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西方军界、学界及媒体的调查与报道

2016-12-07 01:41赵欣
东北史地(学问) 2016年3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国联

赵欣

九一八事变后西方军界、学界及媒体的调查与报道

赵欣

[内容提要]1931年9月18日,日本捏造事实,不宣而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后出兵全面侵占中国东北。为了掩人耳目,日本侵略者扶持溥仪为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调查真相,西方军界、学界和媒体人士纷纷前往事发地调查,为国联调查团的调研打下了基础,终使日本外交上陷于孤立。

九一八事变 日本 西方军界 学界和媒体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的先期活动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之前,“满铁”的部分成员就开始大造舆论,鼓吹“满蒙独立”,怂恿日本政府以武力解决所谓的满蒙问题。1928年11月,“满铁”成立了“满洲青年联盟”①。该组织的宗旨是向“中国大陆发展大和民族”,到处宣扬要在“满蒙建立新国家”。1931年上半年,“联盟”发行了《满蒙问题及其真相》的小册子1万份,免费向日本军政要人赠阅,宣称“满蒙不仅作为我国国防第一线和国军的军需产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且作为发展产业的原料产地和食品供应地,对我国的生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地区”。基于此,日本应将自己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利“光明正大地向世界各国申请,当然更可以向中国提出”,“在全部既得权益将废于一旦的今天”,“吾人要奋起促使九千万同胞猛醒”②。“大日本生产党”在“朝鲜满蒙问题、国民问题发起人会议”中通过了“膺惩暴戾的中国,坚决反对币原软弱外交”的决议。与此同时,从“满铁”独立出来的东亚经济调查局也与“满铁”再度合作,在日本各地举行中国及满蒙事情讲演会,煽动国内仇华、反华情绪。日本关东军持续放大“中村事件”③,意图左右国际媒体的导向。在大造舆论声势的同时,关东军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7月3日至12日,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防御系统进行了彻查,“在这一旅行的研究项目中,甚至包括袭击哈尔滨和海拉尔防御等问题”④。

日本认为时机成熟后,于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派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炸毁,声称系中国军队破坏。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参战。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面对日军嚣张的进攻,张学良匪夷所思地下令不予抵抗。日军遂以破竹之势迅速侵占了奉天、吉林和黑龙江的大部分领土。而日本政府和外务省对国际媒体和军政界人士均表示无法约束军方,暗地里却支持其扩大侵略。后蒋介石南京政府逐渐看清了日本的野心,开始命令张学良抵抗。12月25日,日军总攻锦州,张学良撤军弃城。1932年1月2日,锦州失守,日军连克多城。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东北全境沦陷。

迫于国际压力,关东军还不敢在东北全境明目张胆地实施殖民统治,因此考虑先建立傀儡政权,再倒逼西方列强认可。当时担任日本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游说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回中国东北复国。⑤溥仪心动,遂于1931年11月13日从天津起程赴位。1932年3月1日,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任“国家元首”,定都“新京”(今长春),年号“大同”,中国东北从此进入了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伪满当局为了获得西方社会的认可,定期出版发行英文杂志和著述,介绍伪满洲国“国情”,为自己在中国东北的所作所为歌功颂德。伪满当局出版物有东亚经济调查委员会的《满洲年鉴》(Manchuria Yearbook),“满铁”的《透过镜头看南满铁路》(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Through the Camera Lens)、《回答有关满洲的问题》(Answering questions on Manchuria)、伪满洲国外交部的《满洲国的独立》(The Independence of Manchoukuo)、《满洲国的特殊公司》(Special Companies in Manchoukuo)等多部宣扬伪满洲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著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伪满洲国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西方人进入“满洲”进行实地调研。

