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研究举例

2016-12-07 13:51田全静湖北省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观测点方位角学案

田全静(湖北省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导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研究举例

田全静(湖北省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依托导学案,学校“四环节”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教师也感觉到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部分弊端.通过灵活处理四环节中的自学环节,改进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案研究;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近两年来,学校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经过反复实践与探索,依托导学案形成了“四环节”教学法,既“自学环节—问题环节—互学环节—检测环节”.两年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导学案成为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用导学案教学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能力的培养,一大批学生上课积极展示和质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导学案的使用也便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当然,教师也逐渐感觉到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既有促进教学的一面,也有不利于教学的一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导学案的操作方式中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

用导学案教学时,为了展示不流于形式,就必须安排充足的时间来预习,如果预习和展示各占一课时,则原来大纲规定的一个课时的内容就要用两个课时才能学完,这样就必须增加教学时间,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导学案书写量过大,还要把课堂的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预习、合作讨论、自由展示,这样做就难以在设计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课堂上放得过宽,学生的学习过渡自由散乱,出现了过多的无效展示和质疑,更加剧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还有当堂检测题是当堂知识的运用与巩固,应该在课堂上完成,提前做就失去了借助当堂检测题来了解学情的目的.

2.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兼顾

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照预设好的导学案来教学,导致了部分教师重学轻导、教师不敢讲授的怪现象,有的教师和领导片面地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的就应该越少越好,有的甚至规定教师上课讲话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就是满堂灌,就不是高效课堂,学生展示时更不能打断学生的讲解,讲评时只能说学生的精彩之处,哪怕学生的展示偏离了主题,或者是出现了知识漏洞也不敢明确指出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导与学是相互依存的,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至关重要.当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困难,遇到容易被忽视或混淆的基本概念,需要进行知识单元、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遇到学生经过讨论、探索也无法解决的内容时,遇到学生自学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等内容时,教师的适当点拨、归纳、总结、概括等是很有必要的.

3.导学案与多媒体等其他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有机结合

利用导学案教学时,因为不能完全掌控课堂教学组织程序,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几乎就没有合适的时间来安排使用.实践证明,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形象

生动,可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例如,当遇到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内容时,应用挂图、录像、实验仪器等多媒体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又如,有时遇到一些费时或者难以板演的画图问题时,借助多媒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呈现出来,从而提高课堂的容量.

二、导学案的研究及改进举例

为了解决上述困惑,学校成立了学案研究月,分教研组对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开展学案设计竞赛,全体教师参与设计,每人按规定的格式设计一份导学案,教科室组织人员进行评比研究;二是学案使用研究课,分备课组集体备课,认真制作,审核导学案,确保在一节课内完成学案的内容,并关注利用学案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经过实践研究,教师对上述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是要灵活处理四环节中的自学环节,大部分内容并不需要预习45分钟,可以调整为当堂边预习边展示,有的甚至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交叉进行,展示时允许学生对错误的展示随时质疑,及时终止无效展示,这样可以解决时间安排不够用的情况;二是改进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式,即把教师使用的教案和学生使用的学案分开编制,学案是教案中的一部分,学案主要供学生使用,内容必须简而精,教案中则还包含教材分析、教师的设计意图、教师辅助教学的手段等详细操作方案,重点体现教师“导”的过程,既包括导入新课、导入问题情境、导入学习过程,更包括深层次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交流发言开导和组织学生互助学习等,所以教案要求详而实;三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还可以只编制电子导学案,或者对部分需要探究的问题,上课时直接用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书写,节省不少时间,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容量.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课堂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可以随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由过去的旁观者变成现在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下面举一例改进后的教学片断供大家商榷.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4.3.3余角与补角”时,原来设计的部分学案如下.

环节1: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如图1,在茫茫的大海上,我缉私船正在执行任务,当行驶到某处时,发现有一只可疑船只,你知道可疑船只在我船的什么方向吗?

图1

环节2:精讲点拔,质疑问难.为了描述位置,一般在观测点处先画出方位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北方向的线和东西方向的线所夹的角是90°.

思考:(1)如图2,点A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点B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

图2

(2)如图3,点A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点B呢?点C呢?

图3

(3)“点B在点O的东偏北28°的方向上”和“点B在点O的北偏东62°的方向上”描述的是同一个方向吗?

在地理学上,我们一般规定方位角是顶点在观测点,以正北或者正南为角的始边,以观测点和目标位置所在的射线为终边所成的角.

(4)你知道如何找方位角吗?

修改后,把环节1设计成直接用ppt播放图片,对照图片提出上述问题,边问、边思考、边展示,这样通过情境引入课题,既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环节就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预习和展示.

环节2是本堂课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软件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展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交互进行.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节省了书写的时间.演示时先从学生最易认识的特殊方向入手,认识正北、正南、正东、正西方向,为下面过渡到认识不是特殊位置的方向做铺垫.此处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移动点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射线与南北线的夹角,引导学生认识方位角是从正北或者正南开始,旋转到目标位置所成的角,帮学生认识到方位角的方向性.下面是修改后的教学片断.

师:如图2,点A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点B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

生1:点A在点O的正北方向上,点B在点O的正东方向上.

师:(用几何画板软件演示OA的转动过程)如图3,点A在点O的什么方向上?点C呢?

生2:点A在点O的北偏东43°的方向上,点C在点O的南偏东29°的方向上.

师:如何描述点B的方向?

生3:点B在点O的东偏北28°的方向上.

生4:也可以说点B在点O的北偏东62°的方向上.

师:图上只标注了28°的角,你怎么知道点B在点O的北偏东62°的方向上?

生5:因为这两个角是互余的角,知道其中一个,就可以求另一个.

师:很好,“点B在点O的东偏北28°的方向上”和“点B在点O的北偏东62°的方向上”描述的是同一个方向,我们把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就叫做方位角.但是地理学上,我们一般规定方位角是顶点在观测点,以正北或者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观测点和目标位置所在的射线为终边所成的角.因此,描述方位角时,规范的语言应为:北偏东……度、北偏西……度、南偏东……度、南偏西……度.

师:现在你知道如何找方位角吗?

生6:先找观测点,比如眼睛,也就是角的顶点,再找正南(或者正北)方向线作为始边,最后找终边……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数学解答,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来动态展示情境比较形象直观,特别是让学生体验角度偏转的过程,使空间观念比较薄弱的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描述方向时跟角度有关,并举一反三得到特殊方向与一般方向的描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减少了不必要的书写,节省了时间,使教学具有高效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高红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1.

2016—08—25

田全静(1971—),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观测点方位角学案
考虑桥轴线方位角影响的曲线箱梁日照温差效应
扎龙湿地芦苇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研究
近地磁尾方位角流期间的场向电流增强
乡愁导学案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基于停车场ETC天线设备的定位算法实现
沉降观测在信阳市中乐百花酒店B座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无处不在的方位角
“比例尺(一)”导学案
水泥企业运营水平评估体系观测点的构建与权重系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