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优良树种-任豆、吊丝竹

2016-12-06 12:37:21苏梦昱
大众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丝竹石山石漠化

苏梦昱

(平果县果化镇林业工作站,广西 平果 531406)

石漠化治理优良树种-任豆、吊丝竹

苏梦昱

(平果县果化镇林业工作站,广西 平果 531406)

通过对平果县果化镇石漠化治理造林调查研究,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在石漠化地区适应性强,在石山中、上部能快速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7.4%,平均树高16.5m,平均胸径15.2cm,单位面积蓄积量156.0m3/hm2;吊丝竹(Dendroca Lamus minor)适合在石山下部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6.6%,平均树高7.9m ,平均胸径5.8cm,单位面积蓄积量53.0m3/hm2,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综合评价认为任豆和吊丝竹是石漠化治理优良树种,可在广西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

石漠化;优良树种;任豆;吊丝竹

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又名:任木、米杠、砍头树,属苏木科翅荚木属落叶大乔木,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3]。任豆生长在海拔200m~1000m的山谷或山坡,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南部和中北部石山地区,在平果境内树高达35米,胸径达1.2m以上。任豆根系发达,能在岩缝间穿透生长,极耐干旱瘠薄,根系具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可防止土壤退化,增强地力,是石漠化治理的理想树种。

吊丝竹(Dendroca Lamus minor)又名:鸟药竹,属禾本科[4,5]。吊丝竹喜酸性土和石灰土壤,要求年平均气温 22~25℃,年降雨量 1200mm~1800mm。吊丝竹分布在平果各乡镇石灰岩地区,适合海拔 300米以下的坡地、石灰地、河流水溪两旁生长良好。它具有笋用、篾用、材用等多种用途。吊丝竹在石山下部土层较厚的地块生长良好,因而成为石漠化治理造林又一个优良树种。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石质荒漠化[6-8]。石漠化是我国南方岩溶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广西是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石漠化面积排全国第2位[9,10]。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1926224.8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2293597.0hm2,分别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1%和9.7%,以中度与重度石漠化居多,两者面积之和占石漠化总面积的81.2%。土地石漠化是平果县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是当地生态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根,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治理石漠化成为当地各级政府的头号难题[11]。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探索石漠化治理的造林模式,筛选出适应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好的优良树种,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农收入,促进石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经济条件及石漠化概况

果化镇位于平果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经107°15′42″~107°24′12″,北纬 23°26′4″~23°19′50″。属于高温多雨的北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冷暖适中。太阳辐射强,平均太阳辐射量106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9~2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mm~1450mm,平均相对湿度75%左右。海拔高度在200m~600m之间。果化镇辖有18村221屯,总面积23320.3hm²,其中岩溶石山面积16056.3hm²,占全镇总面积68.8%。全镇总人口5.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5.22人,农业劳力3.43万人,贫困人口1.0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670元。生活在大石山区人口有4.91万人,占全镇总人口93%,人均耕地约0.4亩。由于人多地少,为解决吃饭和生活能源问题,山区人刀耕火种,毁林种粮,乱砍滥伐林木,加上过度放牧,致使山区森林植被退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石漠化日趋恶化。据统计,全镇石漠化面积10391.7hm²,潜在石漠化面积221.7hm²。石漠化治理已成为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生态安全问题。为遏制石漠化,从2002年起,果化镇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加大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力度。封造结合,恢复石山森林植被成为果化镇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石漠化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2 任豆、吊丝竹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任豆、吊丝竹在石漠化治理造林中的比重

调查了果化镇从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的石漠化造林各树种造林面积状况,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10年来果化镇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达 605.6hm²,其中任豆人工造林512.7hm²,占造林总面积的84.6%;吊丝竹造林83.9hm²,占造林总面积的13.9%;两者之和为97.8%。而木棉及其它树种之和仅占造林总面积的2.2%。由此可见任豆和吊丝竹已成为果化镇石漠化治理造林的主要树种。

表1 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树种面积统计表单位:hm²

2.2 任豆、吊丝竹生长量调查

为了摸清石漠化造林成效,对2006年在果化镇山营村石山上种植的人工林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见表2。在未经施肥管理的条件下,任豆在石头裸露程度大于 70%,土壤瘠薄的石山中上部成活率高,生长良好,年平均胸径 1.52cm,年平均树高1.65m,10年生的林木每公顷出材量达156m3。吊丝竹在石山下部土层较厚的地块生长良好,每公顷出材量达53m3。而木棉在石山上种植难以成活,出材量较低。因此任豆和吊丝竹成为石漠化治理造林的优良树种。

表2 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生长量调查表

2.3 任豆、吊丝竹的生态经济价值

2.3.1 生态效益

果化镇石山地区总面积16056.3hm²,石山石头裸露程度在75%以上,是个典型的石山镇。果化镇石灰岩构造漏水严重,昼夜温差较大,造成石灰岩地区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当地造林困难地带。石漠化地区搭配种植任豆树、吊丝竹,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遏制石漠化,重建退化了的森林生态系统。

