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炜
摘 要: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是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双元主体培养可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企业的联系,强化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发展战略
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双元主体;人才培养
一、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特征
在教学教法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融入工作任务和课程设计中去;在教学场所上,将教学同实践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场所或实行校企紧密合作进行生产现场实训;在教学层次上,要由浅入深,系统考虑,将各知识点融入到编排的教材中。
二、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一)总体设计
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基于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企业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龙头,以课程体系与学习任务为关键。
(二)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
基于专业规划与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有四部分组成:
1.通用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这一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素质、通用专业理论基础与技能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
2.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该学习领域课程应能为企业定制培养专业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知识适用、够用,基础能力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基础性一体化课程模块。
3.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
该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反映职业特征,以能力本位,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与学习任务。
4.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这是为企业培养专业学生的职业拓展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企业的需求。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应紧密贴合企业需求,依托专业建设组,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要素和职业素质要求,构建一体化课程模块。
5.素质教育学习领域课程
为了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内容中,应体现徐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员工准则的教育与养成,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体现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三、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一)制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与之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是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编制课程教学标准时,应将企业真实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纳入其中,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以职业能力来描述,而不是掌握知识程度的描述;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教学组织的顺序应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分析;教学内容陈述的方式应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形式来叙写,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二)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以“能力本位”为课程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定制培养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依据国家《岗位职业标准》,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梳理出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合作模式
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基础一体化课程在校内完成,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合一”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1.工学交替模式
根据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组制定的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依据校企合作双元主体培养实施计划,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的校内与企业的交替学习培训。
2.轮岗实习模式
学生在校完成基础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培训学习。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合作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四)合作建立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学生培养与职工培训基地。
由学校提供独立的空间,企业提供专业设备设施共建学生与职工的培训基地;企业提供独立的教室与相关生产岗位在企业实施学习与培训;特殊学习任务的学生与职工培训基地。
(五)成立专业建设与教学实施指导组
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与教学实施指导组”。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调整,协助学校在企业内确立实习、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