一、西方军事情报人员的调查

美国和英国一直反对俄日独占中国东北,因而密切关注日军的动态和中国东北的局势。九一八事变及次年3月即告成立的伪满洲国令西方列强极为震惊,以英美军人为主的西方人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奔赴中国东北一探究竟。由于日本表面上仍奉行门户开放政策,继续与美英等西方国家保持着贸易往来,因而西方军人的进入亦未遇到多少阻碍。他们以军人的特殊身份得已深入到一些禁区,并与日军高层接触,从而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军事情报(当时都是加密级文件,普通人无法看到),其调研成果为本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及实施远东军事布署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际上,早在事变前,西方军界就“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遂屡次派情报人员打探。1930年2月,英国陆军参谋弗格森上校(A.K.Ferguson)即进入中国东北调查日军动态。九一八事变后,英国军人洛瓦特·弗雷泽(Lovat Fraser)立即赶赴现场,对事变当晚日本所谓的“中国军人炸毁南满铁路”之说进行考证。弗雷泽曾亲口向日本军官质疑,“如果铁路被炸毁,为什么当天晚上从大连驶来的火车能准时到达沈阳?他们最初的答复是火车越过了那段炸坏的铁轨。当他反驳说这不可能时,他们又声称火车到达前毁坏的铁路就修好了。然后他又追问为什么第二天早上毁坏的铁路仍被拍照,他们哑口无言”⑥!另一名驻东京的英国参谋根据自己的实地调查亦揭露了日本的侵略行径,并分析了当时流行的“日苏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了在满洲的军事行动,明显是想减少中国对南满铁路公司及其子公司利益的干涉。从其军事行动发生的速度而言,丝毫不用怀疑这些行动都是事先精心预谋的。所有最近接到的信息都显示苏联不会对日开战,除非日军真的绕过苏联前线,问题的关键是日本是否真的是故意所为。苏联能调动的总兵力有60万人,30个师,每个师1万5千人,军队有600架飞机,但其中有22.5万人驻守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而日军的自动化部队共有80万人,32师,每个师2万人,最多有600架战斗机。其中有60万人驻守在哈尔滨—齐齐哈尔沿线,其他地区有30万兵力”⑦。

伪满洲国成立后,远东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更多的西方军事情报人员陆续进入东北,许多都是有先期调查经验的军人,调查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1933年6月,美国迪克上尉(Dicker)到中国东北与朝鲜的交界处调查港口建设情况。1935年7月,英国皇家工程师、陆军中校查普曼(J.DP.Chapman)奉命调查中国东北的局势。其主要任务是:1.调查兴安岭日军企图假道满洲里进攻苏联及苏联的防御体系与中东铁路情况;2.报告特建的北安镇—阿穆尔铁路的建造进展及洮南至索伦铁路延长线的前景;3.查看雄基、罗津和清津港的建设状况;4.调查伪满洲国军事概况(坦克、航空设施以及独立的铁路驻军),特别是兴安岭特务军团的情况;5.土匪情况;6.公路建设情况;7.东北人民对日本人的态度以及工商业等。⑧查普曼先期奔赴日本,于1936年2月28日离开东京赴对马岛,之后乘轮船抵清津。在船上遇见了4名认识他的官员,查普曼意识到自己此行可能因此而暴露了。他索性大胆地搜集了朝鲜港口的建设信息,再于3月4日赴哈尔滨,调查了拉法—哈尔滨铁路干线、支线及施工等情况。查普曼托英国驻哈尔滨领事写了一封给海拉尔宪兵队队长的介绍信后继续向西北行至海拉尔、兴安岭、阿尔山等地,之后沿洮索线及南满铁路线折返至“新京”、沈阳、抚顺,搜集了大量地形学、植被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公路、轨道、河流等多方面的地理信息和军事情报。在他看来,中东铁路“海拉尔与兴安岭之间有5座大型铁路桥,现在都急需修缮。火车从上面爬过时颠簸起伏,速度根本提不上来。枕木和压重物都急需修缮”⑨。查普曼搜集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发现了日军航空系统的可能隐蔽点,“从兴安岭那里的一个正在施工的基地里可以窥见,从齐齐哈尔至东方200公里将有一个能牵制敌机的防空工事,据称当敌机离前线400公里之遥时就能接收到信息”⑩,“该地区适用于飞机、骑兵和装甲车作战。日军在海拉尔握有坦克,在兴安岭可能也有。在海拉尔、兴安岭、洮南和齐齐哈尔还屯有骑兵。齐齐哈尔有飞机,可能隐藏在兴安岭之中”⑪。他还特别统计制作了一张“日军关键驻地表”,并计算出了这些关键驻扎点与铁路、公路之间的精确距离。查普曼的调查令英国陆军部感到很满意,“军事作战与情报指挥处向航空作战与情报指挥部表达了对查普曼的赞赏之情”⑫。海军情报部指挥处亦对此向陆军作战与情报指挥部表达了祝贺。

表一 查普曼之“军情调查表”(节选)⑬

英国陆军参谋部上校弗格森奉命于1935年7月20日至8月6日再次赴中国东北调查伪满洲国军情。其目标有二:1.调查“满洲”当前的总体情势;2.攫取“满洲”东部最新的铁路建设信息。计划路线是:天津—沈阳—新京—哈尔滨—牡丹江—图们—吉林—沈阳—大连。由于哈尔滨至牡丹江与牡丹江至图们铁路线被洪水冲毁,弗格森不得不调整计划,略去了图们和牡丹江两城。在沈阳和哈尔滨领事的帮助下,弗格森穿越了中国东北的主要铁路线,得以和日本及伪满的一些高级官员接触,还从日本军官那里获得了一些信息,但他认为日本军官“明显是在重复一个设计好了的长篇大论,更像是一个小学生在重复‘玛丽有只小羊羔’之类的歌词”⑭。为了套取有价值的情报,他多次与日本低级、高级军官接触,拼凑从他们那里获得的零散信息,渐明章法。