果化镇自2002年实施石漠化治理以来,以任豆和吊丝竹为主造林605.6hm²,封山育林608.1hm²。全镇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22.8%增加到目前的37.4%(含灌木)。随着森林逐年增加,使石山区之前已干枯多年的 8眼山泉如今恢复了常流水,促进了农牧业稳产高产,形成了“山上林、山脚竹、平地粮”的立体生态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果化镇“光头”山的形象,山更青,水更碧,使全县顺利通过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园林城市”的检查验收。

2.3.2 经济效益

任豆种植十年即可砍伐用材,可作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果化镇在石漠化治理实践中通过种植任豆和吊丝竹为石山区群众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典型脱贫致富村。果化镇龙色村龙东屯地处石山区,全屯65户317人口,1980年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00元,是全县特困屯之一。2002年以来,该屯响应号召开展石漠化治理,人工种植任豆树360hm²,封山育林940hm²。2014年该屯利用任豆树叶作饲料圈养山羊 400只,同时应用成材的吊丝竹编织箩筐,制作凉席椅子等家俱出售,加上部分木材收入,全屯人均增收达2650元。龙东屯靠石山种植任豆树和吊丝竹脱贫致富,现全屯几乎每户盖起了新楼。石漠化治理使龙东山上变绿了,山下恢复了常流水,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木质含量低,综纤维素和戊聚糖含量高于马尾松,与速生桉树相近,是优良的纸浆阔叶林。任豆木材呈谈黄色,质地轻,纹理直,避虫蛀。水浸泡或过烤炉处理后,不开裂、不变形、可广泛用于建筑、室内装修、家俱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任豆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口性好,耐砍伐,可加工成牛、羊好食的饲料,还可用作稻田绿肥。枝干可以养紫胶虫及培养多种食用菌。另外,任豆的花含蜜量高,更是良好蜜源树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年生任豆单位面积木材产量达156.0m3/hm2,按当前市场阔叶材价格1000元/m3计算,其单位面积产值达15.6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吊丝竹具有笋材等多种用途,可用于营建纸浆原料林和笋用竹林;也可用于营建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林或沿江营建大型绿色竹子长廊观赏林。吊丝竹竹壁较厚,篾性好,可编织箩筐、竹席、竹篮等多种竹器。吊丝竹纤维含量高,纤维长宽比适中,是优良造纸原料。竹笋产量高、笋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是天然保健蔬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年生吊丝竹单位面积竹材产量达 53.0m3/hm2,按当前市场竹材价格800元/m3计算,其单位面积产值达4.2万元/hm2,而10年生以后的吊丝竹林若加强抚育管理每年均可采伐竹材 15 m3/hm2,竹笋产量可达6t/hm2左右,竹笋按2000元/t计,则每年可获得总产值可达 28000元/hm2。可见种植吊丝竹使山区群众每年均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3 小结

(1)任豆和吊丝竹在干旱、贫瘠的石漠化地区生长适应性强,造林保存率高,成林成材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是石漠化治理造林的优良树种。

(2)果化镇在十多年的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从单纯的任豆纯林,吊丝竹纯林,木棉纯林,发展到山中上部种任豆和山脚种吊丝竹的带状混交林模式,造林成效逐年见好,可在广西石漠化地区推广应用。

(3)但目前造林树种还比较单一,今后应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在任豆或吊丝竹林中间种一些名贵的树种或药材类植物,形成立体多层的林相结构,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效益。

[1] 何小勇,赵思东,柳新红,等.翅荚木的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J].浙江林业科技,2006(5):61-65.

[2] 韦健康.广西发现任豆树王[J].广西林业,2002(4):34.

[3] 侯伦灯,李玉蕾,李平宇,等.任豆树综合利用研究[J].林业科学,2001,37(3):139-143.

[4] 朱积余,廖培来.广西名优经济树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71-73.

[5] 黄大勇,戴启惠.广西竹类植物[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3-115.

Rocky desertification of excellent species -- as beans, D.

Based on the Pingguo County fruit tow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fforestation research of zeniainsignis (Zenia insignis Chun)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strong adaptability, fast growth in the mountain, the upper energy conservation rate reached 87.4%, 10 years old,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16.5m, the average diameter 15.2cm, volume 156.0m3/hm2 savings per unit area D.; (Dendroca Lamus minor) for the growth in Shishan lower survival rate reaches 86.6%, 10 years old,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7.9m, the average diameter 5.8cm, volume per unit area of 53.0m3/hm2,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good ecological benefi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at zeniainsignis and D. is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ca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ree species in Guangxi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rocky desertification; excellent species; zeniainsignis; D.

S28

A

1008-1151(2016)09-0075-02

2016-08-11

十二五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2]第 3号);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4124004-3-11)。

苏梦昱(1978-),女,平果县果化镇林业工作站助理工程师,从事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推广及管理。

猜你喜欢
丝竹石山石漠化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中国音乐学(2022年2期)2022-08-10 09:20:54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恋上云石山
我家就在云石山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音乐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54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爬三分石山
石山界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3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