要分成三段来计算。
师:一个电价多好算呀,干吗要分成这样三段来计费呢?
生:应该是提醒我们要节约用电。
师:阶梯电价怎么就能节约用电呢?
生: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的单价也在提高,而且用电量超过400千瓦时后,电价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师:对,我国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各个省市阶梯电价的收费标准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电价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提高。这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合理使用资源,减少浪费。
师:你们想了解国外实施“阶梯电价”的情况吗?请看小记者来自国外的报道。
(播放微视频)
师:在实行了“阶梯电价”后,天天家每月大约节约用电2.6千瓦时。
生:啊,也太少了吧。
师:那你知道1千瓦时的电可以做什么吗?
生:可以让节能灯亮很久。
生:也可以让冰箱运行1整天。
师: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1千瓦时的电可让25瓦的节能灯亮40小时,可以用电锅烧两道美味的菜肴,还可以生产啤酒15瓶。
师:请拿出你的计算器计算:天天家一个月大约节约的2.6千瓦时电能生产多少瓶啤酒呢?如果全班50人每家每月都节约2.6千瓦时的电,一年又是多少?全年级9个班,全校6个年级都行动起来,那可以生产多少瓶啤酒呢?
生:15×2.6×12×50×9×6=1263600(瓶)。
师:看来1千瓦时的电虽然很少,但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减少很多浪费。
三、生活中的其他分段计费例子
师:生活中水费、电费的阶梯价格缴纳方式随时提醒我们要节约,那你还能说说生活中其他分段计费的例子吗?
生:比如出租车计费,前3千米是一个起步价,后面每千米按另一个价格计算。
生:比如到重庆仙女山旅游,一到旺季房租就比较贵,淡季价格相对便宜些。
生:还有固定电话费,也是按时间分成好几段来计费的。
师:分段计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天然气的收费,工资应缴纳的税,寄信函、包裹的邮费等。
四、爸爸去哪儿——停车场
师:天天和爸爸缴纳了水费和电费后,开车来政府大楼准备办事,可发现这里找不到空位停车。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由于停车费比较便宜,导致很多车辆长时间在这儿停留,让来办事的其他群众很难找到车位。
收费标准:前2小时共收费3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1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师: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个合理的“分段计费”收费标准,让来办事的群众有车位停车。
五、活动总结(略)
评析
教学中,郑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以“爸爸去哪儿”这一热门主题为主线,让学生在天天和爸爸的带领下,模拟缴水费、缴电费等生活情境,并多处使用微视频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期待。
与数学的学科课程相比,数学文化活动课(综合与实践课)更加注重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的挖掘。本课教学中,郑老师把时间和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对各种“分段计费”标准的理解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而对于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相对弱化,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这样减轻了学生计算的负担,体现了活动课和学科课的区别,课堂也不显得枯燥。比如在“缴电费”这一环节中,对“阶梯电价”收费标准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学时,郑老师先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在微视频中呈现直观的图示,配以准确简明的解说,让学生“豁然开朗”。紧接着再以“155千瓦时的电费怎么算?315千瓦时要分几段计费?分界点在哪?450千瓦时又该怎么办?一个电价多好,干吗分段计费?阶梯电价怎么就能节约用电呢”这样的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理解。而这一大环节中,让学生计算的只有一处,那就是在充分理解“阶梯电价”后用计算器计算315千瓦时的电费。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