根据调查,弗格森总结了日苏之间的四大焦点问题:1.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三角洲;2.苏联拒绝日本在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设领事馆;3.日本指控苏联支持抗日的土匪;4.外蒙与满洲边境的冲突。⑮弗格森根据亲历考察深刻地揭露了日本的野心,对黑龙江三角洲问题,“满洲国授权享有整个河道的航行权……日本也反对苏联在三角洲的军事行为”⑯。至于外蒙,“日军官告诉我满洲与蒙古(内蒙和外蒙)是一家,应该成为一个国家”⑰。他还曝光了“日军战舰曾两次航至苏控海峡以试探苏军的反应,他们感到苏军似乎很害怕他们。苏军在海参崴有16艘潜艇,在赤塔有500架飞机”⑱等重磅军情。弗格森得出结论:“日本对苏联和外蒙有一种言过其实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是由于他们无法以间谍的身份深入到外蒙以诱使蒙古人不受苏联控制而归顺于日本……日本并不想开战……此外,日本还认为苏军在西伯利亚的军备是最令其不安的存在,他们已形成了危险的因素,也许能煽动成一场战争”⑲。但他预测“满洲的形势显示1936年秋季之前日苏敌对情绪爆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⑳。

查阅英国陆军部的档案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军事考察报告,且大多数都曾上呈给英国外交部和首相过目,足见其调查成果对于本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军事布署的重要参考作用。

二、西方媒体和学界的调查与报道

九一八事变及伪满洲国的成立自然也引起了西方媒体和学界的瞩目。他们以记者的敏锐和学者的洞察力适时捕捉中国东北的政界、军界、人文和地理信息,及时向西方社会反馈中国东北时事,分析未来的走向,从而使西方社会能持续了解中国东北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军事动态。

此期进入中国东北的西方媒体名士有彼得·傅勒铭(Peter Fleming)等人。傅勒铭是英国《泰晤士报》远东特约记者,杰出的地理学者和探险家。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他立即赶赴沈阳,及时向西方社会传递了日军侵华的实时信息。1933年,傅勒铭和一位美国记者再度奔赴中国东北。由于他在九一八事变中准确及时的报道而声誉鹊起,成为“满洲问题”专家,因而《泰晤士报》此次以每篇50英镑的高价买断了他对中国东北的系列报道。㉑傅勒铭从法国乘火车经荷兰、俄国走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国东北。他重点考察了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沿线及重点城镇的日军动态。他以记者的敏感性和地理学者的专业素养评价了重点城市的情势,“哈尔滨被称为远东的巴黎。这里有着大量的难以确定的因素。在表面上看来,俄国对哈尔滨的影响几乎等同于美国对上海的影响。但是在哈尔滨混杂的文化背后是今天的日本人所主宰的一切。这是满洲随处可见的情形”㉒。傅勒铭在哈尔滨滨拍摄了大量中东铁路的照片后秘密地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邮政系统寄回伦敦,之后从哈尔滨乘火车至长春,阐明“日本选择长春作为满洲国的首都主要在于其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交会点”㉓。傅勒铭在长春停留了3天,考察了驻军、工程建设和商业等情况。他利用各种渠道采访了政军界要人,包括日本、国民政府外交部和作战部的高级官员,甚至成功采访了溥仪、蒋介石等人。傅勒铭离开长春后抵沈阳,采访了一些日本高级官员,并考察了日军的防空工事,还参与了日军与土匪的作战,之后奔赴南京会见蒋介石。由此可见,其调查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其他媒体记者更胜一筹。后来他将自己写给报社的报道汇成专著《鞑靼行纪与鞑靼新闻》(Travels in Tartary One’s Com⁃pany and News from Tartary,London,1934.)。该著以流畅的文笔、丰富新颖的信息、独到深入的分析而风靡一时,从1934年首版至1946年,被再版了19次之多。㉔

确切地说,英美等国的西方媒体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给予了长期的关注,西方各大媒体几乎都派有记者前往现场,纷纷发表长篇累牍的连续报道。以《泰晤士报》为例,仅在事变后的5个月里,该报对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动态的报道约计147篇,其中消息、通讯132篇,社论15篇。㉕此外,英国《每日电讯报》、《标准报》、《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先驱论坛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大报和《格拉斯哥先驱报》、《伯明翰每日电讯报》等地方报纸都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动态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报道。

