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舟
渤海国王大嵩璘行辈推论
张晓舟
[内容提要]中日史籍关于渤海第六代王大嵩璘的行辈存在相牴牾的记载,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两唐书为代表的中国史籍,可以揭示出其中关于嵩璘身份与记名之间存在的非讹误性规律,并通过比对渤海大氏王名的取字与排辈,印证嵩璘行辈存在前后“升格”的变化。而唐代皇室普遍存在的“以孙为子”的习俗,是嵩璘得以钦茂子身份自居的时代背景。此外,渤海政局的动荡与不安是嵩璘谋求身份升格的根本原因。
渤海 嵩璘 行辈 以孙称子
有关渤海国的王系及其王位继承的方式迄今已有诸多研究,①但对第六代国王大嵩璘的行辈仍不能完全廓清。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做进一步的探讨。
《新唐书》卷144《渤海传》载:“钦茂死,私谥文王。子宏临早死,族弟元义立一岁,猜虐,国人杀之,推宏临子华玙为王,复还上京,改年中兴。死,谥曰成王。钦茂少子嵩鄰立……”又《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载:“嵩璘父钦茂……”又日本史籍《类聚国史》②卷193·殊俗·渤海上·延历一五年四月戊子条载:“又告丧启曰:上天降祸,祖大行大王,以大兴五十七年三月四日薨背……孤孙大嵩璘顿首。”
“大兴”为文王钦茂年号,此“祖大行大王”为钦茂无疑。中国史籍认为嵩璘是钦茂“子”、而日本史籍却载嵩璘自称钦茂“孙”,两方记载有差。就此问题,黄维翰在《渤海国记》中推断渤海康王大嵩璘是文王钦茂孙,因为“日本史嵩璘启称文王为大行大王,自称孤孙。文义甚明。故从之”③。金毓黻在《渤海国志长编》中也认为日本史籍“为国书原文,其可信尤胜于两唐书”,所以“似当以国书为正”④,认同嵩璘为钦茂孙说。日本学者石井正敏认为“在当时的渤日外交中,嵩璘没有伪造世系的理由,因此应当以嵩璘给日本的国书的自述为准”⑤,同样支持钦茂孙说。据《册府元龟》可知,钦茂除宏临外至少还有大英俊、大贞干二子。钦茂没时,贞干正于唐廷宿卫,而英俊则因“盗修龙衮”事件而受忌于唐⑥,难以继位。假若嵩璘真为钦茂子,那么元义乱后应当由子嵩璘继位,而不是由孙华玙继位;即使华玙受到了“国人”的推戴而继位,那么事后嵩璘接受华玙的传续是属于“侄死叔继”的方式,于礼有忌。《新唐书》记述第十代王大仁秀继第九代王大明忠时载:“从父仁秀立。”即明言王统逆向上传的情况,而嵩璘继位时未有此番说明,可知其中没有异样,是属于正常的“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顺向下传。所以,嵩璘不可能是钦茂子,其行辈只可能是钦茂孙,且地位要逊于钦茂的嫡孙华玙。
如果上文分析无误,那新旧两《唐书》中关于嵩璘行辈的记载就需重新检讨,且嵩璘行辈的记载用词有差,甚至记名也不相同。
《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嵩璘父钦茂;卷13《德宗纪下》:册渤海大钦茂之子嵩为渤海郡王;《新唐书》卷219《渤海传》:钦茂少子嵩鄰立;《唐会要》卷96《渤海》:嵩璘父钦茂;《册府元龟》卷967《继袭》:钦茂卒,其子嵩璘嗣;卷965《册封三》:嵩璘,渤海大钦茂之子,袭父位也;《资治通鉴》卷235:复立钦茂少子嵩鄰;卷237:渤海康王嵩璘卒;《文献通考》卷326《渤海》:钦茂少子嵩鄰立。
比较上述史料可见,(1)中国史书中没有记载嵩璘为钦茂“孙”的情况。(2)嵩璘与钦茂的关系有“父”、“子”、“少子”三种记载。若将“父子”划为一类,则《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可归为“父子”类;《新唐书》、《资治通鉴》、《文献通考》可归为“少子”类。(3)嵩璘与钦茂的关系记作“父子”时,嵩璘名写作“嵩鄰”;记作“少子”时,则写作“嵩璘”。唯《旧唐书》中有“嵩”的记名,本文怀疑“嵩”后有脱字。《资治通鉴》有“嵩鄰”、“嵩璘”二种记名,但符合上述(3)的规律不误。除此之外,其余史书记名唯一。
