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明
一孩子从镇上读小学开始,到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都是妈妈陪读。除了读书,什么事都不做,典型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高考以较高的分数考上北京一所大学。上大学后,家里再没有经济实力去陪读了。上学一个月后,孩子就只好退学。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孩子不会洗衣服,连打饭洗碗等一些基本的生活之事都不能自理。
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而更普通的例子却有很多。据媒体报道,如今不少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只能“转手”给父母或者干洗店洗,甚至积攒一堆换过的衣服和袜子“挺到”放假时一行李箱拉回家让妈妈洗……
这些事情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孩子们独立自主的意识淡薄,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像第一个例子中的孩子,从小到大,除了学习,生活上的事情从没有独自完成过,当需要独立去解决时,就会发现自己独立的“翅膀”是多么脆弱,根本“飞”不起来。其实,生活日常中所遇到的困难,大多都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只是类似的事情,从小都是由父母或是学校(老师)帮着解决了,以致他不仅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思维里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孩子终将长大,离开父母,离开老师,融进社会,去独自生存。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独立性,不只是身体和生活的独立,更是精神和人格的独立。事事、时时、处处依赖他人,就只能成为他人的奴隶、附庸,只能人云亦云,所以,当别人“不云”时,他便哑口无言,或者亲人不在身边时,便不知所措,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没有独立生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一直重复书本,重复过去,只会模仿、死记硬背,自然,也就不会去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钻研。渐渐地,便因为不会创新而感觉世界就这么个样子,“日光之下无新事”,发展的后劲消失殆尽,再无法滋生和丰满直面未来的羽翼,也就无法走向未来。
或许有人会说,个个都独立了,做事都各自为政了,又如何把需要群策群力的事情做好呢?个人的独立,是有独立的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就像一台机器需要这样那样的零件一样,个人的独立能力恰恰是合作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独立解决某一问题的能力,合作才不致成为空谈。像“天宫二号”的制造与发射,所涉及的单位就有上千个,都需要各自独立解决自己所涉及的任务。
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在意识上,他不会一遇事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的性质,去探索解决的办法,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载体。直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探索都无法解决时,他才去找相关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某方面的能力无形中便得以提升。独立性强的人,他的慎独思想也较强,他往往不需要他人的监督也能完成自己所遇到的事情。任何一个名家大师,哪个不是有着超强的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的人。
康德说:“教育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是,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我怎么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呢?我应该让儿童习惯于忍受对其自由所施加的强制,并应同时指导他去良好地运用其自由。不这样的话则一切都是机械性的,离开了教育的人就不知道如何运用其自由。他必须尽早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可避免的阻力,以便能认识到为了独立而谋生和奋斗是多么艰辛。”
自由、规则,是儿童步入生活和社会所遭遇的一对矛盾。因为这矛盾的存在,儿童的独立很多时候便被其淹没了,以至于只能跟在他人后面,没有特立独行的勇气。就像那位因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退学的孩子一样,他也许有着很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在中学一直都能良好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可是当阻力真正呈现在自己的眼前时,当自由无法再次享受时,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便只能在生活面前败下阵来。所以,“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取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语)
我们一味让孩子成为一个装知识的容器、水桶,等着老师将自己的“一桶水”倒给他们,那么,孩子们也就只能成为“两只脚的书橱”。而当离开学校,当自己“桶里”的那点知识随着环境和时代的改变而过时或失去效用时,他们就像“失了网的蜘蛛”,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没有独立获取新知和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达到胡适在《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一种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
可以说,我们今天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独立性,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未来。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你所讲的东西学生始终不理解,不能由此及彼地推论、触类旁通时,就创设氛围,创造条件,放手让他自己去分析,去探究解决的办法。当学生百思仍不得其解时,你再点拨,他或许会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最终结果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但他经历了,思考了,形成了一种意识——以后遇到问题时,先试着自己去解决。他们在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能去解决一些大问题。
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芬兰的很多老师并不备课,也很少使用国家统一编制的教学参考。有人很奇怪地问“为什么”,芬兰老师的回答令人深思:“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里的知识都是过去的,我用过去的知识引导孩子的未来,是不够的。”而我们,恰恰率先成为教材和教参的奴隶,没有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教育生活中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真正想到如何培育学生的独立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不停地向学生脑袋里灌,每次灌完后问:“会做了吗?”学生也总是整齐而响亮地回答:“会做了!”结果作业一交上来,错的仍然不少。原因何在?因为课堂上所得都不是他们独立获取的,自然课后也就不能去独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包办的意识,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亲历,去探索。当然,这并不是完全不管,而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渐渐增强,到最后,他们必定能像参天大树一样独立自为,独挡一面。
让我们铭记,当下的独立,才是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