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郝+纪素姣
摘 要:中职学校,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后进生的转化,普高教育中,由于学生目的明确,学生相对来说学习动力会更强,而对于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的原因,有不少中职学生招收的学生有八年级甚至少数七年级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参差不齐,就导致了后进生越来越多,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就后进生的整体表现,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相信对于中职同行们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后进 转化 分类 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近几年一直提的很响,经常听到有人说职教的春天来了,这对于搞职业教育的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不管是不是春天,我们的职业教育都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后进生的转化。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一、后进生的特点
1.
自卑心理严重。我们学校后进生其实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来源于初中,在初中阶段他们尚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此时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敏感。他们往往因功课不好,或违纪等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看待”,使他们经常处于“冷”环境氛围中,感觉低人一等,在班级里感到抬不起头,不如别人,进而自暴自弃。这些性格促使他们成绩下降,从而走入了我们中职学校。
2.
逆反心理较强。在他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并不断加剧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自我意识觉醒、成人感的追求与社会对其要求的矛盾,思维的独立性与看问题的主观、片面、偏激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等等,使得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当普遍和严重。有时为求心理满足,就设法从另一方面表现自己,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或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甚至反感顶撞,或通过恶作剧让别人出洋相,从心底里产生对抗情绪、行为,以解心头闷气,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3.
戒备封闭心理。后进生由于多次失败,屡遭挫折,有时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与肯定。可是一旦出错,又容易受到批评和训斥。因此感到自己不行,自认为是班上多余的人,再努力也是枉然,思想常处于猜疑紧张状态。他们怕老师批评、训斥,怕同学讽刺挖苦,怕家长责罚等。尤其性格内向的后进生心理压力更大,做错了事,就不愿意让老师知道,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话,或推托,或搪塞,或撒谎,心里矛盾重重。久而久之,戒备封闭心理自生,听不进正确教育,甚至有意躲避教师。
二、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
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2.
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3.
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二)学校原因
1.
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2.
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三)社会原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2.
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
(四)学生自身因素
由中学步入职业学校后,他们认为终于摆脱了每天为成绩拼搏的学习生活,想试图去放纵自己,但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地不能适应学校的课程进度,不能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在家中娇生惯养的他们,不愿意尝试与他人分享;慢慢习惯于逃避现实。
三、针对不同分类后进生处理方法
1.
对暂时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类后进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
2.
对能力不足型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对这类后进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3.
对动力不足型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后进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种情况是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潮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种情况是父母外出打工,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
对整体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确是一项繁重、艰苦细致的复杂工程,非一日之功方能奏效。实践证明,后进生不是“无可救药”,也不是铁板一块、朽木一块。反而,多年以后,还能记住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往往大多是这些后进生。因此,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献出诚心、热心、爱心和细心,用一套科学的管理的教育方法,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定能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范才生,钟志贤着。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