上述的规律(3)以新旧两《唐书》为代表,可以归纳为“父子”、“嵩鄰”与“少子”、“嵩璘”相搭配地成对出现,此种现象似乎并非只是讹误,而像是有意删选。如果再考虑到《新唐书》成书较《旧唐书》晚,那么以上的现象更像是《新唐书》对《旧唐书》的改正。如果再进一步结合中日史书的差异,本文推断:(1)中国史书将本是钦茂“孙”的嵩璘记作了钦茂“子”;(2)本是钦茂“孙”的嵩璘向唐廷呈报其为钦茂“子”,即嵩璘以钦茂“子”的身份自居;(3)新旧两《唐书》的记载差异是中国史书对嵩璘身份进行重新评估并最终承认其地位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限于史料的缺乏,上述推论存在一定的猜测性,但若通过比对渤海大氏王名的取字与排辈便可以发现如此推论的合理性与唯一性。
渤海大氏第二代王名“武艺”。《新唐书》卷219《渤海传》载:
玄宗开元七年,祚荣死……子武艺立,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乃遣弟门艺及舅任雅相发兵击黑水。门艺尝质京师……
可知武艺有弟,名“门艺”。又《册府元龟》卷974《褒异一》载:“开元六年二月乙酉,靺鞨渤海郡王大祚荣遣其男述艺来朝……”可知述艺亦是祚荣子、武艺兄弟。此外,武艺还有大昌勃价、大胡雅、大琳、大宝方、大郎雅、大蕃等兄弟。日本学者滨田耕策推测大武艺与大门艺、大述艺为同母兄弟,其余为异母兄弟⑦。其中,“武艺”、“门艺”、“述艺”名第二字均取“艺”;“胡雅”、“郎雅”名第二字均取“雅”,可见渤海大氏王族中部分地存在“以名排辈”的现象。
《旧唐书》的“嵩璘”名与钦茂嫡孙“华玙”名第二字均从“玉部”,此是谓嵩璘为钦茂“孙”的又一旁证,且本文认为此两人为同母兄弟的可能性较大。《新唐书》的“嵩鄰”名则与钦茂子“宏临”名第二字接近,因为“鄰”与“临”不仅均有靠近、接近的意思,而且两字的读音也近。因此,本文推断:钦茂孙的嵩璘继位后,为谋求自我身份的升格,采取了自称钦茂子的手段,在形式上达成与宏临同辈的目的。为此,摆脱渤海大氏王族以名排辈下“嵩璘”一名则成为了稳固“以孙称子”行为的必须,所以《新唐书》中才出现了不从“玉部”的“嵩鄰”一名。换而言之,此名非但不是讹误,而是嵩璘“以孙称子”之后的改名。
如果以上的推论能够成立,那么嵩璘子——渤海第七代王大元瑜名的取字亦有深意。“瑜”也从“玉部”,“瑜”与“玙”同意,均是“美玉”之一种。嵩璘改名为“鄰”,是“以孙称子”后用名字来确定其行辈与宏临相同的手段。那么同样,为行辈被人为地抬高的世子取与华玙同辈的“瑜”字也是为了确立元瑜是嵩璘嫡子、钦茂“正孙”的合法性而采取的策略,为的是巩固王权不被动摇。嵩璘“以孙称子”前后的改名取字如下图所示:
关于“璘”、“鄰”二字是否存在同音误写的可能,本文认为其可能性极低。中日史籍中同出“嵩璘”一名可知记载不是“听音译文”,且中日两国史书的编撰者又不存在接触的可能,所以两国史书同出一个记名的原因只可能是抄录渤海使者携带的国书及表文。
此外,附考“言义”、“明忠”二名,作为渤海大氏王族存在“以名排辈”现象的佐证。《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载:“(元瑜)弟言义立,改年朱雀,并袭王如故事。死,谥僖王。弟明忠立,改年太始,立一岁死,谥简王。”可知元瑜弟为言义,言义弟为明忠,元瑜与言义、明忠为同辈。参照武艺例,元瑜与言义、明忠为异母兄弟的可能较大。又《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载:“(贞元十四年)十一月,以王侄大能信为左骁卫中郎将……”贞元十四年为渤海第六代王大嵩璘在位期间,故所谓“王侄”即是嵩璘侄大能信,其与言义、明忠为同辈。“言义”、“明忠”、“能信”,其名第二字“义”、“忠”、“信”的排列不禁使人联想到“忠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又渤海政堂省六部为“忠、仁、义、智、礼、信”,可见在儒学五常与“仁义”之教在渤海“宪象中原”之际也被用于王族取名与排辈之上。