较媒体记者而言,西方专家学者对中国东北情势的调查和研究更具专业性。知名者有熟知东北亚局势的英国学者斯图尔特(John Stewart)、美国远东问题专家沃尔特·扬(Walter Young)、英国地理学者伍德海德(Mr.Woodhead)等人,他们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专题论文,并出版专著,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东北的关注和认识。此外还有许多后起之秀,如马洛里(Walter H.Mallory)从地缘政治、经济纷争和种族歧视等角度解析了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享利·金尼(Henry W.Kinney)对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中国东北社会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休·肖(Hugh Shaw Dunn Garven)对中国东北植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人文地理学者林格伦(Lindgren)对东北通古斯族群做了开创性的调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地理学者这一时期绘制了水准较高的中国东北铁路地图。㉖他们用立体的线条和投影技术形象地显示了中国东北的森林、河流、海洋、山川、平原等富于变化的地形地貌,特别在表现中国东北铁路时,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组合精确地演示了境外铁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民族自建铁路、日本出资中国承建的铁路、英国出资中国承建的铁路、在建铁路、计划铁路等8类,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辨析中国东北铁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同时,该地图还清晰地显示了当时东北地区行政区域的划分,为学者研究伪满洲国的行政建置、地名变迁等内容提供了依据。

三、西方军界、媒体和学界的调查与报告的社会反响

西方军界、媒体和学界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考察与报道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

其一,奠定了国联调查团彻查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真相并为之定性的基调,迫使日本退出国联。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国驻国际联盟㉗全权代表施肇基立即向国联报告,请国联主持公道;同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1931年9月22日,国联电请中日两国各遵承诺,撤兵保侨。9月30日,国联通过决议重申日本撤兵,而日本百般抵赖的同时却从未停止其侵略的脚步。国联内部对如何处理此事争论不休,该事件成为国联成立以来首次面临的局地冲突难题。㉘1932年4月,在大量媒体信息和军事调查报告充分反馈到西方社会后,国联成立了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包括法、美、德、意等5国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团到达沈阳。李顿等人在沈阳调查时与美国东北亚国际关系专家沃尔特·扬畅谈了一下午。沃尔特·扬给他讲述了许多中国东北的时政要闻,并陪同调查团成员马柯迪和麦考益乘火车从山海关出发,途径锦州考察。㉙李顿在日记中还引用了英国军人洛瓦特·弗雷泽(Lovat Fraser)对九一八事变当晚日本所谓的中国军人炸毁南满铁路一事的考证。

经过多方走访后,调查团写成了著名的《李顿报告书》。报告指出,“当时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暴乱、日军跨过图们江的中朝前线、青岛民众抵制日货运动等行为已使中日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中村事件内在的严重性使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㉚。调查团对九一八事变如是定性:“9月18日当晚10至10点30分之间的确在铁路附近发生了爆炸,但是事实上损失并没阻碍从长春开来的南向机车的正点到达,爆炸本身并不足以定性为军事行动。日军在该晚的军事行动不能被视为一种合法的自卫行为。”㉛对于伪满洲国,“我们判断,满洲国的新政体如果没有日军的存在和日本官员的活动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因此,当前的政体不能被认定为是通过真正自发的独立运动所建立的。”㉜对此,日本大肆反驳,“日本当局没那么大的胸襟去听那些充满敌意的争论。日本应以一种大国应有的风范直面国联,在日内瓦的代表们应果断地站在日本的立场上打败那些对日本在满洲的行动有所怀疑的国家。所谓的解决,特别是当日本承认了满洲国之举就意味着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㉝。为此,大多数国联成员国看清了日本的真面目,“日本本身并不重视李顿报告书,而是关注国联基于此书所做的决定。如果国联的决定有违其愿,日本一定会有所反击……‘造成’日本撤出国联是国联的责任而非日本的责任”㉞。国联最后决议“中日双方在中国东北都存在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应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和平解决武力争端,共同发展。而东北的管理最好实行东三省自治,同时雇佣一定量的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顾问及行政长官进行共管”㉟。但日本无视国联的决议,并宣布退出国联。

