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摘 要:瑜伽是一项风靡全世界的新兴体育项目,它集动作、呼吸和冥想为一体,能使练习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瑜伽不但注重培养形体、动作、姿态等外在美,而且也注重培养美的情操和审美能力等内在美;除此之外,瑜伽锻炼还能纠正学生的整体姿态、柔韧性和协调性,放松精神和压力,增进身心、精神等方面的健康,瑜伽的作用非常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背负着培养完善的身心健康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培养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瑜伽 发展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设瑜伽课程的作用
瑜伽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作用,昀显著的是身体和意识的结合,具有改善心理的功效。在瑜伽锻炼过的程中,锻炼者从浅到深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能感觉到精神、理性、意识,昀后把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为一体境界。具体说来,瑜伽具有以下几点重要功效:
1.美体养颜,调节人体内功能系统
瑜伽练习是配合呼吸的韵律,围绕脊柱伸展身体完成各种姿势的运动。它能够提高身体柔韧、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 ,同时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使脏腑器官沐浴在精血之中,有效调节人体循环系统,达到调整美化体态容貌的功效。瑜伽锻炼能使脑细胞的活动得到调整、改善和提高,对大脑控制、调整各脏器的功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有利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
2.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瑜伽锻炼能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机能,减轻某些疾病带来的副作用。瑜伽锻炼对我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三方面的健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对整体生命认识得更加透彻,拓宽了个人意识,了解生命的价值。瑜伽通过不同的体位,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解除压力。长期练习瑜伽能排除锻炼者体内的毒素,使锻炼者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得到提高,使锻炼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的心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改善人的身心健康
瑜伽锻炼能起到调理身心、稳定情绪及内分泌的作用,改善身体机能。瑜伽的冥想法能让人很好地透视自身和周围,解除潜意识里的焦虑。在校学生学习的压力较大,往往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等,通过瑜伽的锻炼来调养身心和化解压力,锻炼学生的肌体与心志,调节身心健康,养成意志的坚定、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院校瑜伽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瑜伽在当代社会得到相当的普及,出于对美的追求,各大城市的健身馆中开设的瑜伽教学课程数不胜数。然而与健身馆的瑜伽教学相比,高职院校中瑜伽运动的普及教学课程开设情况相对落后,开设瑜伽教学的高职院校并不多,而且大多数设为体育选修课程,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普及度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高职院校瑜伽教学的师资方面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瑜伽教师是非瑜伽专业的体育老师来授课,他们对于瑜伽运动的了解较浅,导致在进行瑜伽教学的过程中,阻碍了瑜伽运动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主要原因是领导对于瑜伽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瑜伽教学不统一,没能完全列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去,从而造成了高职院校中瑜伽教学未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没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普及力度低
瑜伽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人们对瑜伽的认识并不深,所以并没有被广泛普及。高职院校的瑜伽教学正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的状态尚未成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瑜伽课程教学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瑜伽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瑜伽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对瑜伽进行教学时,可使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瑜伽动作和学习理解瑜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推动高校瑜伽课程的发展。
3.教学场地和设施因素
瑜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锻炼方法,对其锻炼的场地和器材设施有着特殊的要求。但是瑜伽传入我国较晚,普通高校的瑜伽课程开设较少,导致一些领导对瑜伽项目的认识不够,在教学场地设置和器材配置方面不完善,无专用场地,缺乏瑜伽教学器材,这对瑜伽教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中瑜伽教学的优化策略
要想提高瑜伽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应积极提高领导对瑜伽教学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传播瑜伽健身文化的理念。重视瑜伽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改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状况,从教学设备上促进瑜伽教学的发展。
1.应大力积极对瑜伽运动进行宣传
有着深厚哲学文化基础的瑜伽运动大家应去了解和学习,瑜伽教学虽只是体育教学课程,但我们应大力进行瑜伽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使瑜伽教学课程能更好地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极开展瑜伽课外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促进瑜伽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和发展。
2.加强瑜伽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学组织的核心,给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明知识和技能,所以,瑜伽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是瑜伽课程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优秀的瑜伽教师不但要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还要有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较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应加强瑜伽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教师的培训、交流和教学方法的强化,使瑜伽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3.完善瑜伽教学设施
好的教学设施是确保体育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瑜伽对场地设施及设备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进行建设和完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从硬件设备着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针对瑜伽的特点,瑜伽教学场所应注意环境的安静和配置良好的音乐器材,柔和舒适的背景音乐是练习者放松解压的必要保障;注意瑜伽教学场地的装修和整洁干净,场地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符合瑜伽教学亲近自然的宗旨。
四、总结
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但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不足,导致瑜伽课程的开展不受重视,投入的人力、精力和物力不足,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场地和设施的简陋等,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制约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开展。因此,应积极提高领导对瑜伽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瑜伽健身文化观念的传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完善瑜伽教学内容及教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营造良好的瑜伽锻炼氛围,让瑜伽课程在高职院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冬.瑜伽训练法[J].SPORTS运动.2005(6)期,134~ 135.
[2]郭健.瑜伽YOGA MOOK[M].语丝出版社,2004(1),39.
[3]杜熙茹,张林挺.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1).
[4]张丹青.华东师范大学瑜伽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