综上所述,渤海大氏王名部分地存在“取字排辈”的现象,嵩璘名从“璘”到“鄰”的变化是嵩璘向唐“以孙称子”的过程与推移,而新、旧《唐书》的记载差异正是基于此变化,反映了嵩璘通过改名以达到重新调整行辈的目的。
“以孙称子”若以传统的礼仪伦常来看是颠倒乾坤之事,中原史官与史书本应无法容忍此种现象。但是,据刘盼遂《由周迄清父子之伦未全确定论》⑧一文可知中国传统社会之伦常常有怪现状,且谓“凡此种种不仅见于鄙塞之域而朝廷簪缨之族,亦复层见叠出”。尤其在胡风虏俗浓郁的唐代,“以孙为子”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诸如:《旧唐书》卷150《德宗诸子传》:
文敬太子謜,顺宗之子。德宗爱之,命为子。贞元四年封邕王。十五年十月薨,年十八。上废朝三日,赠文敬太子。所司备礼册命。其年十二月葬于昭应,有陵无号。
唐德宗诸子命名,取字从“言部”。如顺宗讳“诵”、肃王名“详”、资王名“谦”,而文敬太子名“謜”,是公然不以其为顺宗子,而雁行于德宗子之间。德宗贞元十一年为渤海大嵩璘继位之年,文敬太子没于贞元十五年,两相接近,且又同出“以孙为子”之事,不可不谓之曰巧合。又《通鉴》卷247:“(唐武宗会昌四年三月)丙辰,李德裕言于上曰:‘……又宰生子晏实,其父智兴爱而子之,晏实今为磁州刺史,为刘稹所质。’”
参看《新唐书》卷172《王智兴传》可知:“晏实幼机警,智兴自养之,故名与诸父齿。”
王晏宰子王晏实即为其祖父王智兴养为己子,且名取字“晏”与诸父同行辈。可见并非仅李唐皇室,臣卿豪第亦有“以孙为子”的事例。
另,据《旧唐书》卷106《王琚传》:
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
其中“四哥”其实是指其父睿宗。淳化阁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自称“哥哥敕”。可知唐时不仅广泛地存在“以孙为子”的习俗,而且还有“称父为哥”的现象。⑨
唐代为何出现“颠倒昭穆”、伦常游移的原因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其或与古时北方诸族广泛地存在的“还子习俗”⑩有关。因此,像“以孙称子”这样原为正统礼教所不容的现象在唐代特有的胡风夷俗的影响下,渐渐地被中原士人所接受。而上述德宗时期的几例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大嵩璘能够向唐“以孙称子”且得以被正史所载的时代背景与大环境。
综上所述,嵩璘“以孙称子”的经过可归纳如下:华玙没后,嵩璘以钦茂孙的身份继位,但却向唐宣称己为钦茂子,故而《旧唐书》中记载嵩璘与钦茂之关系为“父子”、其名为“嵩璘”。事后,嵩璘为坐实“以孙称子”的行为,更名为“嵩鄰”,以示正式升格,其改名不仅在取字排辈上向宏临靠近,而且为自己的世子也取了显示与华玙同辈的名字,故而《新唐书》中记载嵩璘为钦茂“少子”,更其名为“嵩鄰”。“少子”一词既反映了中国史官觉得嵩璘与钦茂存在悬殊年龄差距的意思,也反映了其有别于“父子”之“子”的记载而另选他词的用意。因为在唐代祖父养孙为子,孙称祖父为父常有发生,“父子”一词的应用变得模糊。若用“父子”或许无法准确表达嵩璘“由孙称子”的前后变化,故而《新唐书》中特书“少子”,用来表示承认嵩璘忝列钦茂子的末席,并且有承认嵩璘具备钦茂子的资格、肯定其统治的意味。由是可见,史书中的矛盾不仅不该归咎于抄录时的讹误,反而应当视作记载上的有意安排而特加重视才对。
至此,对嵩璘身份的变化及其行辈的疑问全部推论完毕,以下就嵩璘“以孙称子”的动机与原因予以讨论。上文已述,“璘”、“鄰”二字的字义变化反映的是嵩璘改名前后的心理活动,而渤海国当时的政治形势方才是嵩璘改名立威的根本原因。日本学者酒寄雅志定义文王钦茂统治后期至康王嵩璘继位之间的渤海政治形势为“国人阶层的抬头与王权统治的弱化”⑪,可谓卓见。钦茂没后,“国人”可行废立之事,而一位长时间统治的帝王之后往往伴随着政权的动荡与各利益集团的博弈。《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载:“(贞元)十一年二月,遣内常侍殷志赡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十四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进封渤海国王……及嵩璘袭位,但授其郡王、将军而已,嵩璘遣使叙理,故再加册命”。