其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的扩张计划,使日本陷入外交孤立。基于日本一意孤行,再加上英美等国军界、学界、媒界的报告和国联的调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旗帜鲜明地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并对伪满洲国不予承认,同时在战略上加强了对日本的防御。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出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和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巴黎非战公约,“美国政府不会承认任何事实上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签订的足以损害美国及其人民在华之权利或违反门户开放政策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也不拟承认任何违反国际盟约及巴黎和约的局势、条约或协定”㊱。起初,英国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行为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在史汀生发表不承认宣言时,英国并未紧随其后,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内的经济危机上。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轰炸上海闸北区,发动了令英国感到岌岌可危的“一·二八事变”。英国在华投资76%的企业和商业实体都在上海,面对日本得寸进尺的侵略步伐,英国决定与美国联手反日。事变次日,英美两国分别向日本提出严重的抗议,同时两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向上海集聚,美国还向夏威夷和菲律宾增兵,两国公使还就事变与中日政府展开调停和斡旋。1933年1月15日,美国通告世界各国不承认伪满洲国;英国政府于1934年3月13日声明将永远不会承认伪满洲国。截至1941年,最终承认伪满洲国并与之建交的只有23个国家,除了苏联、泰国外,大部分为轴心国及其傀儡国和占领国。国联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多次谴责并呼吁日本停止侵略,使其在军事和外交上长期陷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日本退出国联后,其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1933年1月攻占山海关,1937年全面侵华,北进南下,四面树敌。同时,日本扶植伪满洲国,使中国东北成为日军的侵略大本营。西方各界人士的介入虽然未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其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考察和报道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人民认清了日本的野心和侵略真相,先在道义上谴责日本,进而在物质上支持中国抗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阵营的形成。

[注 释]

①“满洲青年联盟”主要是由日本右翼狂热分子组成的、旨在向中国东北和蒙古进行侵略性扩张的极端组织,首任理事长为小日山直登,主要成员有冈田猛马、小野宝雄和山田耕平等人,其势力范围遍布“南满”。

②④ [日]关宽治、岛田俊彦著,王振锁、王家骅译:《满洲事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第121页。

③ 日本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于1931年赴中国东北西部调研,在洮索线终点葛根庙附近苏鄂公府山中,被兴安屯垦队第三团官兵私自处决焚尸。

⑤ [日]小林龙夫、岛田俊彦编:《现代史资料(7)满洲事变》,东京:御茶水房,1964年,第164页。

⑥ 李顿:《北平日记》,见王启华译《李顿赴华调查中国事件期间日记》,《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第21页。

⑦"Events in Manchuria",WO106/5495,National Archives.

⑧⑨⑩⑪⑫⑬"Chapman's exploration in Manchuria". WO106/5695,National Archives,p.16,p.16,pp.17-18,p.18, p.18,p.18.

⑭⑮⑯⑰⑱⑲⑳"Tour in Manchuria".WO 106/5282, National Archives,p.2,p.5,p.5,p.6,p.6,p.6,p.8.

㉑㉒㉓ Peter Fleming,Travels in Tartary One's Compa⁃ny and News from Tartary,London,1934,p.21,p.51,p.52.

㉔ 据Open Library统计。

㉕ 张炜:《〈泰晤士报〉对中日战争态度的转变——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关》,《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㉖ 该图发表在1932年美国《外国事务》(Foreign Af⁃fairs,Vol.10,No.2 Jan.1932)杂志上。

㉗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高峰期(1934-1935)时曾有58个成员国。其宗旨是减少军备、平息国际纠纷、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1945年由联合国取代。

㉘ 李顿调查团是国联成立以来首次派出的对东北亚局部冲突进行仲裁性调查的国际组织,其调查结果公正与否关乎国联的公信度,甚至是生死存亡。

㉙ 李顿:《沈阳日记》,见王启华译《李顿赴华调查中国事件期间日记》,《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第25页。

㉚"Manchuria,The Lytton Report",the Preface,DO35/ 14/12,National Archives.

㉛㉜"China and Japan,Lord Lytton on Hope of Lasting Peace",The Times,Wednesday,Dec.7,1932.

㉝"Summary of Leading Articles from the Vernacular Press in regard to the Proceedings at Geneva".FO262/1802, National Archives.

㉞"Memorandum,Comment on the Lytton Report", FO262/1802,National Archives.

㉟"The League and Manchuria,A Settlement by Con⁃ciliation",Geneva,Dec.7,The Times,Dec.8,1932.

㊱《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第476页。

责任编辑:刘毅

K263

A

1009-5241(2016)03-0055-06

赵欣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吉林 长春 1300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S020)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2015 ZX4)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国联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围绕东北工作主导权的博弈——以张学良、齐世英为中心
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
国联饲料预计今年销量突破6万吨,其中1万吨销往海外市场
日本侵略战争序幕与“九一八事变”始末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