可知嵩璘继位伊始仅受唐朝“郡王”之爵,未袭钦茂“国王”之号,这对处在政治动荡期的嵩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考验。为了巩固王权,排除“国人”阶层的势力,确立自己王位继承的合法性,嵩璘不得不以钦茂子的身份自居。日本学者石井正敏推测:“夷狄君长承袭先王官爵时,因‘嫡庶’、‘子孙’之别而有高低之分,所以嵩璘以钦茂子的身份申告唐廷请求册封,将能获得比钦茂孙的身份更高的官爵”⑫。本文赞同此看法,并进一步认为嵩璘“遣使叙理”的过程不仅是其由“郡王”进封“王国”的过程,而且是嵩璘“以孙称子”,谋求身份升格的过程。换而言之,借助唐朝的册封,树立自己的统治权威是嵩璘策划身份升格的根本原因与目的。
[注释]
①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渤海国志三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专考渤海十五代王事迹,立有“年表”、“世系表”,为研究渤海王系之肇始;近年有滕红岩:《渤海王位继统类型计量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以计量分析为依托,研究渤海王系继统类型。
② [日]菅原道真等:《类聚国史》,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本,吉川弘文馆,1983年。
③ 黄维翰:《渤海国记》上篇·国统,《渤海国志三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④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19·从考,《渤海国志三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⑤⑫[日]石井正敏:《渤海王の世系について》,《(中央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42号,1997年3月。
⑥ 梁玉多:《渤海国编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⑦ [日]滨田耕策:《渤海国兴亡史》,吉川弘文馆,2000年,第24页。
⑧ 刘盼遂:《由周迄清父子之伦未全确定论》,《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⑨ 陈宗振:《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语言研究》2001年02期。
⑩ 青年婚后所生第一个儿女要给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会说话后,称祖父母为“父”、“母”;称生父为“哥”,生母为“姐”或“嫂”,见何星亮《从哈、柯、汉亲属称谓看古老的亲属制》,《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
⑪[日]酒寄雅志:《渤海国家の史的展开と国际関系》,《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第16号,1979年3月。
责任编辑:赵欣
K246
A
1009-5241(2016)03-0029-04
张晓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生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